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明朝航海王 >>第148章 公信力
“陛下,边疆传来战报,鞑靼人入侵了。” 那小太监一进入奉天殿,就将殿内的君臣给吓得不轻。 鞑靼人入侵了! 这一消息,实在够吓人。 虽然,鞑靼人经常入侵,可是,每一次鞑靼人入侵,都要让朝廷很头疼,让百姓承受莫大的损失。 “情况怎么样了?需不需要朕组织兵力进行支援?” 弘治皇帝还算镇定,他知道,有王越这个名将在,鞑靼人应该很难打进来,所以,他强自收束了心神,然后尽可能镇定地询问。 “奴婢不是很清楚,边疆派来的传令兵,正在宫门外等候。” “那还不快给朕将传令兵请进来!” …… 王越给朝廷送过去的战报,只是说明了一下情况,诉了一下苦,要求朝廷增援物资,但是,并没有要求朝廷增兵,同时,他也在战报中表示自己有信心抵御鞑靼人的进攻。 因而,这一次,弘治皇帝也是从善如流,没有向边疆增兵,也没有过多插手王越的安排,因为弘治皇帝很清楚,打仗,王越这个名将才是专业的。 只不过,弘治皇帝还是安排英国公张懋和保国公朱晖整军备战,以防万一。 同时,兵部也开始搜集物资,征集民夫,准备将物资送往边疆。 这么大的动静,没道理百姓不知道。 事实上,第二天,全京城上下,加上天津,几乎都知道鞑靼人入侵了。 因为,《环球邮报》报道了此事。 如今,环球时报在京城也设立的编辑部和印刷厂,所以,鞑靼人入侵的消息,很快就被《环球邮报》的记者得知,当天,消息就快马加鞭传往天津。 然后第二天,《环球邮报》的头版头条,就刊登了鞑靼人入侵的消息。 同时,在《环球邮报》的头版头条里,还刊登了号召百姓捐款捐物,为朝廷分担压力的消息。 这是李兆同的意思。 只不过,消息刊登出来,反响并不怎么好。 因为,像这种号召百姓捐款捐物的事情,又不是第一次发生,很多人心知肚明,自己捐的钱或物,十有八九,是到达不了边疆的士兵们手里的。 …… 天津,大明皇家军卫监军处。 朱厚照见李兆同进来,当即就拿起《环球邮报》,带着炫耀之色,朝李兆同说道: “李二,你这号召捐款的消息,没啥用啊!本宫打听一下,几乎没有人捐,要不要本宫支援你一点,就意思一下。” “当然要!” 李兆同毫不客气: “殿下,臣来找你,其实就是想请你捐款的。” “那行吧,本宫捐十万两,够意思吧?!” 朱厚照并不是小气之人,他以前抠门,纯属没钱,现在他有钱了,自然不会再抠。 而且,朱厚照对兵事是最感兴趣的,现在捐款,是给边疆将士们捐款,他自然乐意,所以,朱厚照毫不犹豫地认捐了十万两。 “不过李二,本宫捐了款,你如何保证这些钱不被哪些狗官贪了?” 朱厚照还没等李兆同表示感谢,他就说出了心中的疑问,对于贪污一事儿,朱厚照确实疑虑甚多。 “这就是臣来找殿下你要说的主要事情了。” 李兆同来找朱厚照,当然不是来找朱厚照一人捐款这么简单。 虽然,太子捐款,是会引起轰动,但是,并不会影响到什么,大家,还是不会捐款。 因为很多人还对一个情况心知肚明,那就是:大户捐款,全额退还;小民捐款,多多益善。 再者说,这天下就是朱家的,太子还是将来的皇帝,他拿钱出来,很多人看了,也只会觉得这是天经地义,并不会有多少感动,然后跟风踊跃捐款。 李兆同来找朱厚照,是想跟朱厚照商量一个方案,还让更多的人,踊跃捐款。 这样,他李兆同,才能得到更多的寿命奖励,活得更长,也能氪命从系统那里换取更多的东西。 “你想怎么做?” 朱厚照知道李兆同心里已经有想法了,甚至,朱厚照想着,根据他对李兆同的了解,这狗东西接下来就会把圣人老子给搬出来了。 果不其然。 “殿下,圣人老子曾经给臣讲过一个慈善基金会的概念,我觉得,这个方案可行。” “福利基金会?” 朱厚照仔细想了想,脑海里没有搜索到这个词语,于是问道: “怎么说?” “就是成立一个民间组织,这个组织接受朝廷监管,但是朝廷只能监管,防止这里面的钱不被贪污、挪用等等,但是,朝廷不能插手管这些钱的正当用途。 福利基金会的钱,应当由慈善基金会自己来决定如何使用。” “没什么用。” 朱厚照当即就下了定论, “你这纯粹就是换汤不换药,你又不能保证福利基金会的人不贪这些钱。另外,你这个模式,跟捐款给朝廷,有什么区别呢?朝廷就没有监管,有的,那些御史,还有都察院,都能监管,可是,那些狗官,该贪还是会贪。 你这纯粹就是换汤不换药,百姓们,还是不会响应的你的号召,捐款捐物的! 而且,我大明的普通百姓,基本上没有几家是有余粮的,你让他们拿什么出来捐?如今捐款,基本上还是那些士绅。 那些士绅,聪明的很,一眼就能看穿你这个小伎俩。” 朱厚照虽然年小,但是从小接受帝王教育的他,政治智慧并不弱,很多事情,他其实看得很明白。 “先别着急嘛!” 李兆同当然清楚这是换汤不换药的行为,但是,他的话,还没说完呢! “那你继续。” 朱厚照耸了耸肩,示意李兆同继续说。 李兆同道:“这个福利基金会,将由殿下你来亲自负责,你觉得,可行吗?” “还是没什么用,本宫虽然不屑于去贪这笔钱,可是别人不会这么想。” 朱厚照还是摇头。 李兆同深呼出一口气,想了想,朱厚照说的确实有道理,他想的确实有些简单了,一昧地把“记忆”中的经验搬出来,也不一定管用,因为会水土不服的。 如今的大明,皇家的公信力,其实并不高。 因为侵占百姓田地的主力,皇家绝对是主力中的主力! 大明养的那些“朱”,哪个不是在伤害皇家的公信力?就连皇帝自己的皇庄,也在不断侵占百姓的土地,伤害皇家的公信力。 所以,朱厚照说的真有道理。 “如此一来,我只有使出杀手锏了。” 李兆同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