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第106章 一百零四章 败军之将曹操来(9/10)

第106章 一百零四章 败军之将曹操来(9/10)

且不提程远志在河内聚纳流民,安抚百姓。 却说董卓回转洛阳后,即命李傕、郭汜尽驱洛阳百万百姓,前赴长安。 每百名百姓为一队,中间派一列军士监视,互相拖押。 百姓行走稍有迟缓,便有军士自背后执白刃,于当路杀之。 期间夺有抢掠百姓家资、***女、嚣张跋扈之举。 途中死于道旁,匿于沟壑者,难以计数。   百姓哭嚎之声,沿路不绝。 董卓离开洛阳时,叫部将在城中大肆纵火,焚烧民居,火烧宗庙。南北两宫火相连,昔日宫庭尽焦土。 同时,派吕布挖掘先帝及后妃陵墓,取出金宝。军士又乘机挖掘官民坟冢,中饱私囊。 董卓带着千余车金珠缎匹,挟天子并后妃等,一路浩浩荡荡自归长安去了。 数日后,虎牢关守将胡珍命赵岑率万人留守,自率大部往西追随董卓而去。 却不料孙坚此时已破太谷关,杀入洛阳,截住其归路。 两军大战一场,胡珍被孙坚斩于马下。 守将赵岑见大势已去,便献了虎牢关。 袁绍驱兵先行,众诸侯随后引军杀入虎牢关,兵进洛阳。 孙坚先入洛阳,遥见城中火焰冲天,黑烟铺地,城中空无一人。便先令兵士救灭大火,四下搜寻生还者。 随后赶到的众诸侯,也各于城外荒地上屯住部众,聚众商议对策。 曹操对袁绍道:“今日董贼西去,我等正好乘势追攻于潼关,救帝于长安,本初为何按兵不动?” 袁绍回道:“董卓已于数日前入了关中,安坐长安。潼关天险比之虎牢更甚,众诸候又兴兵已久,人疲马困,此时进兵,收益太小了。” 曹操驳道:“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天下人恨不能食其肉、啃其骨。此时正是天亡其时,我等若往西进兵,必可一战而定天下。诸公为何都疑而不进?” 众诸侯你看我、我看你,都说不可妄动。 曹操顿时大怒:“一群懦夫,你们不去,我自己去!” 遂自引本部兵马五千,领部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星夜去追董卓余部。 由于追之甚急,中了徐荣埋伏,曹操部众瞬间全军覆没,只与部将狼狈逃回。 眼见距离洛阳城越来越近,又觉无颜见城内众诸侯,便自引残兵,往河内郡而来。 程远志此时正驻守在黄河北岸,接纳源源不断的流民。见到曹操的时候,差点没认出来他。 此时曹操蓬头污面、披头散发,模样极其落魄。 身后稀稀拉拉跟着百十余兵士,拄着破条旗,七歪八倒的跟在后面。 部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等人也都是衣衫破烂,狼狈不堪。 如叫花子一般。 “啊哈哈哈……这不是孟德么,怎会如此凄惨?” 程远志大笑着迎过去,将曹操接入大营,吩咐左右道: “快快备上酒水,为孟德压惊!” “孟德,这是败了?” 曹操脸上的尴尬一闪即逝,强颜道:“诶,敌众我寡,焉能不败?” “众诸侯屯兵洛阳,观望不前,以致我有此败……” “此非战之罪,足下何故取笑?” “取笑?没有没有……”程远志引曹操入帐坐定,笑道: “我听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逆天而行。董卓既已西去,孟德为何还要追击?” 不管怎么说,董卓手里的皇帝是唯一的、合法的、所有人公认的皇帝。 曹操去攻,一来名不正言不顺,二来自不量力。 别说他只有五千兵马,哪怕有五万兵马,都不可能攻破函谷关与潼关。 潼关可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关。 昔日秦国以此关,力拒关东六国百年之久,最终奋六世余烈,一统天下。 由此可见潼关之险峻,那可是经过久经考验的。 曹操此举除了博人眼球、收买天下向汉者人心之外,没有任何益处。 更何况,还搭上了全部家当五千兵马! 不过,程远志也知道,曹操这么做其实是不亏的。 因为荀彧等心向大汉的颖川士子们,立马就会因为这件事,对曹操刮目相看,聚众去投奔。 那可是一大票人才! 曹操闻言莞尔一笑,深深的看了一眼程远志,没有多做解释。 他眼神中透露出来的意思,分明就是“燕雀岂知鸿鹄之志”的意思。 视程远志为庸才。 营帐中,两个人相互劝酒,言语间暗打机锋。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激烈争论。 倒也好不热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程远志停杯问道:“孟德此去有何打算?” 曹操叹了口气:“尚未有定论,本打算去往陈留,可……” 说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 现在的背景是,会盟的十九路诸侯都有地盘,就连刘备都有个平原县存身。而他曹操却没有一寸地盘。 而且,兵马只剩下百余人。 透过营帐,曹操羡慕的看了一眼外面队列齐整,雄壮威武的并州狼骑,沉思起来。 这个问题,他也正在纠结。 原本,他打算回老家陈留发展,可不管是陈留,还是兖州,此时都是有主的。 陈留郡有太守,兖州有刺史。 程远志知道,原历史上,曹操一开始是没地方落脚的,直到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在东郡大败于毒、白绕、眭固、于扶罗后,被盟友袁绍表奏为东郡太守。 方才有了一郡容身。 可此时才是初平元年夏天。 望着对面即使落魄仍不失气度的曹操,程远志心中感叹。 果然不亏是这个时代最牛的人,即使一无所有了,仍然丝毫不慌,这沉稳的气度,谁能比? 哪怕自己这个开了挂的人,与之相比也逊了不止一筹! 别的不说,讨伐董卓才刚结束,曹操就意识到地盘的重要性了,这意识来的虽迟,但很关键啊! 看着曹操,程远志心中涌出一股冲动――一刀将他砍死的冲动。 把这个枭雄灭在起步阶段。 但很快,程远志就放弃了这个念头。而是就提议道: “孟德何不去东郡?那里与青州相邻,境内黄巾猖獗,东郡太守乔瑁新被兖州刺史刘岱所杀,正好无人主持大局。” 曹操闻言大喜,连声道谢。 他兵败后就来了河内,并不知道洛阳城外众诸侯的近况,更不知道乔瑁新被兖州刺史刘岱杀了。 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 而且,这送枕头的人以前对他很不友好,见面就怼他。 曹操忽然觉得,程远志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讨厌。 或许,爱怼人只是他流于表面的假象,急公好义应该才是他的本质。 毕竟,这个时代,只要是个文人,都喜欢怼人。 曹操当即紧紧握住程远志双手,言语恳切道:“听君一席话,茅塞顿开啊。” “哪里,哪里,孟德过誉了。” 程远志连连摆手,丝毫不居功。 因为占据东郡,本就是曹操自己想出来的办法。他只要离开河内,收到乔瑁被杀的消息,自然会引兵前往东郡。 不过,用他想出来的办法来交好他,感觉很不错…… 一场接风宴,宾主尽欢,吃到黄昏方散去。 张扬闻讯,从怀县连夜赶来,进言道:“曹操此人,志大才高,此前受困于朝廷压制,一直郁郁不得志。今纲常崩坏,天下群雄并起,他若去东郡,必成后患,大帅何不……嗯……” 张扬说着,举起手刀,朝着脖颈比划了一下。 程远志摇头笑道:“不可,孟德穷困来投,我与他本为讨董同盟,焉能做出此等落井下石之举。” “若如此做,与刘岱何异?” “再说了,留着他,还有大用。” 张扬一愣:“有何大用?” 程远志摆了摆手,眺望着帐外不远处奔腾的黄河,没有说话。 哪怕以后曹操会成长到一个可怕的地步,此刻也不能杀。 因为袁术、孙坚、孙策这几个猛人仍在。 中原若无曹操,这天下走势就不好预测了。 孙坚还会如期死于黄祖之手么,孙策还会过江去征讨江东么? 中原没有了曹操,孙策一定会在此地叱咤风云,而不是去江东。 到时候,如何应对?孙策可比曹操难对付多了。 这个江东小霸王,活着的时候可是未尝一败啊。 来到大汉后,程远志一直都小心翼翼的,尽量不去更改历史大势,为的就是有不丧失对历史走势的把控。 若此时杀了曹操,天下进程就再任何无可借鉴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