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怒方钗 >>第54章 廊州一案
今日,岐国上都的天空居然下起软绵绵的细雪来了,异常的寒冷,宫中所有朝臣都已经配发了由内务府专门制作的礼制棉衣,宫女太监侍卫禁军都无例外。 这道给所有朝臣配发礼制棉衣的诏令是我亲自下发的,内务府立即就执行了,并无半点拖沓。 泰和殿中,气氛似乎要比寒气更重,王飒带着枷锁,跪在地上,身穿囚衣,由两名侍卫押解在地上,这么冷的天,王飒跪在地上抖都不抖一下。 我端坐在王座之上,神情严肃的看着跪在地上的王飒,事情都变成这个样了,王飒还是一点口供都不改,还是对太后忠心耿耿,我心说王飒怎么就这个死脑筋呢? 御桌上放着七八本弹劾王飒的奏折,大部分都是御史台的人送过来的,有另外两个奏折就有些特别了,一个是廊州郡守张献鼎的,一个是兵部尚书王文恭的。 唐虽站在御阶下,这时候走上来对我小声说道:“王上,这都半个时辰了,太后还没来,是不是太后本就不想来?” 我撇了一眼御阶下的文武大臣,都在闹哄哄的,不知道都在说些什么,王叔站在文臣这边的前排,而武官这边的前排站着的是中庭处领侍卫内大臣钟世铭和禁军统领吴万山。 这次我没有提及吴万山,是因为吴万山并未派兵进入廊州,只是在廊州外围观战,吴万山又是上都禁军统领,现在还动不得他,而且我总感觉吴万山有什么难言之隐,因此并未把他与王飒一罪同处。 “知道了,既然太后不来,就开始审议吧。”我对着唐虽说道。 唐虽点了点头,就下了御阶,随即我就站了起来,文臣武官顿时就往我这边看过来,都在看着我,一时间整个殿内都突然安静下来了。 看着御阶下的朝臣,我就开口说道:“本王此次召集众卿们过来,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是何缘故,本王这次亲自提审王飒,由中庭处和刑部陪审,以王飒的叛军之罪,给他定罪!备案!以示他人!” 我怒狠狠地说道:“王飒是南境军中的上将军,廊州危矣之时,本王便在廊州,命清候带兵持援廊州,王飒便是副将,只是,南境军行至途中,王飒突然兵变,架空清候,本来是要持援廊州的,结果变成了围攻廊州,幸好本王及时撤出廊州,才幸免于难,之后的事情,众卿也都知道了吧?” 刚说完,我就看了看跪在地上的王飒,本以为王飒还会反驳一下什么的,王飒却两眼无神,什么话也不说,似乎是承认了我刚讲的行为。 “启禀王上,”这时候,一个御史小跑来到殿内中央,作揖道,“王飒兵变挟持清候,又意欲谋反篡国,此乃大罪!应凌迟处死,诛灭九族,以儆效尤!” 这御史说完,群臣们又开始议论纷纷起来,有的说杀,有的又说不能杀,最终,从武官这边站出来一个武官,说道:“启禀我王,王将军虽意欲谋反,但终究未遂,在南境军中又军功累累,臣以为,当让王将军以功戴罪,将功补过。” 这话说得让我很是疑惑,我皱着眉头看着那个武官说道:“你说什么?意欲谋反篡国未遂?你是想让他谋反篡国成功了再治他的罪吗!?” 我狠狠地一边骂着那个武官一边指着王飒说道:“如若王飒无罪,又怎会跪在这里?他若是谋反成功,本王早就死了!亏你想的出来!” 那武官被我恶狠狠的训斥了一番,低着头就不说话了,然后就自觉的退回了武官队伍当中。 这都是些什么,完全是乱说!我深吸了口气看着钟世铭说道:“钟大人,本王让中庭处和刑部陪审,钟大人有什么想说的?” 钟世铭上前两步,拱着手郑重的说道:“回王上,臣以为,王飒虽罪孽深重,但毕竟是他一人所作所为,不应该牵连到其他人,至于他的家人,就免其死罪。” 这些话可不是我教钟世铭这样说的,提审王飒之前我什么也没跟钟世铭说过,这次让他说话,那也是完全按照他的想法来说,说到底,钟世铭还是有意护着王飒,免其家人死罪便是证明。 可是王飒罪孽实在深重,虽说都是太后的计划,可是此时王飒又不愿袒露是太后指使的,而我也不愿在这个时候与太后撕破脸皮,可以说,王飒完全成了我与太后缓解摩擦的一枚棋子而已。 可是我又真不想杀了王飒,于是转头看向刑部尚书王文恭,说道:“王尚书,本王也让刑部陪审此案,不知王尚书对此案有何见解?” 原本以为王文恭会极力维护王飒,谁知王文恭开口就说:“启禀王上,王飒挟持清候兵变,就已经是死罪了,又围攻廊州,意欲篡国,实乃大不赦之罪,臣以为,该将王飒斩于廷下,以示众人。” 说完我就变得惊讶起来,王文恭竟然没有极力维护王飒,反而反咬一口,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当即就愣在原地,想不通王文恭为何要把王飒推入这个万劫不复之境地。 但是这也可能是太后的意思,王文恭是太后的人,受太后指使说出来这些话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么说来,我就越发觉得这是太后的意思了。 太后没来,却让王文恭来传达她的意思,这是已经完全把王飒给舍弃了,不知王飒听在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我咽了咽口水,想不到太后竟然会这么做,我走下御阶,来到唐虽的旁边,小声问她说道:“你是怎么想的,我想听你怎么说。” 唐虽叹了口气说:“这明摆着太后已经完全放弃了王飒,为了大局,太后也只能这么做,如若维护王飒,说不定还会把太后的其他人给卷进去,这是太后所不愿意的,所以,就只有牺牲王飒来保全太后的大局了。” 我听了顿了顿,看向王叔道:“王叔,中庭处和刑部都这么说了,不知王叔以为如何?” 这时候王叔终于动了动,转过去看了身后的那些朝臣,然后说道:“启禀王上,老臣觉得,钟大人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可是王飒确实是罪孽深重,罪不可恕,刑部说的也是一个道理,至于怎么裁断,还请王上明示。” 王叔表面上这么说肯定是没有人能够听出来王叔也在暗中维护王飒,如若王叔直接坦白附议钟世铭所说的,以王叔和我的关系,朝臣们肯定以为是王叔偏向钟世铭,但如若王叔偏向刑部,以王叔在宫中的威望,一旦跟刑部附议,那王飒就必死无疑了。 王叔让我裁断,关键还是想让我自己定夺,但王飒这个人我现在并不想杀他,于是想了想就说:“我大岐开朝以来,大岐律例森严,要以德服人,要是真这么直接处死王飒,那山东九国还不得笑话我大岐无律了?” 我走了两步,来到王飒面前,说道:“此事终究是王飒一人所为,而且王飒已经录下证词,是他一人所为,既如此,就不必再牵连其家人,传本王令,将逆犯王飒押入天牢,等候发落!其家人不必受其牵连!” 话音刚落,刚才那个御史又站了出来,愁眉苦脸的说道:“王上,王飒乃是篡国之大罪!不抄家灭族无以立法啊!” 这时候突然蹦出来这么一句话,倒是真把我给吓住了,御史台的人从来都是不管轻重的,只要发现有人犯罪,立马就会拟上奏折,然后上报弹劾,但这也是御史台应该做的。 可是,出现在这种时候,是我不想要的,不仅我不想,王叔也是不想,于是就低着头咳嗽了一声,那御史看了看王叔,又看了看我,眼珠子转了转就没再说话,就又退下了。 大概是那御史明白了王叔的意思,之后再也没有出来挑事,而王飒罪责已定,中庭处和刑部都无异议,无需再审,因为王飒不管怎么样都要死,所以刑部也就不说什么了。 可是我并不想让王飒就这么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