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开挂在大汉 >>第347章 默认卷_第三百四十七章 御驾亲征

第347章 默认卷_第三百四十七章 御驾亲征

回到赵国,等刘盈醒过来后,战斗已经结束了。 “怎样了?汉军都撤出来没?”刘盈睁开眼后着急地问。 周勃摇了摇头,满脸都是悲哀的表情。 “那撤出来多少啊?” “殿下,撤出来一半。”周勃叹气道。 “什么?一仗下来,就折损了10万大军?”刘盈一下子又剧烈地咳嗽起来,又差点晕过去了。 “殿下莫急,还有机会的。”周勃安慰道。 “10万大军,10万大军啊,这让本宫如何向陛下交代?”刘盈就差哭天抹泪了。 打了败仗,没想着如何汲取经验,分析战败的原因,而是想着如何向刘邦交代,这10万大军死的真不值啊。 “战报发出去没?”刘盈问。 “还没有。”周勃回道。 “这样写,就说,我军遇到了陈豨叛军的激烈抵抗,与陈豨叛军主力决战,损失惨重,折损几乎过半,但儿臣决不后退,一直坚持到打败陈豨为止。” “殿下,不用如实汇报吗?”周勃反问。 “这难道不是实情吗?难道非要写本宫战晕在沙场吗?”刘盈气呼呼地道。 “喏,末将明白了。”周勃应道。 结果,这份半真半假的战报就这样发了出去。 首战失利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都城。 刘邦看着战报,手在不停地颤抖。 这个小兔崽子,真是不把自己的兵当兵啊。 10万人,10万人啊,就这么被他打光了? 自己当初一时心软答应了太子带兵,现在想开真是个错误啊,天大的错误。 刘邦恼怒极了,把战报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宦官见状,赶紧上前,安慰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龙体要紧啊。” “有什么要紧的?前线战事失利,是朕错在先啊。”刘邦喃喃着,“快,快请樊哙和李帅将军前来议事。” “喏。”宦官得令,赶紧去请人了。 不大功夫,樊哙与李帅便来到了长乐宫暖阁。 “拜见陛下。”二人行礼后,站在了一侧。 “樊将军,把地上的那份战报捡起来看看。”刘邦努了努嘴。 樊哙赶紧捡起战报看了一下,脸色变得吃惊无比,道:“怎么会这样啊?” 李帅也凑过去看了看,也惊讶地道:“败了啊。” 刘邦叹气道:“败了,真的败了,10万人啊,就这样被太子打了水漂。” 樊哙安慰道:“从战报上看,殿下也尽力了,可能是叛军太狡猾了,殿下才吃了苦头啊。” “哼,狡猾?有什么狡猾的?肯定是太子傲慢嚣张,不听周勃的建议,才吃了如此败仗。周勃生性谨慎,若由他当统帅来带兵,断然不会败得如此之惨的。” 李帅暗道:原来你也知道太子傲慢,扶不上墙啊,那你为何同意太子带兵呢?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 现在说什么也晚了,事已至此,接下来该怎么办,才是最主要的。 “陛下,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前线还在吃紧,得抓紧时间拿出一个方案才行啊。”李帅上前道。 “是啊,陛下,事已至此,只能亡羊补牢了。”樊哙也附和道。 “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吗?”刘邦反问。 “臣建议换帅。”樊哙道。 “李将军呢?”刘邦继续问。 “虽然临阵换帅是大忌,但太子的能力实在是不敢恭维,臣也建议换帅。”李帅道。 “朕已经失算了一次,这次绝对不能再次失算,朕决定了,要御驾亲征。”刘邦握着拳头狠狠地砸在了案几上。 “御驾亲征?”樊哙颇为怀疑。 毕竟,刘邦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若倒在了御驾亲征的路上,不仅会错失消灭叛军的良机,还会让大汉内部发生流血争斗,动摇大汉的根基。 “请陛下三思啊。”李帅也恳求道。 其实,完全可以派一员得力的大将解决问题的,没必要非得亲自出马,大汉人才济济,又不是没人。 “朕意已决,无需再议,当然,你们俩要随朕同行。”刘邦坚定地道。 这是儿子丢了人,老子要把面子找回来啊。 李帅与樊哙见此,便没再继续劝说,他们知道这件事已经没有改变的可能了。 对于造反者,必须给予最猛烈的回击。 接着,刘邦又集结了10万大军,还带上了李帅的火霹雳营,开始御驾亲征,出兵讨伐陈豨的叛军。 上次的白登山之围,让刘邦吃尽了苦头,所以,这次,他差不多把全国的军事精英都带上了,以备不测。 大军一路急行,没几日便进驻到赵国国都邯郸。 周昌盛情接待了刘邦的大军,太子刘盈则一副像死了娘似的哭丧脸。 “你怎么回事?”刘邦责问。 刘盈继续苦着脸道:“父皇,这叛军太狡猾了,竟然在山上设伏,儿臣一时大意中了埋伏,才大败的,否则一定能砍了陈豨的首级。” “还在说大话,不说大话你会死吗?”刘邦怒了。 “父皇,真是叛军狡猾啊,儿臣这场仗输得憋屈。”刘盈不服气地道。 “还输得憋屈,如果你能多听取一下周勃的意见,会让10万汉军葬身吗?”刘邦气呼呼地道。 打了败仗,刘盈始终是最没理的一个,他张了张嘴,没有再找什么理由。 “陛下,太子也尽力了。”周勃来和稀泥了。 刘邦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周勃只好退在了一边,在刘邦和太子面前,他周勃也发言表态了,省得以后被太子埋怨。 “眼下,大家有什么好的破敌良计吗?” 打啊,战啊,他消灭了我10万大军,我们要把叛军的祖坟都给刨了。 主战之声不绝于耳。 李帅却站出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上策。” “李将军有什么良策吗?”刘邦问。 “陛下,臣与韩信的关系不错,没想到他会走上反叛之路,臣愿意前往敌营去劝降,如果韩信很投降,这再好不过了。”李帅提议道。 刘邦想了想,道:“可以试一试,如果叛军同意举手投降的话,朕可以留他们一条性命。” 刘邦展现出了极大的宽容。毕竟,这是国家内部矛盾,能和平解决就和平解决,没必要弄个你死我活,杀得遍地血流成河。 “喏。”李帅得令。 次日,李帅便带着萧剑二人一起去了代郡叛军的军营。 当李帅报上姓名后,叛军没有为难李帅,而是很客气地把李帅请到了中军大帐。 在大帐内,陈豨与韩信正在看着沙盘,商讨军情。 一看李帅来了,陈豨大笑:“韩将军果然是神算,说李将军一定会来,没想到真的来了,陈某算是服了。李将军啊,战事紧急,就不能款待你了,来,快过来坐。” 李帅客气地道:“谢陈将军。” 当坐定后,韩信问:“李将军,你这次是来当说客的吧?” 李帅笑道:“什么事儿也瞒不过韩将军,韩将军还是一如既往的料事如神啊。” “李将军就不要捧我了,捧得越高摔得越惨啊。”韩信谦虚道。 寒暄了几句,李帅进入了正题。 “韩将军,陈将军,这仗还要打下去吗?”李帅问。 “当然,为何不呢?”陈豨盯着李帅。 韩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韩将军,陈将军,有什么问题,咱都可以坐下来慢慢商量解决,何必要动刀动枪呢?都是大汉人,有什么不能商量解决呢?” “商量?怎么商量?他刘老三给商量的机会了吗?我接家人到代郡,都不允许,还有什么好商量的?”陈豨不悦地道。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已经开战了,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韩信道。 “不会的,陛下已经下旨,只要能和谈,就不会伤你们性命的。”李帅继续劝道。 “李将军,知道你来当说客后,其实,我是不赞成见你的,但韩将军非要见你。你若再这么说的话,休怪我翻脸不认人。”陈豨说着,把手按在了刀柄处。 一旁的萧剑见状,也把手放在了剑柄,准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韩信见状,摆了摆手,道:“李将军是客人,不能无力。” 陈豨这才把手离开了刀柄,但已经黑了脸,对李帅是极度看不惯了。 “虽然你们打了一场大胜仗,但你们心里肯定也清楚,上次的对手是刘盈,而这次的对手是陛下和大汉的所有精英,你们再打下去的话,是没有胜算的。” “好了,够了,不要再说了。”陈豨猛地站了起来,看样子是要发飙了。 韩信见状,急忙道:“李将军,看在你我关系不错的份上,我才答应见你。如今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请回吧。” “韩将军,你真的不再考虑了?你一世的英明,可不要因此而毁于一旦啊。”李帅还想劝说。 “滚蛋。”陈豨唰的一下拔出了大刀,指着李帅。 萧剑见状,也拔出了佩剑,执剑而立。 李帅这次是来和谈的,可没想着在叛军的大营里干仗,于是,摆了摆手道:“好,我可以走,但还是希望你们能考虑一下,如果改变了主意,可以到邯郸找我。” 说完,李帅在陈豨恼怒的眼神中,离开了叛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