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神都夜行 >>第124章 土窑焦炭
杨务廉明显是在说谎,不止是李秘,秦藏器也看出破绽来了。 “杨少监,你是个机灵人,想必也该知道宫里发生了什么事,我等既然找到了这里来,你这么聪明,该不会耽误自己的前程吧?” 所谓君子晓之以义,小人晓之以利。 对待杨务廉这样的弄臣,根本不必跟他讲太多废话,因为他比你还怕死,自是一点就通。 杨务廉轻叹了一声道:“我也是事情太多,所以那些个琐碎事情,都交给了手底下的人去办……” 李秘呵呵一笑:“杨少监贵人多事,我等都看在眼里,只要杨少监积极配合,协助我等调查,其他事情也就都好说了。” 杨务廉这样的老狐狸,岂能听不出李秘的言外之意。 “那诸位便跟我来!” 也无二话,杨务廉此时比李秘几个还着急,带着诸人便来到了黄峪村南边的荒地。 “这里是右校署负责的,李宗臣这措大说要建几口土窑,方便焚烧废料,而且还能给圣人烧出上等的兽炭来,本官也就信了。” “李宗臣?这人什么来头?” 杨务廉讪讪一笑道:“他本是扬州士曹参军,找了个朋友,到我这里来疏通关节,便给他做了校署令……” 这杨务廉也属实是个肆无忌惮的,当着上官婉儿的面,竟也敢这般直截了当,把官场那一套人情关系都扔了出来。 “校署令是个什么官?” 李秘这么一问,上官婉儿也耐着性子解释了几句。 “将作监有左右校署,这右校署有令二人,正八品下,另有署丞三人,正九品下,掌版筑、涂泥、丹垩、匽厕之事,手底下监作十人,有府五人,史十人,典事二十四人。” 李秘听完有些糊涂了。 上官婉儿虽然说得正经,但这右校署分明就是负责刷墙和掏厕所之类脏活的衙门。 刚才杨务廉说,这个李宗臣是扬州士曹参军,应该与徐有功这个法曹参军同等级,那是正七品上的官衔。 而且扬州府士曹参军掌管河津及营造桥梁、廨宇等事,那可是妥妥的肥差,肥差中的肥差。 李宗臣竟从最富庶的扬州,从一个正七品上的肥差,通过跑动杨务廉的人脉关系,来这什么右校署做个正八品下的校署令? 这官职降了几个等级不说,放着河津渡口和桥梁廨宇之类的大工程不做,反倒来这里做刷墙和掏厕所的脏活? 这李宗臣图个啥? 除非他是个狗子转世,爱吃奥利给的老八,否则李秘实在想不通为何要这么做。 只能说明,他另有所图! “这套路看着有点熟啊……”李秘不由看向了秦藏器。 这个案子中,曾经是监察御史的魏思温,多次被贬,又放着盩厔尉不做,躲在弘法院里炼丹。 曾经是扬州士曹参军的李宗臣,又通过关系当了个掏厕所的右校署令。 他们都往低处走,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发挥着关键作用。 这不就是秦藏器的套路么。 这家伙最擅长动用这些底层人物,在旁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扭转局势,布下疑云,偏生又让你无迹可寻。 秦藏器稍稍昂头,呲之以鼻道:“都是些半吊子,差远了!” 李秘也忍不住笑了。 因为事实确实如此。 如果真让秦藏器来布局,李秘不可能这么快找到突破口,更不可能这么快调查到李宗臣的头上来。 再者,如果是秦藏器,那么他动用的小人物就更加的低层,更加的卑微,比如一个都是故事的宫女之类的角色。 李秘也不多罗嗦,跟着杨务廉来到了营区里,只是这么扫了一眼,他也是惊诧万分。 因为他看到的不是土窑,而是一座小型的高炉! 或者说像高炉的一座土窑,而且还是三层的土窑。 这土窑的砖块呈现一种青白之色,仿佛越烧越白,这根本就是某种耐火砖啊! 更让李秘吃惊的是,此时窑工正在开窑,他们扒拉出来的竟是一堆黑色带光泽的煤块。 “这……这是焦炭!” 华夏民族发现和使用煤炭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说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土法炼焦,用炼制出来的焦炭来冶炼金属,打造器械。 不过在后世人的印象当中,大唐朝绝不是科技爆发的一个年代,所以看到这些东西,李秘竟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形似高炉的三层土窑,青白通透的耐火砖,乌黑发亮的焦炭等等,这些玩意儿太过违和,竟有些穿越时空的错觉。 “杨少监,你这次麻烦可大了!” 李秘这么一说,杨务廉也慌了:“李博士你可别吓我,杨某胆小……” “你可知道那些都是什么?”李秘指着那一堆堆焦炭,问道。 杨务廉松了一口气:“我还以为你说什么呢,那是李宗臣用来做兽炭的原料罢了。” 杨务廉是个建筑大师,很多名垂后世的建筑都出自他的手笔。 但对于焦炭这玩意儿,他显然了解不多。 这焦炭需要用煤作为原料,经过一千度的高温蒸馏才能制成,若不是李宗臣建造了这个三层的耐火土窑,以大唐的科技水平,根本没法达到一千度的高温。 而这个焦炭可以用来冶金和锻造,在古代,乃至于到了后世很长一段时间,民间和工业上都用焦炭来打铁! 李宗臣制造这么多焦炭,目的是什么? 自然是锻造。 如果是普通农具或者其他器械,用大唐普通的打铁技术就能做到,根本没必要用到焦炭。 所以,这个李宗臣,只怕是在为秘密打造精良的武器装备而做的准备。 而打造武器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想造反! 当然了,谁又能想到,这个人竟然在武则天的眼皮底下,就在翠微宫的附近,为打造造反所用武器装备而制造焦炭。 他如此肆无忌惮,凭借的正是没人认识焦炭这玩意儿。 因为杨务廉已经代表着这个时代建造业的最高水平,但连他都看不出来,只是单纯认为李宗臣是为了制作无烟兽炭。 李秘本想戳破,但到底是没有与杨务廉讲实话。 因为涉及到造反,武则天是最无法容忍的,到时候必然会人头滚滚,在没有搞清楚之前,李秘可不想因为自己的三言两语,导致无数个家庭家破人亡。 他将上官婉儿拉到了一旁来,凑到了她的耳边。 上官婉儿一脸嫌弃:“有什么话就直说,大声说!” 她毕竟是宫中女官,又是高高在上的女宰相,对李秘又气恼,哪有心情让李秘套近乎。 李秘却硬是将她拉了过来:“你听我说,我怀疑有人想造反!” 听得造反二字,上官婉儿也顿时变了脸色。 或许她早有怀疑,但从李秘嘴里说出这两个字,验证了她的怀疑,由不得她不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