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乱世平民传 >>第四百八十四章 总决战

第四百八十四章 总决战

孙立德带领主力赶到战场的时候,河内军的局势已经很危险了,钟强的主力被击溃,河内军的败兵逃的漫山遍野都是。 成建制的反抗力量不到三百人,仍在抵抗的河内军将士以钟强的将旗为中心,摆成了圆阵。 即使是最牢固的圆阵,在汉齐联军的进攻下也变得不堪一击。 孙立德亲自带领部队奔赴战场,姜文恺为先锋。 同时,孙立德还命令于璐重新集结溃兵,溃兵规模庞大,不可能全都以军法处置,于璐将会以安抚为主。 将士虽然被击溃了,但他们只是慌了,只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冷静之后,可以重返战场。 在这场追击战中,孙立德也失算了。 他没有想到汉军的反击这么凌厉,在汉军的绝地反击下,千人规模的钟强部竟然被击溃。 而且,他没想到柳鸿远竟然跟齐人联合了。 在孙立德的原计划中,钟强带领部队追击汉军,牵制汉军行动,河内军主力解决安临城内的汉军之后,再与钟强会师。 孙立德并不认为汉军能够迅速吃掉钟强部。 孙立德带领部队到达战场之后,他才明白,自己太乐观了。 钟强部确实没有被消灭,但是全军正处在失败的边缘,距离崩溃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事实上,不仅是钟强,入城汉军的抵抗同样干扰了河内军的行动。 战事远没有孙立德想象中那么顺利。 曹弘毅的突击,不仅给河内军造成了更大伤亡,还让河内军在平乱中花费了更多时间。 孙立德带兵离开的时候,安临城的局势还没有完全稳定。 孙立德把安临城的守备任务交代给了王虎,随后带领部队东进支援钟强。 也正是在行军途中,孙立德遇到了自称齐使的谷安。 齐使的出现,出乎了孙立德的预料。 由于柳鸿远对情报保密工作做的很好,河内军一直没能掌握汉军的完整情报。 齐军的出现极具突然性。 战事紧张,孙立德和谷安两个人在马背上进行对话。 齐使讲话很直接,不仅告诉孙立德,齐人是汉人的援军,还说出了柳鸿远和他之间的协议。 谷安为了在与孙立德谈判中获得更好的条件,夸大了柳鸿远的一些让步。 齐使表示,只要孙立德能够给出和柳鸿远一样的承诺,满足齐国人的诉求。 齐人不仅不会帮助汉军,反而愿意反戈一击,帮助河内军消灭汉军。 齐人确实带着诚意来的,汉军的胜算越来越小,齐人没必要与汉军同生共死。 他们的要求也表现出了对长山郡势在必得的决心。 孙立德明白,即使消灭了柳鸿远,河内军依然面对大量内忧外患,短时间内根本顾及不到长山郡,贸然得罪齐人,导致齐人扩大战争规模,有些得不偿失。 然而,很多东西是无法用厉害得失来衡量的,孙立德坚决回绝了齐使。 领土问题是原则问题,原则问题是不能让步的。 底线之所以会称之为底线,同样因为超出底线的后果太严重,让人无法承受。 为了解决眼前的困难放低底线,最终,底线将会不断放低,直到失去原本的作用。 割让长山郡同样会伤害到孙立德的感情,包括孙立德的大伯在内,夺取长山郡,汉国牺牲了太多英雄。 孙立德态度坚决,谷安最终放弃了说服,满脸怒气抽身撤离。 谷安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说客,他的身后还有一支整装待发的齐军。 没有答应齐使的要求,就要承担拒绝的后果。 谷安返回齐军的时候,就是齐军投入战场的时刻。 军情紧急,孙立德不再顾惜将士体力,立即加快行军速度。 孙立德到达战场的时候,齐军已经加入战斗,齐军一出动就使用了主力,齐军步兵正面冲锋,他们的骑兵采用了侧翼进攻的方法。 齐军的战斗力并不弱,单单从兵甲上看,甚至比汉军略强。 钟强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非但没有收拢溃兵,反而集结了身边的将士,将士们围成了圆阵,河内军的大部分兵力部署在了对抗齐人的一侧。 防守只是权宜之策,仅仅靠防守,是挡不住汉齐联军进攻的。 孙立德赶到战场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局面。 孙立德把部队分成前后两队。 第一队由姜文恺统帅立即发起冲锋,加快速度增援战场,帮助钟强稳住战线。 另一队则放慢行军速度,节省体力,在孙立德的指挥下增援战场。 很快,两支部队主力冲杀在了一起,在援军的支援下,河内军拥有了兵力优势,渐渐稳住阵脚。 汉军和齐军同样战斗力顽强。 从早到晚,将士们厮杀了一整天。 汉军没有了后援,河内军在行军途中掉队的将士却源源不断赶到战场。 于璐也完成了重整败兵的任务,带领援军支援战场。 汉齐联军无法与河内军拼消耗,主动撤出战场,河内军保持行军距离,进行有限度的追击。 汉军和齐军的余部退到两座村庄中驻守。 就像孙立德推断的那样,丢失安临城后,汉军已经退无可退了。 河内军的援军源源不断到达战场,兵力优势逐渐开始显现。 获得兵力优势之后,孙立德亲自发动主力对齐军的驻地进行了一总攻。 钟强则带领完成补充后的部队截住汉军支援的通道。 柳鸿远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派出了援军,却无法与齐军形成配合。 齐军兵力不足,又是敌境作战,将士们的战斗意志不足。 在发现得不到支援之后,齐军将士们放弃抵抗,主动撤退,部队向着克兰草原方向开始逃亡。 河内军的目的只是驱赶,并没有追击。 齐军这一次倒是保持了难得的好心,在撤退之前,没有忘记柳鸿远。 一队骑兵穿越河内军的封锁,到汉军的驻地外,似乎要带汉军主将离开。 汉军却没有接受齐人的橄榄枝。 在齐军主力逃亡之后,河内军的部队朝着汉军驻地围困了过来。 齐人最终放弃说服柳鸿远,选择撤离。 汉军在驻地中与河内军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