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第220章 二百一十八 程远志南攻,孙权投交州

第220章 二百一十八 程远志南攻,孙权投交州

就在刘备寻访诸葛亮而不遇时,程远志大起精锐兵马,赶来寿春。 他急于下江南是有缘由的,历史早已证明过,只要荆、扬两州不联盟,无法形成合力,想要破之不难。 原时空里,因孙权偷袭关羽,后引发刘备东征,蜀吴双方对峙于夷陵,其时刘晔曾向曹丕进言:“今天下三分,魏国占有十分之八。吴、蜀各保一州为联盟,两国山水阻隔,有急也难相救,这本来就是小国之利。如今双方还自相残杀,正是天亡其之时。若我趁此时兴师伐吴,径渡长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不出旬月,吴必亡。” 当时曹丕碍于情面,未肯听从,反而说道:“孙权刚上表称臣,今我若兴兵去伐,有失大义于天下,恐会阻断天下人向投之心,此事不可!” 天赐良机,就被曹丕这样给浪费了。 假设当时魏用刘晔的计策,东吴即使不亡,也难久存。 要知道,刘备倾起全国之兵来攻,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才被陆逊于夷陵一带打败。 这七八个月时间,足够天下最强大的曹魏做许多事情了。 对于曹魏来说,只要派兵袭击孙权后方的三吴地区,孙权就不得不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的准备。 当然,以后来人的视觉回看,破荆、扬联盟很容易。但以此时的人看来,北军无水师,江南多水道,都是难以克服的困难。 程远志却知道,想要攻克江南,没有水师一样可以。 是以,他才趁刘表健在,荆、扬因有死仇而不能联合的契机,大举南下。 前脚刚到合肥,军令便一个个发了出去,快速送达至吴郡赵云、会籍麴义、广陵张辽等人手中。 其时周瑜驻军于宛陵,屯水师于巢湖,神色凝重对麾下众将说道: “袁射今知文丑被诛,宛陵被夺,必起大军来战。我当何以迎之?” 鲁肃叹道:“今江东四面皆敌,彼若尽提大兵而来,除战之外,别无他法。” 忽有探马报说:“袁射引十万大军至合肥,做出渡河之态。” 周瑜凝视着壁上悬挂的地图,沉声道:“果不出我所料。” 老将黄盖进言道:“北军并无水师,纵然十万兵马来犯,也无关痛痒,都督何以如临大敌?” 程普也附和道:“公覆所言不差,攘外必先安内,当务之急,不若令水师巡江固守,我先聚集优势兵力,驱逐会稽、吴郡之敌,再回战北军于江上。” 鲁肃道:“不可,吴郡、会稽各有十万敌军,各安城池,并不冒进,想要骤然攻克谈何容易?” “况且,此时我军虽小胜,局势仍是危若累卵,若会稽之敌军兵马西向来攻,主公危矣!” 四面皆敌的局势,令周瑜一筹莫展,久久沉吟不语。 他从未经历过这种动若雷霆,迅捷如风的战争,根本无从下手。 历史上也没有这样的战例可供参考。 似乎只是一瞬间,江东引以为傲的水军就成了摆设。 黄盖叹道:“是战是和,都督就下令吧,再迟疑下去,我江东危矣。” 周瑜思索良久,道:“为今之计,只有请援。” 鲁肃道:“援在何处?” 周瑜手指西方:“荆州刘表!” 闻言,众将互相对望一眼,神色讶然。 鲁肃摇头道:“我江东与刘表前有杀父之仇,后有攻城夺民之恨,他巴不得我江东有难,如何肯援?” 周瑜摆手道:“彼一时,此一时。荆、扬共据长江天险,唇齿相依,今唇若不存,齿何所依?烦请子敬往襄阳一趟,展舌生莲花之能,说刘表来援。” 闻言,鲁肃一脸无奈道:“我自当尽力一试,若其不援,又当如何?” 周瑜定定望着地图,沉声道:“若其不援,那便唯有一战,上报君侯知遇之恩,下报江东父老拥戴之情。” 计议完毕,鲁肃乘快船逆流而上,星夜赶赴襄阳。 周瑜自屯兵列于长江东岸,观察北军军势。 时至今日,他仍不知北军是如何将二十万兵马偷偷运到江东的。 这种闻所未闻的战法,真叫人无从应对。 令他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周瑜并没有见过百丈长、七十丈宽,单船能容纳两千士兵的连舫战舰,在他的认知里,最大的战舰就是长十丈,宽五丈,能容纳两百人的江东战舰。 在他的认知里,只要北军有和江东一样的战舰,就必定会选择在水上一决胜负。 但北军施行的却是不与江东斗水军的策略。 这策略竟是如此有效! 兵之道,避实而就虚啊…… 周瑜叹了口气,至今仍没有通盘应对之策,只能见招拆招,沿海巡逻也只是他被动做出的权宜之计。 至于效果…… 暂时来看是有效的。 另一边,麴义等将占据会籍全郡,稳固了当地的局势后,根据程远志“兵袭其后”的命令,十万兵马留下少部分驻守会稽当地,重兵将孙权围困于南昌。 同时于城外深沟高垒,做出一副围城打援的态势。 期间,与江东各处来援兵马激战数十场。 得益于北军陆军晓勇,骑兵善战,双方战损大约在三七开。 月余时间,近十万人战死在南昌城外,一眼望去,荒野间白骨累累,血海遍地。 北军战损约两三万,孙权几乎打光了手中所有陆军,战损在七八万上下。 此时此刻,除十万水军外,孙权也仅剩周瑜手中那三万步兵了。 好在,麴义并未四面围城,行得是围三缺一之策。 这令孙权不至于慌到绝望无措。 宛陵城。 周瑜没有等到鲁肃回转,便先接到孙权的告急调令,令他率全军极速回救南昌。 闻讯,周瑜心知想要和程远志正面一决雌雄的打算,落空了。 但这,并不是最坏的消息。 江东派出的五万巡江水军,见势不妙,其中半数果断投了程远志。 眼见大势已去,还未动身南下,周瑜便立即撤回了江上所有水军,集合所有兵力,杀向南昌城,回救孙权。 赵云得知周瑜撤军后,立即分兵八路来夺宛陵及丹阳郡剩余诸县。 与此同时,围攻南昌的麴义也分兵去攻取豫章郡下辖诸县。 除南昌外,余汗、鄱阳、郧阳、海昏、历陵、柴桑、彭泽、艾县、建昌、建城、新淦、宜春、平都、石阳、庐陵、临汝、南城、雩都、赣县、南野等二十县一一被占据。 至建安十年八月,整个江东四郡,属于孙权的地盘只剩下三座城池。 周瑜兵近南昌,便见城外杀声震天,城内四下火起,心知孙权危在旦夕,急令全军掩杀入城。与孙权接上头,保护着孙权从南门杀出。 麴义军紧追不舍,江东陆军大半死于此役,文武官员,家眷妻小,落入北军手中者不知凡几。 孙权率残军一路向南逃至庐陵城,令人叫门。却见城上一声鼓响,一将举旗而立,大喝道:“我已奉丞相之命,取此城多时!来者何人?可要一战!” 众人大惊,见城上高悬“高”字旗,也不知是北军哪位将领,拨马便走。 高干率军从后掩杀一阵。孙权又折了好些军马,星夜投交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