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开局绑架了隋炀帝 >>第218章 枯井生泉,老树新芽【求订阅】

第218章 枯井生泉,老树新芽【求订阅】

这个时节,因为干旱缺水,他们挖掘的所有井,都已枯竭。 可在万民城外,主公府大手笔,一次挖掘出了一百口井。 号称永不枯竭! 十万百姓,一个个地排着队取水,每当有人取到水后…… 他们都激动不已。 然后…… 万民城外,旱灾中罕见的一幕发生了。 所有百姓都在欢呼雀跃,甚至有不少百姓喜极而泣。 历年旱灾,被渴死的人,不计其数。 可这一次…… 主公说过,孔公井的水,取之不尽! 于是乎……喜极而泣的百姓们,居然在万民城外,开始互相泼水。 没错,就是泼水。 十万人共同泼水,这等场面,十分盛大。 尤其是在旱灾时期,他们顶着烈日,更是不时发出欢呼。 这次蝗灾和旱灾,他们压抑得太久了。 一时间,趁着这一次,全部爆发了出来。 这一场狂欢,直到天色渐黑,百姓们才再次排队取水,继而散去。 城楼上。 许牧目视着这一幕,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至此,旱灾,已经算是度过了大半。 接下来,他看向了身后的房玄龄,道:“引水灌溉的事处理的怎么样了?” 在暗河挖通之后,一方面,许牧在暗河之上,挖掘出了一百口井,另一方面,在暗河的尾端,许牧挖掘了一个人工大型湖。 以此来蓄水,同时展开灌溉。 房玄龄闻言,拱手道:“湖泊已经挖掘好了,正在蓄水阶段,预计三日后可以蓄满,然后便可以用筒车进行灌溉了。” 许牧这才完全放下心来。 缓缓走下城楼。 出了城,来到了城门外的老槐树前。 这颗老槐树,是深山里最老的古树。 看起来像是有几百年的岁数了,在旱灾期间,因为缺水,早已枯零。 而现在,却已经长出了新芽。 显然,地下暗河的挖通,使得它的根部,获得了充足的水分。 房玄龄一直紧跟在许牧身后,见到这一幕,不由感慨万分:“枯井生泉,老树新芽,这一次万民城能度过蝗灾和旱灾,全仗主公妙策啊!” 许牧听后,却摇了摇头。 他只是提了个方向。 真正治理蝗灾的,是巢元方和孙思邈,治理旱灾的,是孔兴岳和军工队。 所以,待灌溉事宜处理完毕后,他要给这次大灾中的英雄们,一个应有的荣誉。 …… 三日后。 大型人工湖被修建了出来。 而在它的上面,被盖了一层白网,用来阻挡太阳的暴晒,防止水分的流失。 与此同时,各种灌溉工程,在房玄龄的指挥下,落实到了群山之间的百姓田地之中。 宋斌。 住在西山上,距离万民城最近。 他现任农书记,先前负责土豆试验田的种植,现在更是担任了西山村的村长。 在听到了可以灌溉的消息过后,立即组织了西山上的所有村民,开始迎接筒车,准备灌溉。 “太好了,这一次庄稼有救了!”宋斌激动不已。 他身为农书记,有个职责,就是指导百姓种植,提高产量。 这事关他的业绩! 每个农书记,若是能达到指定产量,便能获得提成。 本来此次旱灾,看到田地里的庄稼日益枯黄,土地干裂,他都已经要绝望了。 却没想到,主公逆天而行,居然……在旱灾的时候,整出了水! 枯井生泉,老树新芽,若非亲眼所见,宋斌都不敢相信。 一时间,他这个主公府编外人员,变成了许牧最忠实的信徒。 在指挥完整个西山的百姓灌溉后,宋斌一身疲惫地回到了家中。 首先就是进入厨房,痛饮了一口清凉的水。 他敞着膀子,躺在了家中的摇椅上,看向了厨房方向:“三娘,今天高兴,要不咱们杀只**?” 然后厨房里,走出了一个围着围裙的女人,看起来三十余岁,面色粗糙,以手叉腰道:“宋老二,你今天吃错药了?怎么家里就一只下单的老母鸡,杀了以后谁来下蛋?” 宋斌见自家婆娘生气,腆着脸走上前,讨好道:“嘿嘿,别生气,这一次不是可以灌溉了吗?我身为农书记,只要这次秋收,得到了提成,换算成钱,就不下于这个数!” 说着,宋斌张开了五根手指。 “五十文?” 宋斌翻了个白眼,纠正道:“五贯!加上咱们以前存的钱,咱们就可以搬到城里去了!你不是一直想去住那种水泥房子吗?听说杨公又要建好一批房子了,下次开售,咱们就买下一套!” 许牧给农书记制定的提成,正是为了鼓励他们指导百姓种植,提高产量。 所以产量越高…… 提成越多。 在这种方法下,各大农书记都很积极。 而这一次的旱灾,本来绝望的宋斌,因为能够灌溉,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 “虽然水源不多,但我宋老二你又不是不知道!世代务农,精通种植,主公更是教授了我们不少种植秘诀,我们西山的产量,这一次一定是最高的!到时候说不定还不止五贯的提成呢!”宋斌拍着胸脯保证道。 女人将信将疑,走入了厨房,提着刀,走向了那只瑟瑟发抖的老母鸡。 在吃饱喝足后,宋斌和自己婆娘躺在露天小院落里,仰首看着满天星辰。 唏嘘不已。 “三娘啊,你见过没有蝗虫的蝗灾么?”宋斌望向了自家婆娘。 在他家田地四周…… 除了最早时候,有一批蝗虫外,便再也没遇到过蝗虫了。 这一切,自然是许牧在万民城的外围,也开始喷洒了农药的缘故。 三娘闻言一愣,然后歪着脑袋想了想,摇了摇头。 她记忆中的蝗灾,每一次都铺天盖地而来,然后扬长而走,带走了所有庄稼和粮食。 使得他们颗粒无收。 他们曾想过各种办法应对蝗虫,用火把,用布遮挡庄稼等等。 可在铺天盖地的蝗虫面前,一切办法,都显得苍白。 但在万民城,这一次的蝗灾,却十分奇幻地…… 蝗虫啃了两片叶子,全部都死光了。 随后更是没再见到蝗虫的踪迹。 宋斌站起身,借着油灯的微光,看着夜色下的自家田地,被灌溉过后,上面的庄稼已经有了精神。 不再是枯黄欲死的模样。 “你见过不缺水的旱灾吗?”接着,宋斌又苦笑着,看向自家婆娘。 三娘淡定地喝了一大口水,摇了摇头。 前几日可能还缺。 但现在是真的不缺了。 主公都能用水支持他们灌溉了,人还能渴死不成? 宋斌见状,唏嘘长叹了一声:“我这一生,最不后悔的是,就是带着你来了万民城!然后在这里,遇到了主公。” 在这里,他一个世代务农的庄稼汉,也能成为农书记,指导百姓种植,获得展示才华的机会。 通过前几年的积蓄,他们已经凑齐了万民城内一套水泥房的全款。 “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能住进万民城,那里的街道很干净,仙味居的食物很美味,万民广场中更是有琳琅满目的货物和小吃,还有大学堂,医署……”在夜色下,两人相拥在一起,聊着聊着,进入了梦乡。 …… 次日。 宋斌便接到了小吏传来的消息,让他带着西山全村的人,前往万民城。 参加授勋仪式! 宋斌听到后,带上三娘,换上了一身干净衣服,前往其他百姓家里,呼唤他们一起进城。 “走,三娘,今日正是大好机会,等授勋仪式结束了,我们去城里好好逛逛!” 宋斌拉着自家相貌普通的婆娘,兴高采烈地进城。 只是山路崎岖,他们辰时出发,来到万民城外的时候,已到了巳时。 “若是空中大桥真的修成了,那就好了。” 来到了万民城外,宋斌揉着酸痛的两腿,忍不住抱怨道。 随后,他们在军队和小吏的指挥下,陆续进城,被安排到了万民英雄纪念碑前。 三娘进城少,不怎么认识眼前这个高碑,压低着声音问道:“这个碑是什么?” 宋斌一脸肃穆,郑重解释道:“这是主公为了纪念为万民城而壮烈牺牲的英雄而建的,一夜而成,高有百仞,记得等会儿不要说话。” 说完,他便一脸肃穆地看向前方。 三娘若有所思,也学着他,一脸肃穆地看向高碑。 紧接着,万民英雄纪念碑前,便奏响了一首乐曲。 沙场厮杀声,战马嘶鸣声,刀兵碰撞声…… 全部跃然而出。 这是许牧命军中乐师所创的破阵曲,模拟了战场之声,寻常百姓听到,每一个都面色潮红,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军中汉子听后,昂首挺胸,壮怀激烈。 i暗色潮红的宋斌压低着声音,对三娘解释道:“这是破阵曲!” 三娘同样面色潮红。 这种战曲,她初次听闻,全身上下都忍不住起了鸡皮疙瘩。 随后,她便见到一个身材魁梧的大将军走上高台,扯着嗓子喊道:“全体肃穆,升龙旗!” 一杆大旗随风飘扬,被那个大将军拉着缓缓上升,越来越高。 升到了顶端。 所有人都注视着龙旗,视线随着龙旗而抬升。 每个人心中,不禁生出了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