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入关新美洲 >>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秦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大明

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秦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大明

贩卖奴隶这件事,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异议,了解详情的群臣,反而出谋划策,甚至连奴隶的影子也没见到,他们就决定要分配名额了。 大明的每一座城池,每一条笔直的弯道,大大小小的建筑下面,都流淌着奴隶的鲜血。 几百万殷人的辛苦劳动,支撑起了大明的蓬勃发展,大明君臣所用的大大小小的东西,来自海中的鲜美鱼味儿,产自矿山中的精美钻石或者金制品,古色古香的家具,等等。 哪一个都离不开殷人。 屁股决定脑袋。 能在东洲大陆活下来,每个大明人的手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血迹。 天命十六年一月,古巴传来了消息。 来自海地的西班牙人,派了一些使者和大明交涉,提出严正抗议,声称古巴属于西班牙帝国,受基督教福光,是上帝的土地。 当然他们不知道大明的真实身份,只看到大明的军队彪悍,人数众多,不可小觑。 所以就提出抗议,动动嘴皮上皮的功夫。 而古巴的陈去疾则说出了那一句着名的话。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致,皆为我大明领土,这天下之人,都是我大明后裔,作为宗主国,大明享有对任何子孙后裔领土的掌控权。” 这话被磕磕绊绊地翻译了过去,而西班牙使者听后,都顿住了,世间竟有如此之国,从未有闻,简直比西班牙还要霸道。 这些殖民者都是欺软怕硬的主,发现大明如此霸道,反而小心翼翼地打探起身份来。 陈去疾按照朱训樘的指示,轻轻的说了两个字:“中国。” 这两个字犹如闷雷般响彻在使者的耳旁,脑瓜子一下嗡嗡得。 作为使者,肯定具备相当高的文化素养,他们很清楚这两个字代表着什么。 大航海刚刚开始,文艺复兴的风浪还在欧洲大陆蔓延,此时此刻,众多欧洲学者提出学习罗马希腊的口号,更为了建立自己心目中想象的世界。 他们更是把遥远而又东方的中国搬了出来,距离产生美,通过自己的一些虚构和了解到的一些故事。 思想启蒙家把中国宣传的简直成了天堂,对现实欧洲有些不满的地方,总要列举不知真假的中国例子,来进行对比,从而说明本国做的特别垃圾。 “向中国学习,向古希腊古罗马学习。” 这是思想启蒙家们一致的想法。 得益于这些人的舆论宣传,每个欧洲人在心中自然而然的想象出了自己心目中的那个强大国家。 所以当听到对方来自遥远的东方帝国,刹那间,有些接受不了这个突如其来的事实。 嘴巴说不出话来。 实在是被这个消息震惊的,没了头绪,脑子里乱成了一团。 再仔细审视大明的人。 黑头发黑眼睛白皮肤,这是罗马贵族人的象征,即便此时的罗马,已经不是当年的罗马。 心中更加幸福。 这是一个轰动整个欧洲的事情。 中国出现了,大明来了。(整个世界有救了) 使者压抑着心中的激动和震惊,再次小小的表达了一些不满,不过神情和神态都变得谦恭,而后返回了古巴。 朱训樘笑了,信息封闭果然好。 我大明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大明没有错呀,这也不算欺诈。 拉起中国的名头,震惊一下这些欧洲人,然后在进行几场战争,让他们知道这东州之地,已被我大明占领。 倏忽间,朱训樘多了一道灵感。 从前他想象过两个大明见面时的场景,他打算从中明移民,打着大夏的口号和中明交往。 但这件事情给了他启发。 何不假借大秦之名? 大秦就是罗马,罗马就是大秦。 中明此时对外界世界不太了解,而如果是一个史书记载的强大国家突然出现。 那种场景想想就觉得十分刺激。 不错,就这么干。 欧洲我就是大明中国,东亚我就是大秦帝国。 能骗一段时间就是一段时间。 当一个快快乐乐的两面人。 想通了之后,朱训樘都要为自己这个天才想法而鼓掌。 嗯~ “那些海地的西班牙人听到消息后,很大概率是派人回国禀告,一来一去的时间,又被大明腾出了一些时间,古巴可以借助这些时间进行建设防御工事。” “单凭这一个口号,那些贪婪的西班牙人不会死心的,而且也不会老老实实和大明搞贸易活动,所以在这之前,肯定也有几场大规模的战争活动。” “战争,是政治上的延续。” “只要把这些人打疼,再和他们谈谈论一些贸易,西班牙贵族应该会接受的。” 航海殖民是为了什么? 都是为了黄金白银。 大明的黄金白银如此富足,到时候儿把古巴当做大明的开放城市,大明有古巴,西班牙有海地,两方自由贸易。 我付给你黄金,你给我奴隶和各种东西。 这就是朱训樘的构思。 “希望一切顺利吧!” 他立即召开内阁会议。 简单和大臣说了一些古巴的事情。 朱训樘就提出了一些命令。 “从核心四卫中各抽出一千人,形成编制,最快的时间奔赴古巴,通知海军部,暂时停止一切贸易活动,征集所有的可用船只,不惜一切代价,运输物资。” “郭爱卿,这些事情由你亲自负责。” 郭威上前一步:“臣遵旨。” “王尚书,最快时间内能抽调出多少粮食?” 王允仁道:“陛下,只要船只足够用,臣保证可以向古巴源源不断的运输粮食,后勤不成问题。” “好,那你就负责粮草问题,船只的问题你们和海军部协商,一定要确保人粮俱全。” “臣遵旨。” 王允仁大声道。 解决完这两件事情,朱训樘扭头望向魏无闲。 “魏爱卿,器械局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加大工量,火绳枪,火炮,船只,战甲,还有各种所需物资,不仅要快,而且不许偷工减料的事情再次发生。” 魏无闲心一凛,应允道。 整个内阁开始忙碌起来,各级官员们开始为古巴可能出现的战争,进行一系列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