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三国悍刀行 >>第495章 千里之外
武道高绝如秦广王沙场悍勇如皇甫嵩接二死在了石夷手中,连三连四连上了贺镇远麹大胆,虎牢关这座国门已经无险可守了。 刘辩因为需要初步融合三教气运的缘故,陷入了玄妙的春风正得意境地,至少一天之内是醒不过来了,这一点在场的天人们每一个都瞧出了真章,异样心思生起。 趁人之危的趁机宰了刘辩,天人们倒没有这个念头,祖宗庇佑的好不容易陷入了坐忘,万一把这位能以长刀杀天人的凶人惊醒了,罪过可就大了,还不如趁现在的大好时机,立即杀入虎牢关内宰了那些承载大年气运的武将们。 既然得了长生,最是怕死,哪有天人还敢待在这里,巴不得早点回到天上做那逍遥仙人,甚至有不少天人想着从此再也不微服私访,不在少数。 做事狠辣果决的烛老鬼见众天人有了这等心思,只因为缺了主心骨谁也不敢挑明,上前走了几步,按住了心生感应准备与夏族大金刚分出个你死我活的石夷:“诸位,可以去打草谷了,再不去,眼前这个汉朝皇帝醒过来,到时就不是打草谷了,我等还能活着就不错了。” 一想到生死,心思骚动的众天人当场是极度的不安,再也耐不住性子在这进退两难了,纷纷开始鼓动体内的气机,跟在烛老鬼身后一起杀入虎牢关。 收尾棋子的接连死亡,超出了程昱周瑜荀攸三人的预期,虎牢关内的名将还未苏醒更是让这三位瑚琏大才心神不宁,难不成除了真如郭嘉所说,水他娘的太满了。 万一这些波澜壮阔大年的名将们真的夭折在这里,无人应对草原上的四鹰十八天狼,到那时可就不是神州陆沉那么简单了,保不齐真的会出现五旗乱华十室九空的灭种亡族恐怖境地。 向来视作旁门左道的谶纬,曾有一本被奉为了经典,那便是姜太公所作的万年歌,极少数人能够接触到,走上书山山顶的周瑜程昱荀攸三人恰巧是看见了那卷竹简。 其中阐述的五胡乱华,使得大部分瑚琏大才泪洒当场,共同宣誓要阻止这场汉室灾难的发生。 还有几位瑚琏大才是不相信的,一汉当五胡四千多万人口的大汉王朝怎么会被区区二三百万胡人杀的几乎灭族,不过近几年由于继姜太公以后的谶纬第一人诸葛亮,推衍了一卷也可被后世奉为经典的《马前课》,佐证了《万年歌》的说法,不信也得信了。 虽说《马前课》只有瑚琏大才也难能有几人看得懂的卦象,也只是推衍了开头,但是那天打雷劈的惊人光景,许多稷下学宫的学子可是有目共睹的。 辛亏是大祭酒郑玄说动了阎罗,派遣十殿阎罗在一旁守护,被誉为武有吕布文有诸葛的诸葛亮,早就惨死在那场天打雷劈的天谴里了,即便是这样,十殿阎罗当成被劈死了八位,只剩下了阎罗和秦广王两人。 始终隐于幕后的程昱,既然从戏志才手里接过了中兴汉室的大旗,当仁不让的站了起来,望向城下突然当那领头羊的烛老鬼,肃声道:“难道你们想背弃与主公的约定,就不怕主公醒过来一个一个的宰了你们这些所谓的天人?” 程昱的声音不大,守卫虎牢关的步弓手除了靠近的几个没谁听得清了,耳目聪灵的天人们却是听的真真切切,躁动不已的心思立即如被浇了一大桶数九寒冬的河水,再也没有一位天人敢于私自乱动了。 烛老鬼心智极其坚韧,当然不会因为这个小插曲就更改了已经敲定的事宜,神情不屑:“只要你能找出来第二个宣武帝,自然会遵守约定,至于现在,你们这些两脚羊已经没了对等的资格。” “约定?蛟龙会遵守与鱼虾的约定?” 众天人心头大定。 “是吗?” 夕阳西下。 一位白衣男子出现在血红的夕阳下。 天是红的,地是血的,人却是白的。 那是怎样的白? 白的像冰霜,像是白骨,就像是死亡! 白衣男子静静站在那里,众天人浑身颤抖,动也不敢动一下,仿佛望见了仙人白骨累累。 自比蛟龙的烛老鬼,嘴唇颤抖,前后三次闭上眼睛又睁开,实在是不敢相信他居然是他。 “白...白...白起!?” 白衣男子嘴角轻轻勾起,自顾自的抚摸悬挂在腰间的竹刀木剑,自言自语:“刀名山清,剑名水秀。” 山清水秀! 三名曾经参与过那场战国大年的天人,脚下一软,以他们得入天门的陆地神仙身份差点瘫倒在地,心中不停的在念叨一句话,武安君白起怎么来了。 无一人念叨怎么活过来了。 这三位天人纵是亲眼瞧见过这位被五大旗主联手钉死在咸阳城门之上,可还是没有一人相信这位真的会死,白起两个字足矣。 烛老鬼现在打死也不敢上去与白起有过多的瓜葛,常言道母凭子贵,子凭父显,那两个再是寻常不过的字,比起七杀还要克制命格。 有些豪杰为了彰显自己出生的与众不同,敢说自己是赤帝转世,敢说自己是真武大帝转世,也敢说自己是七杀降世,却没有一人敢说自己是白起转世。 战国以前,白起二字与张三李四没什么区别,再是寻常不过了,战国以后,数百年来几乎是没有一人的命压的住白起两个字,嫡系后人则是连白字都不敢使用了,改用老祖宗的封邑为姓。 也因为这两个字,布衣隐相程昱一直在寻找白起的直系后人,锟铻刀再是怎么克制天人,还是需要主公亲临战场,由于武安君白起的遗泽,直系后人里所占宗祠气数最浓郁者,如李进压胜吕布般,压胜天人。 最让天人们痛恨和恐惧的,这个压胜还在于源远流长,每一代的武安君宗祠气数最浓郁者,皆是压胜天人。 白起向前几步,距离刘辩没多少距离的天人们全部慌不择路如丧家之犬的向后倒退,栽进了汜水河里。 白起没去看一眼,似是对天人们的畏惧早就习以为常,只是郑重走到了刘辩身边。 恭敬行礼:“臣白起拜见三大王。” ———————— 前朝第一名将人屠白起死而复生,本就命悬一线的曹操以及重新聚拢了数万士卒的袁绍袁术,更加的苦不堪言,尤其是袁术再三确认那人真的是一生戎马屠杀两百多万六国将士的白起,掉头就跑,暗恨该死的纪灵还不醒过来,害得他睡觉都不安稳。 好在白起只是挡在了宣武帝身前,没去别的地方溜达,要不然自己还是溜之大吉的好。 四处逃亡的诸侯联军望见汜水河东岸的那杆大纛再次立了起来,在曲长、屯长、什长、伍长的带领下陆陆续续的赶往了大营,免得对峙的二十余万草原胡骑四处游弋,一一射杀。 坐镇中军大营的本应该是盟主袁绍,有自知之明的他在众多门生故旧愕然的目光里,主动让贤,把十余万大军的军权交在了曹操手中。 众多青年一代名将悍将陷入了坐忘,曹家夏侯氏子弟也是全部陷入了昏沉状态,对于曹操来说影响却是最低的,曹家夏侯氏子弟建立这么多功勋依靠的从来不是个人勇武,而是曹家夏侯氏子弟敢于死战的精气神。 贺镇远麹大胆接连战死,曹操端坐在主位上,神情有些恍惚。 白起行礼完毕,以阴沉着称的烛老鬼立即嘱咐一直侍奉在身边的草原千夫长丘力居,也是自己的一名嫡系后人,命令二十万胡骑名义上的单于公孙须朴根派遣精锐胡骑,一队队的上前消耗白起的气机,磨死这个五大旗主联手勉强才能镇压的大秦人屠。 就在下一息,数十位身披青铜战甲手持青铜古剑的武将,突然出现,一字排开,如一座无形的青铜长城横亘在刘辩身前。 白起似笑非笑,瞥了烛老鬼一眼。 这位有望成为第六位旗主的蛮夷天人,噤若寒蝉,默不作声的跑到了十几名天人后方,再也不敢上前一步。 数十位青铜武将一字排开的瑰丽光景,在曹操袁绍心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辈子怕是都会不可遏制的憧憬和向往。 回过神来。 曹操按住腰间的平北刀,神色平静,簇拥在周围的二十几名曹家夏侯氏嫡系族人,却感受到一股从未有过的凝重。 曹操学着宣武帝的模样手指轻敲了刀鞘三次:“都是一家人,我曹孟德也不说多说废话了,就一句话。” “啪!”的一声,曹操一刀劈断了面前的紫檀云纹案几,声音狠厉:“那些蛮夷不是要斗将吗,好,拿命去填,就算咱们曹家夏侯家的二千多子弟全死光了,也得给老子撑到宣武帝陛下醒过来。” 这席话要是放在汝南袁氏早就翻天了,以袁绍的威望也会瞬间被袁家嫡系族人赶下台,换上袁术担当家主,族人们跟着你袁绍是享受荣华富贵的,可不是送死的。 曹家夏侯氏子弟只是会心一笑,默默的拿出羊油开始擦拭佩刀,这一点也是曹家夏侯氏子弟有别于大汉王朝所有世家子弟的地方。 只挂环首刀,不佩金汉剑。 相隔不远的袁家营地,心情郁闷的袁术闲来无事,带着几名胸脯圆滚屁股翘挺的姬妾,在大营里闲逛,至于会不会扰乱军心,会不会违背军纪,袁术才不会在意。 宣武帝不在,一个阉宦后人曹操敢对自己无力礼?十余万大军的军权拱手相让,汝南袁氏已经够仁至义尽了,要是真敢把自己当个人看,明天就让知道知道汝南袁氏四个字怎么写。 闲逛到大营门口,传来一阵吵闹声,心情不佳的袁术更加的烦躁不堪了,走过去,望见一名外来汉子站在营寨门口,也不言语,守门士卒推推搡搡的叫嚣着让他离开,气不打一处来的问道:“怎么一档子事?” 守门伍长正是袁术的部下,微微躬着的身子立即挺得笔直,抱拳高声道:“将军,这个不知道打哪来的汉子说要见主事人。” 这名伍长刻意拔高的嗓门,着实把心不在焉的袁术惊住了,心胸涌现一股子怒气,不过听到主事人两个字还是暂时压了下去:“我是袁术,有何事。” 外来汉子,卧蚕眉轻皱,事不宜迟,思虑片刻说道:“在下河东解良人士,听闻有奸佞霍乱大汉,特来取了那奸佞的狗头,还望将军告知袁盟主,时机一到立即冲阵。” 听到盟主两个字,尤为刺耳,好在袁术还有一些世家望族养出的接人待物耐性,语气刻薄道:“你现在官居多少。” “马弓手。” 马弓手?袁术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话,捧腹大笑,笑了足足一盏茶功夫,眼角都笑出了眼泪,驱赶苍蝇般挥手说了一句:“穷山恶水泼妇刁民这句话是一点没错,还斩了奸佞的头颅?” “没皮没脸的乡野匹夫,你知道那个奸佞叫什么吗,呵,你怎么会知道,看在你让本公子高兴的份上告诉你。” “他叫石夷,生而金刚境,连续斩了边军里的顶尖名将皇甫嵩、贺镇远、麹大胆,哦对了,还有十几名曹家夏侯家的弓马娴熟武将。” “你一个小小马弓手竟敢说砍下石夷的头颅,估计死了十几名的曹家夏侯家随便一名武将都能捏死你。” 袁术捧腹大笑,身边人为了谄媚附和,当场跟着大笑了起来,声音嘈杂,扰乱了军营,早就看袁术不顺眼的蔡阳,立即跑进大营里去找曹操汇报。 曹操手握军权,也是对这个纨绔子弟袁术头痛不已,挥了挥手:“只要没有太出格,就由他去吧。” 蔡阳转身离开大营没多久,素来敬重英雄好汉的曹操,感觉有些不妥,立即嘱咐身边的二子曹丕:“不管怎么说,这位壮士的忠肝义胆值得敬重。” “丕儿温上一爵好酒,随为父去为那壮士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