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签到在亮剑开始 >>第346章 成了倒霉鬼
“排长,凭什么他们每个人拿上百颗子弹,而我们一个人才发二十颗?” 发出质疑的新兵蛋子叫张胜奎,年龄不大气性不小,眼里充满了委屈,他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他刚入伍仅仅一个星期,连指导员告诉他,八路军的部队是官兵平等的,谁也不能欺负谁。 那凭什么,他领到的就比别人少呢? “呵,还真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 排长刘德光的目光扫过众多新兵蛋子,大声的询问:“你们还有谁不服,举起手来让我看看。” 张胜奎第一个举起了手,在他的鼓励下,众多新兵蛋子也有了胆气,纷纷举手呼应。 列队一旁的老兵则用看智障的眼神,看着这些新兵蛋子。 刘排长见到这一幕头疼不已。 部队人数要扩张两倍,他从一个班长一跃成了排长,升官固然是好事,但麻烦也是不断。 以前的新兵蛋子,在新兵连训上一个月,不但掌握了战斗的技巧,思想上也相对成熟。 哪像现在,全是一堆半成品。 刘排长招招手让新兵放下,对他们说:“我告诉你们,别不知足了。新兵发二十发子弹,那也只有在咱们分军区。 你们去打听打听,咱八路军其他地方的部队,是什么样子的。 每人最多只发十粒子弹,刚入伍时只发两发子弹。 你们拿的子弹,是其他地区新兵的十倍。也就是咱们分军区富裕,不然你们上哪找这么好的事。” “真是这样?”张胜奎问的时候明显没了刚才的底气。 排长如果说的是真的,那就是他贪心不足了。 新兵班长没好气的说:“当然是真的,等你们以后了解的多了,就知道当了咱们分军区的兵,是多么幸运的事。” “用的武器是最先进的,打最多的胜仗,消灭最多的小鬼子。 伙食改善的频率也比别的部队多,美味的午餐肉罐头,小鬼子都没咱们吃的勤。” 刘排长罗列了一番优势,教育新兵蛋子,能到他们分军区,到他们独立一团,真就是一件幸事。 好不好是对比出来的。 就拿伙食来说,他们一周能吃一次午餐肉罐头,尝到肉味儿。 这要是跟美国兵的相比,那没法比。 美国兵都嫌午餐肉罐头难吃,打开吃两口随意的丢了,被韩国兵捡起来做了部队锅。 如果跟其他八路军相比,那这份伙食就值得珍惜了。 新兵蛋子对于武器好不好,只是听老兵们说,还没有具体的概念。 但对于吃的午餐肉罐头,他们很满意。 现在想起前天吃的午餐肉罐头,张胜奎还记忆犹新,忍不住咽唾沫。 他出生在赤贫之家,家里无一亩地,无一间房。父亲有哮喘病,不能很好干活养家。 10岁时,父亲不得不将14岁的姐姐以180元卖给人家当童养媳。 张胜奎记忆里,童年就是穿着破衣烂衫,每天上山搂草拾柴。 上了一年半小学就因穷辍学了。 12岁,就到任老爷家当长工。一年工资八升玉米。 他每天起早赶黑没命地干活。 有次地主叫他赶驴拉土,驴在前面跑,让他挑一担土在驴后跟着跑,小小年纪累得实在受不了了。 晚上,他逃回家哭着说,再也不去地主家当长工了。 家里又让他去学泥瓦匠,其实就是给人家当小工。 吃肉,对于张胜奎来说是一种奢望,十六年的记忆里,他只记得吃过两次老鼠肉。 其他的时候,他每天都期望自己能不饿肚子,根本不敢想吃肉。 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所以听说八路来招兵,管饭吃,他就义无反顾的来了。 一名通讯员跑来对刘德光低语了几句,他转身对着众人宣布说:“连长交给我们一个任务,去攻打柳树庄的炮楼。” 一个老资格的班长提出了疑问:“排长,让咱们排去?新兵占了三分之二,他们连枪都不一定拿得稳,能打得下炮楼吗?” 部队扩张的太快,新兵数量多战斗力就下降的厉害。 如果全排都是他们一样的老兵,那真是一点都不虚,干脆利落的就把敌人收拾了。 现在新兵太多,老兵心里都没底。 万一新兵死伤的多了,还没拿下炮楼来,回来没法交代。 “玉不琢不成器,新兵打上几仗就是老兵了。” 刘排长冠冕堂皇的表了态,话音一转说出了此行的倚仗:“连长给咱们配个火箭筒小组,只要抵近炮楼一百米,就轮到那帮狗日的哭爹喊娘了。” 资格较老的班长也没话说了,他们也听说过火箭筒的厉害。 十来天前拿下山城,特战队可没少拿那玩意收拾敌人。 连城门都轰得开,更别说一个小小炮楼了。 “现在出发。” 那是张胜奎参加的第一次战斗,一切都非常顺利。 在机枪的掩护下,火箭筒小组到达了预定的位置,一发火箭弹就把炮楼的墙壁豁开了个大口子。 里面的敌人见势不妙,只能摇起白旗子,选择投降。 但张胜奎也有遗憾的地方,他开了七枪,打了七发子弹,却没有打到一个敌人。 老兵告诉他:“光有子弹不行,你还得练枪法。枪法不好,给你再多的子弹也是浪费。” 张胜奎由此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枪法练好了,让别人瞧得起自己。 这场攻打炮楼的战斗,仅仅是发生在中条山一带的,小小缩影。 膨胀了一圈的四个步兵团,以各连排为单位,展开了为期一月的以打代练。 既打击盘踞在周围的日伪军,也要把新兵的战斗力练起来,使部队整体的战斗力不至于下滑太多。 …… 太原第一军的司令部,宽敞的会议室,长长的条形桌,坐满了高级军官。 少将五六个,大佐十二三,第一军一半的高级军官都聚集在此。 如果一颗炸弹扔在这个会议室里,整个驻山西第一军都得瘫痪了。 司令官岩松义雄坐在条形桌的一端,拿着厚厚的一摞报告在读。 这是一个学习岗村宁次大将,华北治安战计划的会议。会议出席者无不精神抖擞,表现出自己在认真学习。 岗村宁次大将的履历,那自不必多说。 他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上任伊始,便到华北各地巡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 随后的日子里,冈村宁次精心谋划制订了一个以消灭兔党和八路军,为主要目标的“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即华北治安战。 根据这个计划,冈村宁次把华北地区划分为三种类型, 即:“治安地区”、“准治安地区”和“未治安地区”。 所谓“治安地区”,是指在日军控制和占领下的区域及其周围; 所谓“准治安区”,是指双方势力交错地带,也是八路军经常活动游击区; 所谓“未治安区”,是指抗日根据地。 冈村宁次计划在三年内变“未治安区”为“准治安区”。 变“准治安区”为“治安区”。 逐步缩小“未治安区”,扩大“治安区”。 针对不同的地区,冈村宁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对于“治安地区”,以清乡为主。 “清乡运动”以“军政并进,剿抚兼施”、“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为方针。 并村编乡,从县至乡、村均建立起伪政权,实行保甲连坐,强化奴役统治。 在治安区,由伪军担任警备任务,而日军则抽调出来向“准治安地区”推进。 对于“准治安地区”,以“蚕食”为主。 其中心思想是掠夺财物,把“准治安地区”变成无人区,从而巩固其势力范围。 一般的做法是:依靠交通网、调堡和沟墙,从外到内逐步把八路根据地一点点地割裂开来,慢慢地将解放区变成占领区。 对于无法占领的村庄,就把它变成无人区,防止八路军的深入活动。 对于“未治安地区”,以军事进攻为主。 派出大量部队,不断进行“扫荡”作战,拆除、破坏根据地的设施及军需品,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 使八路军不能安身,也无法进行建设,使之逐渐向“准治安地区”发展。 近日以来,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和准备,冈村宁次先是调集了七万大军。 对晋察冀边区,开展会持续两个多月的扫荡。 这次“扫荡”被冈村宁次称为“百万大战”。 其名称与“百团大战”仅一字之差,其目的是向兔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示威,以表明这是对百团大战的报复。 目前此次扫荡仅展开半个月,就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华北派遣军司令部下发命令,要求各部队仔细学习,革新战法。 上面的文件下来了,下面的人自然得上杆子的学习。 学习,讨论,各抒己见,一场会议开了三个半小时,从下午坐到了晚上。 学没学进去不知道,众多高级军官的老腰是受不了了,会议结束后便纷纷离去。 严嵩义雄回到办公室,看到门口有一名军官笔直的站在那里等候。 “是山下君啊,进来吧。” 等候了一个下午的山下俊秀,站的身体都僵硬了。他扶着墙壁才让自己没有摔倒。 本来他是有资格参加下午的会议,但由于接二连三的失败,军队职务被剥夺。 下午的学习会议,就把他排除在外了。 岩松义雄坐在舒服的椅子上,打量着这位属下。 他犹记得两月前,山下俊秀升为大佐联队长,意气风发看上去很年轻。 现在,头发更白了,眼睑下垂了,露出一副苍老之相。人还不到五十,看上去就像是个六十岁的老头子。 “等了很久吧,你有什么事情?” 山下俊秀憋了几天的话,终于得到了释放的机会,当即说道: “司令官,盘踞在中条山的八路,已经在扎根发芽了。 这是最近收集来的情报,他们招募了大量的新兵,对周边我军控制的区域进行游击作战。 目前已发生大小战斗两百余起,十二个据点,三十七座炮楼,均遭到不同程度的袭击。 我认为此风不可长,如果再给他们一段发展的时间,盘踞在中条山的八路,将会成为一颗毒瘤。 一只插在心口,让皇军不断失血的匕首。” 情报没有错,岩松义雄今早听到的情报总结,甚至还比山下俊秀说的更严重,八路军已经开始偷袭扰乱周边的县城了。 他没有着急表态,仰起头看着山下俊秀问:“你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山下俊秀提出了问题,自然已经想好了解决办法。 “司令官,我要为之前的失败所检讨,我们的行动太鲁莽了,总想着毕功于一役。 殊不知,这样反倒是给了八路机会,从而导致了我军的失败。 这一次,我认为学习冈村宁次司令官,提出的华北治安战方略, 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步步蚕食,一点一点缩小八路的生存空间,然后将他们消灭。” 他将一份精心拟写的围剿计划报告递了上去,大部分参考了岗村宁次正在实施的计划。 一方面是山下俊秀认同冈村宁次的方式,另一方面这样可以拉虎皮扯大旗,为他计划增加几分可行性。 毕竟,他现在是一个人见人厌的失败者。 人们只会听从成功者的建议,没有人会愿意听一个失败者。 岩松义雄心不在焉的翻开计划书,诚实的说,写的还不错。 但重点是谁提出来的。 山下俊秀有多失败? 他本人是有名的蠢蛋,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三次。前后跟随的两名将军,都兵败身死。 停职后去看望老友,老友所驻守的县城遭到八路进攻,一夜破城,连人都没逃回来。 反倒是山下俊秀除了瘸了一条腿,一直活得好好的。 所有人都在传,他是个灾星,谁跟他走得近就要倒霉。 如果是并肩作战,那就更要小心了,会被咒的兵败生死的。 岩松义雄是不相信迷信的,但发生了那么多事情,他内心深处也怀疑了。 翻了几页计划书,他说:“山下君,你的计划不错。但是目前我们无法再抽调兵力做这些事了。 等到冈村宁次大将的百万大战结束后,我们再来考虑围剿中条山八路的计划。” 司令官的推诿宛如一个晴天霹雳,把山下俊秀镇的整个人都麻了。 他宛如行尸走肉,行走在太原的街道上。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来的。 他幸运地没有死在八路的手里,但接连的失败,也让他的前途变得一片黯淡了。 该何去何从呢? 他不禁仰天长叹:“李云龙,李云龙,可怕的敌人,我怎么才能让你万劫不复呢?” “是山下俊秀大佐吗?” 一名路过的日本军官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看到对方迷茫的神色,他自我介绍:“我是益子重雄,刚从三十六师团调来。” “益子君……” 山下俊秀隐约听说过这个人,是个地道的中国通。 “山下君,听你提起李云龙,你对他很了解吗?”益子重雄问。 山下俊秀没有不好意思的,大大方方的承认:“是的,我曾三次败于此人之手,皇军中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了。” “那太好了,我正在收集此人的情报,正需要一个了解他的人。” 益子重雄邀请道:“山下君,一起去喝一杯,可以吗?” “当然可以。” 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山下俊秀内心中的沮丧一扫而空。 在之后的酒桌上,把自己潜心研究总结的经验,和得到的各种情报,都吐露给了新认识的益子重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