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第114章 一百一十二 日日思君而不得

第114章 一百一十二 日日思君而不得

马太傅和赵岐二人回京复命后,公孙瓒也班师回渤海,并表荐刘备为乐陵太守相。 其实也就是走个过程。 乐陵郡、渤海郡、河间国三个郡,本就在公孙瓒实控之下,任命谁为太守,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原本,刘备在平原郡下辖平原县当县令,平原郡是鞠义反叛韩馥时掌控的两个郡之一。 鞠义投靠程远志后,刘备便放弃了县令之职,来投奔公孙瓒。 刘备自认为自己是个有大志向的人,不屑于在程远志的属地中当一个区区县令。 以他的本事…… 以他的咖位――怎么说也是讨伐董卓的十九路诸侯之一。 现在,程远志都掌控了一洲,他还原地踏步,只是个平原令。 这怎么行? 最少最少,也得给一个郡太守,才能配得上他明明白白的身份…… 可鞠义都归顺了半个月,愣是没人来通知他升官。 刘备顿时心里就不平衡了。 于是就来投奔公孙瓒,正好恰逢其会,顺手救下公孙瓒。 这乐陵郡太守之位不就来了嘛。 果然是树挪死,人挪活! 刘备无比庆幸自己弃官而去的决定。 渤海城外,刘备与赵云依依话别,执手垂泪,不忍相离。 赵云叹道:“昔日,我误认公孙瓒是英雄;今观其所为,怒而兴兵,不恤百姓。攻城掠地涂炭生灵,与董卓等辈何异!” 这话刘备没办法接。 刘备自己都在公孙瓒手下当差,一来不适合说公孙瓒的不是,二来就算想挖角赵云,此时也无法开口,只好说道: “诶,子龙暂且屈身事之,咱们后会有期。” 遂挥手作别。 赵云一脸失望的望着刘备离去。他本以为,刘备约他出来,是要开口邀请他同去乐陵郡,所以才出城相送。 没想到刘备啥也没说,就是拉着他的手来回抚摸。 赵云忽然又想起“袁射”,历数其最近几年行事,除了当年劫粮救民之事,还从未有主动挑起过任何战事。 观其人,或许不及刘备说话好听,但也要比公孙瓒好上许多, 自己前后已经放了“袁射”两次鸽子,如今又与其为敌,杀了人家那么多属下,着实非大丈夫若为。 思及此处,赵云长长叹了口气,回转城中,对公孙瓒道: “将军,云家中长者前几日作古,这便辞行归家服孝。” 根据大汉风俗,家中长者故去,服孝三年起步。 公孙瓒闻言大惊,腾地一下站起来:“子龙此去,可复归否?” 赵云缓缓摇了摇头:“将军放心,子龙纵是不归,也永不与将军为敌。” “将军若在,子龙便不再出山,愿在故居为一农夫!” 公孙瓒失望之余,心下稍慰,劝道:“子龙且去,这统领之职我不再复任他人,待你三年后归来。” 听见这话,赵云心里多少有点感动。 但最终,赵云还是脱下了盔甲,解下统领白马义从的信物,轻轻放置在案几上。 而后,步伐坚定的离开州牧府,策马出城,疾驰而去。 消失在尘烟中……   城外,公孙瓒眺望着赵云离去的方向,直到背影消失了很久,依然不曾回头。 他知道,自己永远、永远地失去了这个美男子。 ……… 却说袁术在南阳,惊闻袁绍离奇身死,程远志起兵为其报仇,新得冀州大半,顿时心里又暖又酸。 他知道程远志和袁绍一直都不太对付,即使是这样,程远志仍然毫不犹豫选择为袁绍报仇,夺下冀州。 还逼死了韩馥! 依次推断,如果出事的人换成他袁公路的话,程远志也必定不会负他。 思及此处,袁术差人送上大量金银珠宝,来求马千匹。 程远志很爽快的就给了他。 此事传开后,众多诸侯都是心中一凛, 两袁一南一北,实力强劲,又如此友爱的话…… 那这天下,还有别人什么事吗? 尤其是实际控制着东郡的曹操,忧心忡忡。 原本,如果袁绍掌控了冀州,他还有操作空间,打算利用袁绍和袁术一直不和的矛盾,从中取事。结盟一方、打压一方。 但是现在,难了啊…… 曹操左思右想,遂遣使往河北,与公孙瓒一拍即合,结为盟友。 同时又密遣人与刘表联络上,以抗南北两袁联合带来的压力。 程远志听闻此事,只是呵呵一笑,不予置评。 大势终于有所不同了! 原历史上,袁绍、曹操、刘表是联盟。公孙瓒、袁术、孙坚为联盟。分为两派互相角力、制衡。 但那都是191年之后发生的事情了。 可现在才190年秋天! 曹操只有一个郡,就着急上慌的找盟友了? 程远志掠过这条消息,查看最近发生的另外两件大事。 一是上党太守张扬,实控了并州――上党和太原。 因为并州就剩下这这两个郡还有汉人。   二是袁术得知曹操刘表暗中结盟后,命孙坚攻取荆州。 孙坚此时是豫州刺史,整个豫州――从淮南到寿春,名义上都是他的地盘。 但实际上只有两个郡在他控制之下,另外一半大地盘都在袁术手中。 这也是袁术当初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时,提出的条件之一。 这个条件就是孙坚名义为豫州刺史,实则只是暂借豫州两个郡存身,待他有了新的地盘后,再将这两个郡还回来。 这是当初两人联盟时,早早就划分好的地盘。 孙坚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的目标是荆州,也只能是荆州。 因为扬州刺史是皇室宗亲刘繇、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 此时天下还未彻底大乱,仍尊长安刘协为帝,所以幽州刘虞、益州刘焉、扬州刘繇、荆州刘表都是有护身符的。 区别在于,四人的护身符强度不同, 这四个宗师里,只有刘表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与东汉皇帝的亲戚关系比较远。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孙坚想对刘表下手,还有一个原因是刘表刚上任荆州不久,才三个月不到,根基未稳。 而周围其他州牧或实际控制者,要么是皇帝近亲如刘繇、要么是一团乱麻如兖州、要么是经营已久如陶谦,根基深厚,不易攻取。 只有刘表,是难度最小的。 事实证明,看人下菜在哪个时代都存在。 且不提孙坚收到袁术书信,立即调集兵马向荆州进发。 却说程远志听闻赵云离开公孙瓒,回了常山郡,顿时大喜过望。 当即带着速该前来拜访。 说实话,他从未如此对一个人上心――还是一个男人。 这都是第三次邀请赵云了。 无论再礼贤下士的人,到这里都已经给足了诚意。 程远志信心满满,感觉这次稳了,赵大帅哥这次已经是他的人了。 随着距离常山郡越来越近,程远志的心跳就越来越快。 就像是男子初次见到朝思暮想、网恋许久的女旁友。 期待值直接爆表了。 …… 可来到赵家村一看,哪有赵云的人影? 赵家村的村民转交了赵云留给他的一封信,上面写着: “公一统河北之日,便是赵云重出之日,届时必来帐前听命,若违此言,天人共戳!” 捏着手中的信,程远志陷入了沉思。 似乎哪里不对! 原历史上,赵云的兄长193年病逝,所以才离开公孙瓒,回家奔丧。 而此时才190年。 而赵云再和刘备于邺城重逢时,已经是七年之后的200年。 这七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史书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细说。 但却不难猜测。 因为200年这个时间节点,公孙瓒死了。 赵云是个念旧的人,在公孙瓒活着的时候,因为有一场主从情谊在,所以他选择了不为任何人效力。 而刘备在和赵云分别的七年时间里,品尝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悲欢离合。 从豫州刺史到徐州牧,从左将军到天下人尽皆知的“刘皇叔”。 然而,很快他就被曹操给一锅端了,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直接被打回起点。 没兵没将,孤身一人,重新过起了寄人篱下的日子。 只是这一次更惨,因为关羽和张飞及其他人等,也都在这次徐州之战中离开了刘备。 关羽降曹,张飞失联,两个老婆也被曹操俘虏了…… 刘备恨极了曹操,恰好此时曹操正在和袁绍硬刚,他就果断投靠了袁绍。 打算报仇雪恨。 闻听刘备来投,袁绍出城二百里相迎,并且给出了巨高薪、随便摸鱼的终极待遇。 小弟没了,老婆也没了,刘备深深体会到了创业的艰难。 本打算就这样跟着袁绍混了,高薪摸鱼也不错。可没想到,在邺城,他遇到了一个多年没见的男人——赵云。 “子龙,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打听你的下落,却始终音信全无。这些年你去了哪?日子过的怎么样?有没有偶尔想起我?” 面对刘备的热情相询,赵云脸红了,一时不知所措:“主公,此事说来话长。” 就这样,两人摆上一桌酒菜,边吃边聊,整整一夜。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更是形影不离,吃则同席,睡则同榻。 刘备仿佛又找回了初恋……啊不,刚和关羽张飞结拜时的感觉。 这一日,赵云问道:“主公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刘备苦笑:“还能有什么打算?云长和翼德都不知生死,我现在一兵一卒都没,还能怎么办?混呗!” 赵云劝道:“主公,千万不要放弃治疗,至少你还有我啊。” “那你说怎么办?” “我这些年也攒了一点积蓄,祖上的产业,我打算都卖了,招募些士兵,供主公差遣,顺便差人打听云长、翼德和两位主母的下落,我相信,这点困难是难不倒主公的。” 刘备听了这席话,大感欣慰,遂重整信心,再度有了斗志。 …… 所以说,这次我又白跑了……程远志有点闷闷不乐的踏上归程。 “大帅为何对此人念念不忘啊?” 速该很纳闷,左右不过是一个长得帅一点、武艺高一点、气质好一点的武将罢了。 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来求着人家投奔嘛。 俺实在是想不通啊。 程远志看了速该一眼,沉声道: “小该啊,之所以你还喜欢女子,是因为你还没有遇到一个令你心动的男子……” 速该跟张了张嘴,最终却什么都没说,心下却暗暗想到: 难怪大帅到现在都不成家的。 俺好像知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