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赵王府。
刘如意问:“匈奴真的会放了陛下吗?”
“殿下是希望匈奴放还是不放呢?”李帅反问。
“这个,”刘如意想到了在长安受苦的母亲,咬着牙道,“最好永远也不要放回来。”
“殿下既然有这个想法,那接下来,就要对匈奴积极宣战了。今日的情形,殿下也看到了,大多数的汉将都希望与匈奴决战,而不是谈和,只要殿下顺应军心,一定会获得更多兵将的支持,到时候,把军队的控制权夺过来,别说救戚姬娘娘了,就是攻入长安也不在话下。”李帅侃侃而谈。
“真是想不到,最终竟然要走这条路,老天爷真是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啊。”刘如意叹息道。
“殿下,这也怪不得我们,要怪就怪吕雉那个女人太过狠毒,是被他逼的。”李帅安慰道。
“好,为了母亲,为了明天,干一个。”刘如意说着端起了茶杯。
李帅也端了起来,以茶代酒,碰了一下。
终于要放手去干了,李帅心里有了莫名的激动。
他心里暗道:长安,总有一天,我会华丽地回去,亮瞎所有人的眼睛。
接下来,刘如意穿梭于汉军中,与汉军的兵将打成了一片,丝毫没有一点儿赵王的架子。
而李帅加紧训练火霹雳军,给每人都配备了战马,大大提高了火霹雳军的机动性,战斗力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在长安。
当吕雉接到最新军报后,心里还是有些小欢喜的,因为匈奴答应和谈了,虽然条件苛刻了些,但只要能换回大汉的皇帝,这些条件都不算什么,大不了就是增加苛捐杂税罢了。
于是,吕雉召集众臣到未央宫商议。
这是吕雉第一次坐在龙椅上,那种俯瞰众臣,唯我独尊的感觉真是美妙极了。
“拜见太后。”众臣行礼。
“众卿家不必多礼,都起来吧。”吕雉道。
等文武百官分几列都站好,吕雉继续开口道:“陛下御驾亲征,发生了不测,想必大家都听说了,今日把大家都召集起来,就是商讨对策的,希望大家都畅所欲言,不管说什么,本宫都不会怪罪的。”
“啊?原来传言是真的?”
“真是想不到啊,这匈奴竟然如此猖狂。”
“是啊,太突然了。”
众臣窃窃私语。
“咳,咳……”吕雉坐在龙椅上咳嗽了几声。
众臣赶紧闭上了嘴,不敢再私语了。
“丞相,这是边关送来的最新军报,你读给大家听一下。”吕雉说着,示意一旁的宦官把军报送到曹参手里。
曹参接过军报后,大声读了起来:“匈奴人开出了和谈的条件。第一、还是要求把行刺者韩信送过去,由匈奴处理;第二、不仅要把雁门郡割让给匈奴,连代郡也要割让过去,第三、供奉数提高到原来的100倍,并且要马上送去。其他的还要等单于想起来再提。若不同意以上条件,就等着见陛下的脑袋吧。”
当曹参读完后,朝堂上一下子炸锅了。
“啊?这可如何是好?”
“是啊,这条件太苛刻了,可不能全盘答应啊。”
“……”
众臣又开始议论起来。
过了片刻,吕雉向一旁的宦官示意了一下。
宦官立马上前,扯着公鸭般的嗓子道:“肃静,肃静。”
众人逐渐安静了下来。
这时,吕雉看了一眼曹参道:“丞相有何高见?”
曹参略一思索道:“陛下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须要把陛下毫发未损地救出来。”
吕雉点了点头,示意曹参继续说下去。
“不过,”曹参来了一个转折,“这割让雁门郡和代郡,还有那一百倍的供奉,怕是大汉吃不消啊。”
“怎么就吃不消了?”吕雉不悦地问。
“若是把雁门郡和代郡割让出去,那大汉的北境就完全暴露给匈奴了,匈奴随时都可以率领大军南下,只扑长安而来,这无疑会把大汉置于危险的境地。还有那一百倍的供奉,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大汉会被这不合理的供奉拖垮的。”曹参道。
不得不说,曹参的分析还是很合理的,但吕雉会这么看吗?
“你说完了?”吕雉阴沉着脸问。
“臣只是就事论事,望太后能合理定夺。”曹参说完,后退一步,回到了行列中。
“还有人有看法吗?”吕雉看着百官问。
“太后,陛下一定要救,就是搭上整个大汉也要救。”商山四皓齐声进言道。
“说得好。”吕雉点头道。
这商山四皓是刘盈的心腹,自然说话偏向刘盈和吕雉二人了。
再加上朝堂上多数都是吕雉的势力,结果以压倒性的优势通过了和谈决意。
就这样,和谈的决议被送往了代郡。
在代郡。
虽然朝廷的命令是和谈,但在代郡的三十万汉军却跃跃欲试,都想着要与匈奴大战一场。
当灌婴拿到朝廷的命令后,便赶紧与刘如意、李帅商议如何进行和谈。
“不出所料,朝廷一如既往的软弱。”李帅不屑地道。
“是啊,若朝廷同意决战,那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刘如意也道。
“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陛下被匈奴关押,朝廷命令吾等和谈,尽一切努力救出陛下,吾等该怎么办?”灌婴问。
“一百倍的供奉赔偿在哪里?”刘如意问。
“朝廷正在筹集,应该很快就会送过来的。”灌婴道。
“代郡割让出去后,赵王殿下怎么办?这代郡可是赵王殿下的封地。”李帅问。
“这个倒没有说,不过,朝廷一定会安排妥当的。”灌婴道,“现在有个问题是去哪里找韩信啊?李将军可否有韩将军的消息?”
“灌将军,你这是什么话?好像我知道韩将军的下落似的。”李帅不悦地道。
“李将军不要误会,本帅就是随口一问而已。”灌婴也觉得刚才的问话有些唐突。
“灌将军这是铁了心地要与匈奴和谈吗?不顾大汉边境的安危,也不顾给百姓增加多少苛捐杂税?”李帅正色道。
“朝廷的命令如此,能有什么办法啊?再说,救陛下是第一位的,难道还有比这还重要的事儿吗?”灌婴把刘盈搬了出来。
李帅若是说了其他想法,那就是不把刘盈的生命放在心上,有不忠之嫌。
“灌将军,陛下虽然尊贵无比,但若是伤了大汉的元气,换取陛下的生命,这是很不划算的。相信若陛下知道匈奴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他也是不会答应和谈的。陛下既然敢御驾亲征,那么,就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李帅侃侃而谈。
“陛下是大汉的魂,若陛下有不测,那大汉就没魂了,所以,做臣子的一定要把陛下的安危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仅是忠于陛下,更是忠于大汉。”灌婴针锋相对。
若再这么争论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刘盈还是救不回来。
于是,刘如意制止了二人的争论。
“你们不要吵了,再这么争论下去,陛下也不会自己回来,还是想想接下来怎么办吧。”
李帅与灌婴停止了争吵。
“殿下觉得该怎么办?”灌婴问。
刘如意想了想道:“要不举手表决吧,听听诸将的意见。”
“也好。”灌婴道。
于是,召集诸将到中军大帐,开始表决。
结果,有一多半的人都赞成与匈奴决战,理由也很充分:和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把匈奴打疼了,才会长记性,不敢再轻易冒犯大汉边境。
灌婴虽然是统帅,但也要照顾众人的情绪,于是,他只好说道:“那就先打一仗,如果打赢了,再看看怎么办;如果打输了,以后就老老实实和谈,再也不许提与匈奴干仗的事儿了。”
“好,那这一仗就由李将军来指挥,本宫也会一起督战,一定要好好地教训一下匈奴,把他们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刘如意道。
“好,好……”诸将满脸喜色,都憋足了劲儿要与匈奴大战一场。
灌婴见状,突然发现自己好像被孤立了,痒痒地道:“那本帅就留在代郡坐镇,等你们的好消息。”
于是,诸将都开始准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