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开局绑架了隋炀帝 >>第211章 蝗灾旱灾
也就是说,需要一家人三十年的生活费,才能够买得起一套房! 这种事情,许牧当然不允许发生。 房价太高,最终伤害的还是老百姓。 …… 主公府大楼里。 当处理完了这件事后,房玄龄便从总务司走出,同时手上拿着一份极为详备的经略河南三十二州的治理方案,来到了许牧所在的四楼。 他深吸了一口气,把方案递给了许牧,道:“主公,属下这段时间里,推敲了一下河南局势,结合了各大州郡的情况,绘制出了治理三十二州的方案,请主公过目!” 许牧接过了他的方案,看完之后,不由点了点头。 老房做的这个规划,的确是面面俱到,乃是他熬了好几个通宵,才做完的。 实际上,现在的徐世绩和张须陀正在和李世民的大军僵持着,他必须要尽快吸收三十二州,将三十二州发展起来,并且转化成为……战斗力。 不然的话,他占据了三十二州,天下眼红的人太多了。 随时都有可能生出变故。 他必须趁此机会,加速强大自己。 但是…… 夜色中,许牧微微蹙眉。 他拿起了一份今日刚从裴矩那里拿到的情报。 交给了房玄龄。 房玄龄目露不解之色。 但还是接过了情报,仔细翻阅了起来。 在这份情报中,记载的不是山外同行们的敌情,而是……一件不足为道,极其容易忽视的小事。 “江,汉,河,洛,四条大河水位下降……”房玄龄喃喃着情报中的几个字,品读了起来。 河水水位起伏,常年都会发生。 若是往常,他看到这些小事,根本不会上心。 但这是主公让他看的。 房玄龄读着读着,眼中闪过了一模亮光,不由惊道:“莫非要大旱了?” 只有这个解释,才能让主公如此严阵以待。 而联想起主公在初春时,见微知著,从一场小雨,预测到了暴雨洪灾,并且带领着万民城,有惊无险地度过了洪灾。 无一伤亡! 所以,大旱即将到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许牧点了点头,道:“眼下已是六月,四条大河水位连续下降,极有可能要发生大旱!” 他也想早日出山,接管三十二州,但眼下的确不是时候。 现在的……万民城,并没有帮助三十二州抗旱的能力。 他能做的,只有先保住万民城! 在史书记载中,隋末唐初这段时间里,百姓真的是什么都遭遇过。 先是兵灾,后是洪灾,接着是疫病,旱灾…… 平均每两年,就爆发一次旱灾! 而且这一次的旱灾,将波及三个大郡。 河南,山东,京兆三处的百姓,将颗粒无收,再次易子相食! “现在的万民城,还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帮助三十二州,所以,先把万民城的这次旱灾度过!” 许牧深吸了一口气,取来了一张地图,当着房玄龄的面,画下了几个重要地点。 “旱灾来袭,必然伴随着蝗灾,老房,你明日便去这几个地方,仔细寻找,看看有没有蝗虫的踪迹!如果能找到大量蝗虫……” 许牧的话没有说完,但房玄龄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万民城虽然现在发展得如火如荼,粮草盈仓,但这次旱灾,若不处置妥当…… 城外田里的粮食,都将颗粒无收! 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将得到极大的打击! 到时候只能是万民城开仓赈济了…… 但这样的结果,不是许牧想要的,也不是房玄龄想要的。 经过前几次与暴雨,与疫病的抗争,房玄龄已经被许牧潜移默化地影响了。 “天变不足畏!人定可胜天!” 房玄龄喃喃着这几句话,也不等到天明,当夜便带着几个小吏出城,前往许牧划出的地方勘察。 许牧划出的地方,自然是蝗虫容易栖息繁衍的临水一带。 在群山之中,还是有山泉和小溪的。 不过道路极为坎坷,十分难走。 房玄龄带着小吏,奔走了一夜,才在第二天正午时分赶回了万民城,火急火燎地面见许牧。 神情激动地汇报道:“发现了!发现了!到处都是幼年的蝗虫!属下已经一把火把他们都给烧干净了!” 许牧:“……” 要这么简单能把蝗虫烧干净,那蝗灾也不会数千年来频发,遗毒到二十世纪才彻底根除了。 实际上,能被肉眼看到的蝗虫,只是少部分。 蝗虫的繁衍力极强,尤其是天旱时期,河床水位下降,更是给了蝗虫极为逆天的生存繁衍环境! “这样是烧不干净的!” 许牧摇了摇头,接着,开始下达命令:“现在,当务之急,第一件事,便是治理蝗灾!” 旱灾和蝗灾虽然并立,但实际上,真正可怕的,只有蝗灾。 蝗灾到来之时,庄稼粮食全部被啃食得一干二净。 颗粒无收。 百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空荡荡的农田,然后饿死。 而且干旱的话,就算不被蝗虫啃食,庄稼也会因为缺水而颗粒无收。 在古代,遇到蝗灾时候的治理方法,大多是抢收,外加人工捕捉蝗虫。 但蝗虫一到,铺天盖地,那等景象…… 人根本抓不完。 而且现在万民城的庄稼还没有成熟…… 今年的蝗虫来的太及时了,在隋末大业十四年,就趁着庄稼尚未成熟这段时间来。 所以才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使得天下数千郡县饿死者不计其数! 此外,万民城内地形根本不适合大规模养鸡养鸭。 所以这种生态治理蝗虫的方法,也被许牧放弃了。 “蝗灾将至,百姓可能产生恐慌,老房,这段时间,你需要做的,就是告诉百姓,天变不足惧,蝗虫同样不可怕!”许牧拍着房玄龄的肩膀,沉声道。 房玄龄站直了身体,郑重点头:“属下必定安抚百姓,不使生变!” 他要做的,归根结底两个字,抚民! 而许牧把宣传安抚百姓的工作交给了房玄龄之后,便朝着医署赶去。 在那里,有此次他应对蝗灾的办法。 毕竟作为穿越者,遭受了上次暴雨和疫病之后,许牧在数月前,便开始为这次的蝗旱之灾做准备了。 …… 万民城外。 世代务农的百姓,有着丰富的经验,很快就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 首先,他们发现,灌溉的水,似乎少了很多。 原本依靠筒车,可以一级一级提水,进行灌溉,但现在根本提不动。 水越来越少,灌溉越来越难。 田里的作物眼看着干枯了起来。 “可能要大旱了!”年长的老人们望着自家的田地里,向自家子孙们说道。 他们活得岁数多,大多都见识过干旱。 知道干旱来临的前兆。 缺少。 无法灌溉。 而这,只是第一步。 受到了许牧恩惠的老人们,更是想的长远,组团起来,亲自前来主公府,向房玄龄汇报情况。 他们担心主公府没有注意到旱灾。 对此,房玄龄自然是赠与赏赐,然后抚慰道:“老人家不要急,此次旱灾主公早已预料到了,必然能安然无恙度过。” 老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水灾还好说,可以躲过,但旱灾他们是真的想不到,主公有什么办法来治理。 总不能求雨吧? 他们虽然愚昧无知,但也知道,旱灾之年,几乎是不可能下雨的。 而且伴生的蝗灾一旦到来,铺天盖地,那些庄稼…… 几乎都要遭殃。 一番寒暄之后,老人们离开了主公府。 至于房玄龄所说的,他们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最多主公府在遭灾之后,开仓赈济…… 毕竟历朝历代的朝廷,都是这么应对旱灾的。 “又要喝赈济粥喽!” 老人们摇着头,回到了各自的家中。 如此,再过了几日。 水源彻底干涸了。 只能维持十万百姓们的日常饮用。 至于灌溉,那更是想都别想。 一场骚动,如许牧所预料的那般,在百姓之中蔓延。 而房玄龄这一次吸取教训,敏锐捕捉到了百姓的情绪,开始安抚民心。 首先,派遣小吏四处宣导,告知主公府已经采取了对策。 再接着,把先前的暴雨和疫病两件事搬出来,百姓们的骚动这才被平息了下来。 为此,房玄龄连家都没回,每天都在城外各村落里奔走呼告,与民同栖。 作为许牧的后方大管家,他知道,这个时候,他最大的作用,就是稳定民心。 等待着……前线的许牧,与蝗虫,与旱灾作战,并且大获全胜! …… 医署。 许牧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正抱着肩,看着前方正在鼓捣着的三人。 巢元方,孙思邈,陈轩轾。 他们现在在实验室中,周围到处都是各种瓶瓶罐罐,里面摆放着从动植物中提取的不明液体。 在三人中间,赫然摆放着一个显微镜。 “慢点!慢点!千万别洒了!”巢元方神情紧张,盯着陈轩轾,忍不住叮嘱道。 陈轩轾正在从显微镜的目镜下,取出一团不明液体。 八十余岁的孙思邈……戴着手套,一手抓着蝗虫,另一手抓着玻璃杯,两眼放出精光:“轩轾,快把药洒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