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开局绑架了隋炀帝 >>第4章 亩产三十一石
许牧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当然是造反失败,满门抄斩了!我们干的可是造反的大事,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把握,难道还不值得干吗?” 说实在话,造反肯定是有失败的可能。 即便自己是穿越者,有时间加速的研究所,也没办法保证百分之百成功。 万一来了个刘秀那样的大魔导师呢? 王莽这个疑似穿越者不就是这样被干翻的吗? 所以许牧没有把话说的那么满。 但看到老杨和老来有些意动,他还是让士兵解开了两人身上的绳子。 让他们居住在自己的三层小洋楼里。 当然,在他们四周负责看押守卫的士兵是不能少的。 杨广被许牧翻了个白眼,出奇地没有愤怒…… 许牧这几天对他没有一点客气,他竟然都感觉到有些习惯了。 讪讪一笑,他便和来护儿被带回了小洋楼里。 在许牧的吩咐下,士兵们还是给了他们足够的私密空间,没有时刻监视。 士兵们只是在小洋楼四周站岗,防止他们逃跑。 当然,他们想逃跑也是不可能的。 这里是深山老林,外面更是有张须陀布置的各大暗哨,想要逃跑而不被发现,除非他们是神仙。 小洋楼里,一楼是会客的大厅。 二楼是书房。 三楼是卧室。 此时,杨广和来护儿正在二楼书房里,君臣四目相对,极为尴尬。 他们已经被抓来三天了。 三天里,这是他们第一次单独相处,可以交谈。 没有犹豫,来护儿神情惶恐,连忙跪在杨广面前,叩首道:“臣罪该万死,让陛下遭受如此屈辱,恳请陛下治罪!” 俗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 尤其是杨广这个性情暴虐的皇帝。 一言不合就杀大臣的那种。 来护儿对杨广的脾气太了解了,往常这个时候,应该是一脚踹在自己脸上,破口大骂。 但…… 出乎他意料的是,杨广的反应十分平静。 甚至一句话没有说。 他走到书架前,随手翻阅着这些书简。 “陛……陛下……下……” 来护儿更加惶恐了,这是要抄家灭门,大杀四方的节奏啊。 陛下要是发火还好,不发火的话,就说明不是死一两个人能解决的了。 至少要死个上万人。 杨广这才扫了他一眼,苦笑道:“治罪?朕凭什么治罪?看看这四周,朕有什么资格治你的罪?” “起来吧。” 他摆了摆手,指了指外面,轻叹道:“在未离开贼巢之前,你我不再是君臣,我也不能再称之为朕了。” 杨广心态转变得非常快,没等来护儿再开口,继续说道:“今日所见,你有何感受?” 来护儿站起身,弯腰答道:“回陛……回老爷,此贼巢……实力深不可测,三千精兵不愧为虎贲之名,即便是故去的上柱国所练精兵,也不过如此……” 他说的上柱国,乃是两年前被瓦岗寨叛贼害死的张须陀。 提起张须陀,杨广神情不由一黯。 诸位将领中,若说谁最忠心于他,那肯定是非张须陀莫属。 所以在即位之后,张须陀屡次受到提拔,后来官至上柱国。 “倘使须陀在此,天下叛贼,何至于如此嚣张!” 杨广紧攥着手中的书,而眼下,他只能寄希望于……裴虔通能够找到贼巢,然后解救他出去了。 “你觉得虔通若能够救出我们吗?” 杨广望着来护儿,希望这个军中宿将能够给他一个希望。 但……来护儿低头道:“臣……属下不敢欺君,裴虔通小儿,才不堪大任,要破此城寨,非上柱国复活不可为!” 杨广长叹了一声,摇头苦笑道:“也罢,明日再看看那贼头要带我们看哪些新奇物事。” 实在不行,大不了……朕就先与贼头虚与委蛇,假装造反吧。 …… 万民城,许牧正在搬家。 从城外搬到城内。 万民城虽然建立起来了,但建立的只是外城工事,主要是考虑到万一被大隋发现了,有一座坚城可守。 至于城内,至今还是空荡荡的,只有军营建立了起来。 全部采用的是水泥加山石的结构,建筑大多为两层,十分坚固。 而许牧居住的……主公府,则修建了五层高,每一层都有大量房间。 是许牧打算以后给那些核心成员一起居住的。 主公府位于军营的南侧,至于军营的中央,最核心处,则是研究院的范围。 被许牧下令,除非他亲至,否则任何人任何命令,都不可出入研究所! 这里负责驻守的,全部都是他的心腹,最初跟随他的庄家汉子,忠诚度毋庸置疑。 士兵们帮自己搬完家后,许牧一个人站在楼顶,看着天空。 月明星稀,不知不觉,他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三年了。 “快了,只要听到杨广的死讯,我就可以走出万民城,去逐鹿天下,见证这波澜壮阔的隋末了!” 他为此做了那么多的准备,眼下终于要熬出头了。 自从决心造反后,许牧从不敢轻易犯险,也极少离开深山。 唯一一次,就是为了招揽张须陀这个猛将。 还好他赌对了。 “算算时间,张猛男也快回来了,不知道老房带回来没有?” 许牧歪着脑袋,心心念念的,其实是……被后世誉为大唐第一名相的房玄龄。 这个时候杨广还没死,李渊还没有在晋阳起兵,老房应该还在老家没有动手去投靠李唐。 张须陀照理说应该不会失手。 “明天先拿老杨练练手……咳咳,练练口,这两个是小角色,老房才是牛人啊……” 许牧压制住心中的激动,开始筹备明天的炫富活动。 …… 次日。 日出时分,许牧就醒了。 没办法,是被军中的操练声吵醒的。 谁让张须陀特么的规定,日出即操,迟者十圈。 军营中有一个一千米的大操场,但凡操练迟到的,都要罚跑十圈。 十圈下来,也就是二十里。 这个命令一下,军中无人敢懒散。 而许牧也跟着遭殃了。 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他一直住在军营里。 所以渐渐也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一起床,就面临着一大堆……政事,也就是万民城的大小事情要处理。 比如说不久后的居民区一期工程,分田地事宜,新发现的矿区等事。 可以说事无巨细,全系于他一身。 许牧现在每天都忙成了狗。 这还只是治理一万人的城池,要是全天下…… 许牧觉得,这种事,还是需要交给专业的人来。 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比如说房玄龄。 他现在对房玄龄可谓是望眼欲穿。 花费了一上午时间处理各项事宜,许牧吃完午饭后,才召见……咳咳才唤来老杨和老来。 “今天正好赶上了冬收,我们一起去田里看看。” 在一队士兵的保护下,许牧带着老杨和老来走出了万民城,来到了城外。 在城外一座矮小的小山上,到处可见百姓们忙碌的身影。 “这是……” 杨广再次懵了。 眼前一幕,再次打破了他的三观和常识。 眼下已经是十二月份,万物坤黄,前几日还大雪封山了一次。 怎么……还会有小麦? 那金黄璀璨的农作物,不是小麦又是何物? 在汉代,小麦等农作物得到了长足发展和普及,传遍全国。 他虽为皇帝,但还是认识小麦的,更是知晓它的习性。 “没错,这是冬小麦。” 许牧嘴角翘起,看到这种反季节品种,老杨傻眼是正常的。 不只是他,连老来那个大老粗也是愣在当场,满脸不信。 都快要怀疑人生了。 “冬小麦不同于春小麦,每年秋季播种,产量……产量是多少来着?” 许牧转身看向一路跟在自己身边的农书记。 他设立的农书记,专门负责抢收抢种等事宜。 农书记一脸狂热地看着许牧,昂首挺胸,扫了眼杨广和来护儿,答道:“回主公,今年开荒不多,只种植了一百余亩冬小麦,亩产五石。我种了半辈子田,还没见过麦子能亩产五石呢,能有一石半就顶破天了。” 杨广和来护儿对视了一眼,两人对产量没有多大的兴趣。 所以受到的感触并不大。 那些百姓们负责抢收,加上许牧没要求声张,所以他们都不知道许牧来了。 许牧和杨广来护儿三人并肩而行,看着杨广下这些百姓们的笑容,嘴角也翘了起来。 这或许就是他穿越来的意义了吧。 总算为这个时代做了一点事。 为这个时代生活最悲惨,最下层的百姓们做一些事。 “咦?那又是何物?” 杨广走着走着,突然停止了步伐,指着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大型木制装置问道。 许牧扫了眼他指的东西,淡淡说道:“哦,那叫水转筒车,可以一级一级提水,别处的水也可以通过它引入农田进行灌溉。” 水转筒车乃是唐朝才发明出的东西,用于农田灌溉,极大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 不过在许牧的课题研究下,花费了十来天时间就把它给研究出来了。 然后运用到了农田灌溉领域。 亩产能够有所提高,它也占了不少功劳。 “主公主公,今年的土豆再创新高,亩产三十一石!!” 几人走着走着,前方不远处,一个农书记打扮的百姓飞奔而来报喜。 杨广闻言,不由看向了来护儿。 这下他们来兴趣了。 亩产多少来着? 特么的司农寺不是说连年干旱,国库没粮了吗? 要是天下亩产三十一石,朕早把高丽他祖宗十八代都给打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