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要进攻的消息属于绝密,要不要告诉刘盈呢?如果上报了,刘盈做好备战,匈奴肯定就捞不到什么便宜的。这对李帅好像没什么好处。如果瞒着不报,到时候大汉吃紧,就没人想着来对付李帅了,李帅从中浑水摸鱼,好像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经过再三考虑,李帅还是最终决定把这个消息上报给刘盈,因为他是汉朝人,不能为了一己私欲,拿整个大汉的百姓来做陪葬和赌注。
与韩信谈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了,等再回到赵王府时,宴席早已经散了,大家各自回屋休息了。
来到刘盈的寝宫外,李帅对值班的小太监言明要面见皇上,有要事相商。
小太监道:“陛下已经睡了,有什么事儿明日再议。”
李帅道:“十万火急,一刻也不能耽误。若误了事儿,你能负得起责任吗?”
小太监也慌了,便急忙去请示小桂子。
这小桂子当初是刘盈身边的贴身太监,刘盈当皇帝后,这小桂子的身价那是像坐上火箭似的直线上升。如今,成了宫内最红的太监了。
小桂子知道李帅惹不起,便进了寝宫,轻声道:“陛下,李帅在门外求见。”
此刻,刘盈也只是刚刚躺下,还没有睡着,不过已经有了醉意,今晚可没少喝酒啊。
刘盈想了一下,含含糊糊地道:“何事啊?明日再议。”
“李将军说十万火急,奴才这才来请示陛下,打扰陛下休息,还望陛下恕罪。”小桂子轻声道。
“这个李帅,真是讨厌,大晚上的不让人休息。”刘盈嘟囔着,“让他进来吧。”
“喏。”小桂子退了出去。
来到门外,小桂子嘱咐道:“李将军啊,陛下有些不悦,您可别惹陛下生气啊。进去吧。”
“明白。”李帅行礼,接着便进了寝宫。
“参见陛下。”李帅行礼。
“平身,你是怎么搞的?是没喝好呢,还是耍酒疯呢?大半夜的不睡觉,何事啊?”刘盈不悦地问。
“陛下,十万火急啊,否则,臣也不会半夜来叨扰陛下。”李帅客气地道。
“说啊,何事?”刘盈不耐烦地问。
“是这样的,陛下,臣得知匈奴要大举进攻边境了。”李帅道。
“什么?真的假的?谁和你说的?你这是从哪里听到的谣言?”刘盈一连串问了几个问题。
“陛下,千真万确,匈奴已经在备战,不日将对我大汉边境发动攻击啊。”李帅道。他没有把韩信说出来。
“扯淡,大汉与匈奴和亲好好的,怎么会开战呢?你不要妖言惑众啊。”刘盈摆了摆手,示意李帅可以走了,刘盈是真不相信李帅说的话。大半夜的,他刘盈可没心情听李帅在这里瞎掰呼。
“陛下,这是千真万确的消息啊,还望陛下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到时候被匈奴打个措手不及啊。”李帅再次请求道。
“还千真万确,那你说说,这消息是从哪里来的?”刘盈问。
李帅想了想,道:“陛下,这个线人得继续保密,恕臣不能说出他的姓名。”
“哼,越来越扯了,对朕还保密,滚蛋,马上滚蛋。”刘盈怒了。
“还望陛下三思啊。”李帅继续进谏。
“啪。”的一声,飞来一物。
李帅侧头躲了过去,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只鞋。
看来是说不通了啊。
李帅摇了摇头,只好退了出来。
小桂子听到了寝宫里的有异响,还有刘盈的咆哮声,正要进去看,见李帅退了出来。
“李将军啊,奴才不是和你说了,千万不要惹陛下生气,你倒好,没说几句,就和陛下掐起来了?唉。”小桂子叹气。
“谢谢公公,没事,没事的。”李帅说着,便离开了。
小桂子进了寝宫,端起一杯茶,轻声道:“陛下,息怒,请喝茶。”
刘盈喝了酒,正好也渴了,便接过茶杯,喝了几口,吧唧了几下嘴,道:“这个李帅,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竟然说匈奴要进攻大汉,问他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也不说。真是气死朕了。”
“陛下息怒,大家都知道这两国在和亲,怎么就会无端打仗呢?不大可能啊。”小桂子附和道。
“是啊,朕也是这么想的。可那个李帅非得说匈奴要进攻,真是越来越没谱了。”刘盈还在抱怨,“还有,他今日竟然在大军面前把朕打下了马,这笔账迟早都要和他算。”
小桂子暗道:本以为陛下已经原谅了李帅,现在看来并没有啊,这个李帅以后的日子铁定不会好过啊。
“那陛下准备如何处置李帅啊?”小桂子试探着问。
小桂子一直是刘盈的心腹,有些话,刘盈也一直和小桂子说。
“李帅和如意的关系很好,如果处理了李帅,如意一定很伤心,这是朕不愿意看到的。”刘盈顿了一下,“再说,让一个人痛苦的最好方法并不是如何想办法处置这个人,而是毁掉他最心爱的东西或最看重的人,让他生不如死,哼,李帅,你就给朕等着吧,朕一定让你后悔来到这个世界。”
小桂子闻言,不由地打了一个寒战。
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这皇帝特么的太狠了,以后一言一行得更加谨慎才行啊。否则,没准哪天这把刀就会落在自己脖子上啊。
刘盈根本没把李帅的情报当回事儿,表面上对李帅很客气,暗地里却想着找机会收拾李帅。
知人知面不知心,普通人如此,皇帝也不例外。
李帅离开刘盈的寝宫后,并没有回屋,而且去见赵王了。
赵王也喝得有些头大了,正吧唧着嘴,昏昏欲睡呢。
“赵王,赵王。”李帅喊道。
赵王迷迷糊糊地睁开眼,一看是李帅,便道:“你去哪里了?大家喝得正爽,一转眼,你竟然不在了。”
“赵王,我刚才见了一个朋友。”李帅回道。
“朋友?什么朋友啊。”刘盈问。
“一个老朋友了。”李帅没有说出韩信的名字。
“哦,你这么晚了不睡觉,跑本宫屋里做什么?”刘如意说着,把被子往上拉了拉。
“匈奴要发兵开战了。”李帅道。
“什么?匈奴?这都多少年了没看到匈奴的影子,怎么就突然要开战了?不可能啊。”刘如意摇了摇头。
“千真万确,若现在不做好应对的准备,等匈奴杀来后,我们就会被打个措手不及啊。”李帅道。
“你的消息从何而来?这种事若没有确凿证据,怕是很难服众啊。”刘如意道。
“我已经和陛下说过这个事儿了,可陛下不相信我说的话,希望殿下能和陛下说一下,让他把那三十万大军留下,部署在边关,一边应对不测啊。”李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什么?留下三十万大军?你说的轻巧,这事儿肯定行不通的。”刘如意否定了李帅的提议。
“那难道要等着匈奴来蹂躏大汉的百姓吗?还望殿下以百姓的利益为重,能劝说一下陛下。”李帅反问。
“好吧,本宫只能明日和陛下说一说这个事儿,陛下会不会听,那无法保证。”刘如意勉强答应了李帅的请求。
“谢殿下。”李帅便离开了。
次日,刘盈带着军队准备要离开代地了。
刘如意带着赵地的官员来送行。
“皇弟啊,朕要走了,你好好待着,若有什么困难,尽管和朕提;若想朕了,就去长安看朕。”刘盈满脸堆笑。
“多谢陛下关心,”刘如意道谢,“陛下,臣弟有一事,不知该不该说。”刘如意试探着道。
“何事?尽管说来听听。”刘盈道。
“听闻匈奴要对大汉边境发起进攻了,不知陛下怎么看这件事?能否把大军增派到边境,增强边境的防守力量呢?”刘如意试探着问。
“听谁说的?是不是那个李帅?”刘盈有些不悦了,左右看了看,没有看到李帅的身影。
“陛下,匈奴犯边,这消息不会是空穴来风的,还望陛下能重视起来。”刘如意再次请求道。
“哼,臣弟啊,不是朕说你,你可别再被那个李帅给蛊惑了,他是什么人,朕心里明白得很。”刘如意顿了一下,“想让朕留下这三十万大军?他李帅是何居心?”
刘如意闻言,脊背发凉。
三十万大军,这不是个小数目啊,如果真留在了雁门郡边境,而雁门郡离赵地又不远,那这军队无疑会成为刘盈的一块心病。若刘盈把这三十万军队和刘如意联想到一起,那刘如意的处境就很微妙了。
“陛下息怒,李帅也许只是为大汉着想,没有想太多吧。”刘如意还在为李帅说着好话。
“哼,朕是皇帝,至今都没有听到关于匈奴有异动的任何情报,他李帅是如何得知的?好了,不要再说了,朕心里有数。”刘盈满脸不悦地上了车。
刘如意行礼,目送着刘盈的车队离开了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