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李帅,站在山坳口,看着败退的匈奴兵,脸上露出了微笑。
谁说山坳口攻不下来?我李帅出马,谁也别想阻挡我前进的脚步。
这时,刘如意走了过来,道:“李将军,初战告捷,这是个好兆头啊,不知朝廷得知这个消息后,会不会改变和谈的策略。”
“哼,别指望朝廷能出现奇迹,用脚指头都能想到朝廷的态度,是不会因为一次大捷而改变和谈策略的。”李帅道。
“嗯,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一场大捷让汉军的士气高涨。咱们一鼓作气,击败匈奴,到时候,朝廷还会个我们小鞋穿吗?应该不会。”刘如意有些自问自答。
“殿下,不要对朝廷抱有幻想,万万不可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李帅劝道。
“李将军所言极是,不管朝廷如何,这仗是一定要打的。”刘如意点了点头。
二人一起看着远处,都没再说话。
他们心里都知道,只要冒顿单于没有出现,他们所面对的匈奴军队就不是匈奴真正的实力,只有击败了冒顿单于,才算是真正的胜利。
这时,一员副将上前问:“李将军,要追击匈奴吗?”
李帅道:“不用,虽然攻下了山坳,但匈奴的实力还在,而且冒顿单于的精锐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传令下去,就地休整,坚守山坳。”
“喏。”副将领命而去。
半晌,刘如意担忧地道:“这次大捷的消息不久就会传到长安,若朝廷让我们停止对匈奴的征战,可如何是好?”
“杀一个人是杀,杀十个人也是杀。既然我们已经违抗了朝廷的和谈命令,何不继续战斗下去?至于朝廷是何命令,就没那么重要了。”李帅淡淡地道。
“只能这样了,但愿接下来的战斗能顺利一些。”刘如意道。
“放心吧,殿下,有我李帅在,匈奴休想继续猖狂。”李帅道,“接下来还会有不少恶战的,匈奴在山坳吃了这么大一亏,不会就此罢手的。”
“不惧,有李将军坐镇,本宫自然是心安的。”刘如意笑了笑。
这时,一个斥候前来禀报。
“李将军,殿下,在前方十里地发现了大量汉军尸体,要怎么处理?”
“什么,汉军尸体?去看看。”李帅说着便上了战马,随斥候一起去察看。
刘如意也跨上马背,跟了上去。
大约行了十里,一股腥臭扑鼻而来,只见在路的两边满眼都是汉军的尸体,有的已经腐烂。
“这是怎么回事?”刘如意满脸惊讶地问。
“陛下带了三十万大军被围困在山坳这头,这些兵将应该都是战死的。”李帅叹道,说着,脱下了头盔,进行默哀。
“这太惨了。”刘如意也脱下了头盔默哀。
片刻后,李帅戴上头盔,道:“派一队人马过来,把这些死了的汉军都埋了吧。他们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不能就这么暴尸荒野。”
“喏。”一名侍卫得令,便去找人来埋尸体了。
“这些匈奴太残忍了,整整三十万人啊,就这么被他们杀害了。”刘如意叹道。
“所以,绝对不能把雁门郡和代郡割让个匈奴,否则,这里的百姓怎么活?还不被匈奴欺负死?”李帅坚定地道。
“李将军说的对,这笔账一定要让匈奴连本带利地还回来。”刘如意眼里满是坚定的目光。
不大工夫,便来了一队人马,在李帅的指挥下,开始掩埋死在这里的汉军。
在代郡,当灌婴得知了李帅和刘如意带人拿下山坳阵地后,心里也是一喜。
“这李将军果然厉害,一出马就拿下了山坳,牛人,牛人一个啊。”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李将军的作战能力不容小觑啊。”一边的副将附和道。
“马上给朝廷报喜,这是一大捷啊。”灌婴笑着道。
“将军,这事儿不大好办啊。”副将道。
“什么意思?”灌婴问。
“朝廷的命令是让我们和谈,可没说让我们与匈奴作战啊。虽然李将军打了胜仗,但这是违抗朝廷命令在先,不见得就会有善果啊。”副将提醒道。
灌婴闻言,也愣了一下。
很久没有打胜仗了,好不容易打了胜仗,而且是一大捷,灌婴一喜,差点把朝廷的命令给忘记了。
的确如此,虽然是一大捷,但与朝廷的和谈命令是相悖的。若就这么直接报上去的话,怕是会被朝廷责怪的。毕竟,朝廷一再三令五申地要求停止与匈奴发生冲突,要尽全力搭救皇帝。
“那该怎么办呢?”灌婴问。
“如实汇报,但要把自己撇干净。”副将提议道。
灌婴想了想道:“好,就这么办。”
长安。
当吕雉收到最新军报后,已经了几天以后了。
当她看到大捷的消息后,先是愣了一下,接着,便怒了。
“什么东西,让你和谈,竟然背着朝廷与匈奴作战,公然违抗朝廷的命令,好大的胆子。”吕雉说着,把军报摔在了地上。
宦官碎步走过去,把军报捡了起来。
“太后息怒。”
宦官说着,把军报轻轻地放在了案几上。
“这个灌婴到底行不行啊?竟然让李帅和刘如意带兵与匈奴作战,他把自己撇了个干净,说是手下的汉军群情激愤,憋着劲儿要与匈奴作战,他到底是不是这支汉军的统帅?气死哀家了。”吕雉说着,用手拍了拍胸口。
“太后息怒,身体要紧。”宦官说着,过去给吕雉轻轻捶背。
“你说说,这还怎么让哀家放心啊。”吕雉摇了摇头。
“太后,也许灌婴将军又苦衷啊。”宦官道。
“此话怎讲?”吕雉问。
“在代郡,陛下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就连陛下也被俘了。灌婴带着援军未能把陛下从困境中解救出来,援军的这种想与匈奴决一死战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一定要正确引导才行,否则怕是要生变啊。”宦官分析道。
宦官经常陪伴在吕雉左右,对朝堂内外的形势是看得很透彻的。
吕雉听后,微微点了点头,道:“说得有一定的道理,可朝廷的命令是和谈,他们如此公然违抗朝廷的命令,不能视而不见吧。”
“既然前线大捷,那在谈判时,这也算是一个很不错的筹码了,也许匈奴会松口,陛下很快就能回来了。”宦官道。
吕雉想了一下,道:“话虽如此,但灌婴也不能轻饶,连手下的兵将都管理不了,他这个统帅也算是当到头了,哀家得好好敲打他一下。”
不久,朝廷的命令便送了出去,信差向代郡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