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科举】漫漫长路 >>第232章 暗潮汹涌,家中书信

第232章 暗潮汹涌,家中书信

“都怪朱桂桢,要不是他你也不会陷入如此境地!” 李禾安慰道:“好了,趁此时机也正好跟五...朱桂桢把关系断了,也省的以后连累咱们。” 盛兴缘颓丧道:“以后断有什么用,现在已经把你连累了。” 李禾走到盛兴缘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师兄。你看我是无的放矢之人吗?既然师公都说我的四书和策问已经有了举人水平,还比不过同是秀才的柳怀志吗?” 盛兴缘咬了咬腮帮子,恨恨说道:“这个该死的柳怀志,以后要是有机会我一定要让他好看。” 李禾听到盛兴缘这么说眉头一蹙,就自己师兄的脑子,怕是八个他也玩不过一个柳怀志啊! 李禾严肃道:“师兄,你不要和柳怀志对上,我怕你吃亏!” 盛兴缘急了;“怎么,就因为他爹是三品我爹是四品吗?” 李禾叹气;“不是因为这个,我只问你,你觉得吕燕昭在书院学子中的名声怎么样?” 盛兴缘想了一下说道;“燕昭对我很好,名声也不错,不过大多是称赞他的才名。” 李禾:“吕燕昭的影响就已经这么大了,能和他平分秋色的柳怀志岂是泛泛之辈,不论如何,你都不要轻易跟他对上,我有种感觉,这个人很危险。” 盛兴缘看到李禾那么严肃也点了点头,认真道:“好,我不会跟他对上的,但是前提是你没有退出书院。” 李禾笑道:“师兄,你就相信我一次吧,几日后便见分晓了。” 另一边 应天书院一处隐秘的林子里 柳怀志从一位中年文士手中接过一张纸,待打开确认无误之后便收进了怀里。 柳怀志笑道:“先生放心,您的事情我一定给您办妥,在此多谢先生相助了。”说完便对着那中年文士行了一礼。 中年文士微微侧开身子避开了柳怀志的揖礼,语气冷硬。 “这是最后一次了,希望你不要再来找我了。我也不希望咱们之间的关系被别人知道。” 柳怀志温润一笑:“先生放心,学生再不会找您,以后咱们便是陌路人。” 那中年文士僵硬的点了点头便步履匆匆的离开了,留下柳怀志微笑着看着他离去。 半晌,柳怀志感叹般的说了一句;“人啊!”随后便离开了密林。 烛影闪烁,屋内于鹏正在温习功课,毕竟明天就要考试了,柳兄说得对,哪怕不是为了和李禾的赌约,他也要全力以赴才对。 屋外突然传来了三下敲门声,有人说道:“于兄,柳兄身边的双瑞来给你送东西了。” 于鹏闻言赶紧将书本放好,出去迎接。 门外双瑞正提着一个大大的食盒,待看到于鹏出来不卑不亢的迎上前去行了一礼说道;“于公子,我家公子听闻您回来便埋首屋内苦读,连晚膳也未曾用过,特意差我给您送点饭菜过来,免得饿坏了身子。” 于鹏受宠若惊的接过食盒,一脸感动的说道;“没想到柳兄这么记挂我,我真是......”说着说着眼眶便开始泛红。 双瑞在于鹏看不到的地方悄悄翻了个白眼,随后又神情恭敬的上前轻声说道;“于公子,少爷为您特意备了一碗蛋羹,您可要细细品味。” 双瑞在细细品味四个字上特意用了重音,于鹏提着食盒的手一紧,随后便大声说道:“双瑞,你回去替我谢谢柳兄的好意,我还要温习功课,便不前去拜谢了。” 双瑞弯着身子恭敬回道:“于公子说笑了,我家少爷让您安心复习,他相信您的实力。既然没有什么事我便先回去了,公子身边没有一个伺候的人我不放心。” 于鹏赶紧说道:“你快些回去吧,别耽误了柳兄的事情。” 等到双瑞远去于鹏才提着食盒回了屋子。 于鹏家里有钱,加上柳怀志的原因刚进书院便在中舍住着了,他提着东西回屋的时候便被院内其余人看到了。 大家也都知道这东西是柳怀志特意送给他的,都吵着要看看柳怀志送的是什么饭菜。 于鹏拗不过他们,只好将食盒最上层掀开让他们看了一眼,众人发出惊呼声。 有人忍不住酸了起来:“于兄,这柳兄对你也太大方了吧,都这么晚了送来的饭菜还是热乎的,瞧这菜的样式是镇上的风云楼的吧!” 于鹏忍不住炫耀的笑了一下,说道:“好了,让你们看也看了,这菜只够一人的,我得赶紧吃完温习功课了,你们也快回去温书吧,当心明天考不好。” 见于鹏提到了考试,众人都郁闷的散去回屋温书去了。 于鹏提着食盒进了屋,将门窗关好之后便开始将食盒的饭菜一一取出。 等到看到原本盛放蛋羹的容器装了别的的时候微微睁大了眼睛,面色复杂的看向此物那个东西。 于鹏挣扎半天还是把它拿了出来。 李禾这边把盛兴缘安抚好之后便回到自己房间专心温书了。 等到进屋看到书案上的箱子和那一沓书信才想起家里寄来的信件还没开始看。 李禾走到书案前坐下,将书信打开读了起来。 可能是李禾写信的时候便给家里人的信都装在一个信封里,因此王氏他们也把信都放在了一处。 看字迹是自己四姐李兰的写的,信中写了家中的近况,一切都好。还写了老李头和老陈氏他们的近况,他们对于李禾的安排十分满意,但是因为不能出去总是闹,王氏就干脆请了说书先生给老李头他们隔几天说一次,他们便消停了。 又说了吴兴送了好多银子过来,王氏都给他存下了,有好几百两呢,随信给他带了二百两的银票。李禾翻到最后果然看到两张轻飘飘的银票,上面写着纹银一百两。 信中还说李三的香蕈事业发展的也是如火如荼,村里都已经种上了,虽然还要好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但是因为都是在农闲的时候搞得村里也没有太大的反对声。 李禾读着读着眼泪便情不自禁掉了下来。 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是李禾为了保护家人只能外出求学。 李禾能感觉出来王氏和李三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浓浓思念之情,他又何尝不想家呢? 尤其是在外遭受刁难的时候,他对家的思念便更加汹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