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三国之秦华传 >>第八十九章 李儒
“李儒跑了。” 贾诩听到这个消息有些皱眉,在他的谋划之下,李傕、郭汜已经消耗了不少兵力,而且在他们的军中也有不少隐患。 那就是血色之夜中,李傕所杀的那些将领。 在清洗军队的时候,贾诩非常积极的帮忙,但是他实际上却是有意的将一些怨恨李傕、郭汜二人的保护了下,为他的下一步计划做准备。 而且在李傕的血腥镇压下,军队中有些人虽然不是那些将领的亲信,却也不愿继续留在军中,为李傕效力。 这一切只需要等他们两人的实力削弱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一次性的爆发。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李儒跑了。 在董卓被杀那天,李儒并没有成功逃离长安,他自知无处躲藏,居然以石块划掉自己的左脸皮肤,变的血肉模糊。 又减掉了大半的头发,披头散发的与市井之人斗殴,最后被抓入了长安大牢。 不过也因为如此,他顺利的逃过了王允与吕布等人的追捕,谁也没有想到他想抓的这人居然就好好的生活在长安的大牢里面。 贾诩知道此人是董卓的智囊,当他听说李儒下落不明的时候,贾诩就发动过夜鹰的力量寻找此人。 最后居然是影卫的人发现的。 一名影卫不小心被抓,他在大牢中就被关在李儒的旁边。 有次李儒得病,发起了高烧,迷迷糊糊的说起了梦话。 在他听完李儒的梦话后才知道这人极有可能就是李儒,出来以后他就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影卫的头头。 影卫这次的任务是杀秀儿,他们不负责长安的情报工作。虽然最近和夜鹰因为秀儿的事情闹得很不开心,但是影卫的头头也知道这肯定是秦华的意思。 影卫和夜鹰的较量其实就是秦华父子之间的博弈,当然他们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仇怨,只是各自的理念不同。 所以影卫头头还是决定将这个消息告诉给夜鹰的人,后来经过查实,这人果然就是李儒。 李傕等人在长安的所作所为比董卓更甚,有识之士根本不屑与他们为伍,所以长安那些文武官员即使看出长安的这段时间的变故是有人在搞鬼,也不会去通知这两人。 但是李儒却不一样,他现在的身份和李傕等人差不多,也就是说他们是在同一条船上的。 而且真的论起来,李儒亲自带人鸠杀少帝刘辨,他的罪名还在李傕等人之上,这可是弑君之罪。 所以一旦李儒发现贾诩的谋划,那么必然会告诉给这两人听。 贾诩因为之前一直忙着离间李傕和郭汜,有些疏忽了此人。 “关闭四门,务必要找到此人,他的左脸血肉模糊,很容易辨认,只有左脸有伤的人全部给我找来。” “是。” 护卫虽然领命去了各大城门,但是贾诩的心中还是有些惴惴不安。 “走,长安城已经不安全了,我还是先行离开吧。” 之前贾诩有恃无恐,即使自己被拆穿,他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危;但是现在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一旦李傕等人知道之前一系列的事情都是自己的谋划,那么他们肯定会回来活剥了自己。 想到这里,贾诩不敢再做停留,准备立刻离开长安。 至于李儒,贾诩本来是准备和李儒好好谈一下,探探此人的才学,如果有可能就把他拉到秦华的麾下,毕竟凉州实在是太缺人才了。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了这个时间,贾诩只下了一道命令,那就是杀无赦。 此时皇宫之中,刘协、刘艾、董承都在仔细打量眼前这人。 这人头发凌乱,面容憔悴,最关键的是他的左脸上居然是一片血肉模糊。 “真的是你为王允献计杀死董卓的?” 董承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他其实早就已经知道此人的来历了,因为这人就是董承带进皇宫的。 这样是为了撇清自己的关系,万一这人是假冒的,皇帝也不好怪罪自己;而如果这人是真的,那么自己就是大功一件。 “是,小人名叫李贤,字仲和,原是吕布麾下的刀笔吏。因为我不愿看陛下继续受董卓所辱,又发现吕布对董卓心存二心,这才找到了王司徒,让他去游说吕布。” 这个李贤自然就是李儒,他迫于无奈,只能兵行险着,来到皇宫这个长安城内唯一安全的地方,因为董承手握禁军,他就在董承前往皇宫之时找上了他。 接着李儒又将王允的计策从头到尾说了一遍,甚至包括王允前来劝说刘协用假的诏书诱骗董卓上当。 李儒说这是自己万不得已的办法,因为只有这样董卓才会上当,为此他劝说了王允好久。 事实上王允前来求诏书的时候也是声泪俱下,百般告罪。 刘协其实不在乎用假的禅位诏书来诱骗董卓,他只要董卓死就行了。 但是王允却认为这样有损汉室的威严,所以才会如此。 听到这里,刘协、刘艾就已经相信了八分,因为这人所说的情况和当时相差无几。 再加上此人前来皇宫原因是因为李傕军正在四处抓捕自己,万不得已才前来皇宫寻求庇护,而贾诩确实让士卒们四处抓这么一个左脸有伤的人。 李儒倒不是真的知道王允前来皇宫时做过什么反应,他只是从王允之前的表现,以及最后跳城殉国等事情中分析出来王允的表现。 见刘协等人相信了自己,李儒心中暗暗送了口气,看来自己的这条小命算是保下来了。 刘协年幼,并没有多少多少主见,但是刘艾却觉得此人有大才,他希望刘协能够将这人留在身边出谋划策。 刘艾这个宗正眼见汉室日威,心中也万分焦急。 之前听取了那位“贝先生”的话,与董承接了亲,有获得了禁军的兵权,这多少让刘艾高兴了不少。 但是只是千余的兵力显然不够,想要重现汉室的辉煌,那就需要更多的人才和兵权。 天下诸侯虽多,却又有几个愿意听命于皇帝的,就是奉诏前来的曹操,刘艾也非常的不放心。 “李先生,你为陛下立过大功,陛下自然会护你周全。不过你也应该知道,现在陛下受人所制,万一他们强行闯入皇宫,恐难保先生周全。” 李儒自然听出了刘艾话中的意思,他是想让自己为皇帝献策呢。 “为陛下尽心乃是我的本分,宗正大人切放心,我已经有计策。” “额?说来听听。” 刘艾顿时眼前一亮,没想到此人还真有计策。 李儒的计策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带刘协南移,离开关中,前去寻找其他诸侯的庇护。 而李儒所给的对象就是现在号称荆州八骏之一的荆州牧刘表。 刘表本身就是皇亲,只有逃到他那里,才有机会匡扶汉室,曹操根本就不在李儒的考虑范围之内。 刘艾等人对于李儒的看法也非常认同,他们其实也没有指望过曹操。 虽然曹操的祖父曹腾曾经帮助过汉桓帝登基,也因此受封费亭侯。但是他毕竟是宦官,现在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官都对宦官没什么好印象。 至于曹操的生父曹嵩就不用说了,仗着曹腾的名望以及买官做太尉,但此人却无什么大才。 曹操也是,虽然曹操在剿灭黄巾的时候立过功劳,也曾经将济南国治理的井井有条,但是位于帝都的人却更多的是知道此人少年时期的放荡不羁,喜好玩乐。 只有董承并不是这么认为,他其实更想让献帝前往袁术那里,因为以前和袁术交好。 之前王允让各地诸侯出兵勤王时,董承也写过书信给袁术,但是袁术却以治地混乱,无暇抽身为由给拒绝了,这让董承对袁术非常失望。 扬州一地,如何比得上大汉天子。 李儒的计划的是让董承暗中策反现在长安城中的守军,将这里的三千兵力收编下来,这样既能安全的逃离长安,又可以增加前往荆州的成功率。 因为贾诩的离开,长安城中群龙无首,加上许多士卒对李儒心怀不满。 不到十日,董承居然真的成功控制住了长安城。 其中虽然有部士卒选择回老家了,但是加上当时李傕攻打长安时被俘虏的守城士卒,董承东拼西凑居然也弄出了一支四千人的部队。 他们在收集了大量物资后,刘协就带领着文武百官,在董承四千军队的护卫下沿丹水而下。 这样既可以避开虎牢关的战事,也不用经过曹操的地盘,可以直接经过南阳郡,前往刘表所在的襄阳郡。 等到刘协正式离开长安之时,已经是贾诩离开长安近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这时郿县那边的战事也有了新的进展。 原本三方都按兵不动,各怀鬼胎。 牛辅认为李傕和郭汜是前来攻打自己的,一直全力筹备抵御他们的攻击。 而李傕两人则是都不敢先动,他们担心对方会联合牛辅来一同围攻自己。 但是这样一直僵持着也不是办法,因为事发突然,他们所带的粮草都不多,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对峙,粮草也即将告罄。 战事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