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书生有种 >>第666章 唐淑婉的两封信

第666章 唐淑婉的两封信

在忙碌与期盼中,今天就这样过去了。 一切都很顺利,按部就班。 唯一的变数,是迎亲、拜堂、洞房花烛、大喜之日的确定。 明兰小丫头往来奔走,为表面淡定内心焦急的王淑婉传递消息。 “小姐小姐,确定了,出嫁的日子确定了,十二月二十九,除夕前夜,大吉之日,宜婚嫁娶……” 等待了足足一整天之后,明兰终于传来最重要的消息。 “十二月二十九,距今还有两个多月……” 唐淑婉闻言慢悠悠起身,在那喃喃自语,眉宇间各种情绪交织,欣喜、期待、担忧、彷徨等等不一而足。 “小姐,两个多月后你就要出嫁了,奴婢好舍不得……”明兰脸儿红扑扑,抱着唐淑婉的纤腰一脸不舍。 唐淑婉点了明兰一脑门,含羞训道:“傻丫头,你是我的贴身丫鬟,我嫁入苏家,你也跟着一起去。” 明兰瞪大了两眼,猛然反应过来,张嘴发了一会儿呆,随即欢喜的抱紧唐淑婉笑道: “好耶好耶,奴婢去苏家保护小姐,不让他们欺负小姐!” “……” 苏贤一行开始打道回府。 送聘圆满结束。 聘礼、聘书、礼书,唐矩已经悉数收下。 还确定了婚期。 从今天开始,唐淑婉就是他的未婚妻了,一只脚已踏入了苏家,就等两个多月后的除夕前夜,八抬大轿迎娶唐淑婉过门。 …… …… 转眼,时间来到第二天。 今日,苏贤照常睡懒觉直到日上三竿,近日无事,正是享受美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大好时光。 可是忽然,从神都传来一个消息,将他从温暖的床上直接炸了起来—— 现任幽州刺史,因生母近日去世,按朝堂惯例需“丁忧”三年,即将离任。 幽州刺史之位空缺! 幽州,乃大梁东北方位的门户,毗邻辽国,幽州与蓟州一代多山,历来就是中原王朝阻挡北方草原骑兵南下的第一道天然番屏。 现如今,梁辽两国局势正处高危时期。 幽州刺史却要丁忧三年! 这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变数。 不是小事! 虽说类似幽州这样的边州,施行的是“军政分离”,刺史一般只关注民生政务,军事防务一般由幽州守将负责。 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若新上任的幽州刺史,因不熟悉情况或傲慢的缘故在后面扯后腿,极有可能导致幽州失守,成为辽军南下入侵中原的跳板。 一个靠谱的幽州刺史十分重要! 苏贤翻身从床上爬起,看着通禀消息的人追问道: “朝廷如何处理此事?” “回禀侯爷,消息从神都传出之际,朝堂上为了此事已经吵翻了天,兰陵公主、钱中书、刘侍中都想安排自己的人担任幽州刺史,填补空缺。” “这样啊!” “消息传到瀛州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两至三天,想必……朝堂上的争吵已经结束,女皇已任命了新的幽州刺史。” “……” 苏贤听罢,挥手让传递消息的人离开。 然后一边让柳蕙香服侍他更衣,一边蹙眉陷入沉思……这件事的确是一个变数,前任幽州刺史他见过,还算不错,至少不会扯后腿。 可新上任的就难说了。 “希望陛下的眼光没有被其他因素所影响,派来一个草包。”更衣的时候,苏贤忽然自言自语。 柳蕙香方才躲在屏风后面,也听见了幽州的消息,见状不由奇道:“夫君,妾身有一事不明。” “哦?夫人请说。” “现在的幽州十分危险,按理来说,应该没人愿意去幽州做刺史吧,可朝堂上为何还为此事吵翻了天呢?” 苏贤闻言笑了笑,并没有不耐烦,看着殷勤而仔细为他更衣的女子,一脸认真的分析道: “幽州不比其他州县,是毗邻辽国的边州,就目前来说,的确十分危险。但也有句俗话叫做‘富贵险中求’、‘火中取栗’。” “为夫曾听人说过,我大梁将士就战斗力而言,也分三六九等,其中幽州一线的边军最为能打。” “辽国铁骑虽然厉害,但大概率不会突破幽州防线,那么战后论功行赏,幽州刺史必将获得一部分功劳,升迁指日可待!” “更不用说,幽州乃上州,还有平安市的油水可捞,就算在平时,幽州刺史都是一个肥缺。” “所以说,幽州刺史是升迁的捷径,尽管需要担一些风险,但梦想‘富贵险中求’的人仍然多不可数,甚至需要争夺。” “……” “原来如此。” 柳蕙香明白的点了点头。 她忽然想起,苏贤回到河北道,其实肩负着“抗辽”的秘密任务,便不由祈祷道: “希望陛下派来一个有用之人,莫要拖夫君的后腿!” “夫人不用担心,幽州刺史虽然重要,但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即便陛下果真派来一个草包,为夫也有办法应对。” “……” 与此同时。 瀛州州衙。 后堂。 瀛州刺史唐矩,正与别驾、长史、司马等属官闲坐议事。 忽然,幽州刺史即将“丁忧”三年之事传来。 唐矩挥手,让传递消息的衙役退下,随即颔首陷入沉思,他的眼底有抹亮光一闪而逝,心中微微一热。 但他并未表现在外。 在别驾、长史等人看来,他似是陷入了沉思……毕竟这涉及到了当前的局势,瀛州也身处局中。 “幽州刺史错过了啊,眼见一个捞取功劳的大好时机将至,可……却要丁忧三年!”长史跟着心痛不已,在那捶胸顿足。 “也不一定是坏事,万一……还能保得一条性命。” 别驾相对冷静,想到了坏的一方面。 司马见唐矩沉默不语,心中微微一动,侧身笑道:“使君的机会来了!” 此话一落,后堂为之一静。 别驾、司马都看着唐矩。 他们很快明悟过来,一起撺掇唐矩去争取幽州刺史的位子。 唐矩现在是瀛州刺史,瀛州与幽州很近,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他们在唐矩手下待了多年,多少都清楚唐矩心中的抱负,也知道唐矩的能力足以胜任幽州刺史。 现在时机到了。 因而纷纷撺掇。 唐矩却摇头婉拒道: “消息从神都传到河北道,已经过去数日之久,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陛下应该早已确定了新一任幽州刺史的人选……” “……” 长史等人一听,心中不由默然,此话很有道理啊,唐矩虽然近水流台先得月,可在朝堂上却慢了一步。 司马灵机一动,笑着建议道: “使君莫要气馁,难道使君忘了范阳县侯不成?” “侯爷可是使君的准女婿,又极得陛下与兰陵公主的厚爱,使君不妨请侯爷上下活动一下?此事或许能成!” “对啊!应该请侯爷帮忙。” 长史与别驾巴掌一拍,大为赞同,两眼放光,认为此事能成。 唐矩闻言,眼底又闪过一抹外人看不见的亮光。 不过瞬息间便黯淡了下去,摇头道: “不妥,婉儿终究还未嫁入苏家,此举着实不合适,再说……” “……” 长史、司马等人又劝了几句,见唐矩坚持,他们也就不再多嘴。 只是都为唐矩感到不值,熬到四十多岁,好不容易看到升迁的希望,可却……算了,不提也罢,他们纷纷摇头。 幽州刺史即将“丁忧”一事,传入瀛州城,虽引发了一些波动,但很快便偃旗息鼓,似乎不曾有过这条消息。 …… 另外一边。 州衙后宅。 唐淑婉也听说了幽州刺史之事。 她正待字闺中,本不该听见这种消息的,可架不住明兰这个“小喇叭”往来奔走。 她现在是“人在闺中待,尽知天下事。” “幽州……刺史……”唐淑婉起身,在书房中倚窗而立,口中喃喃自语道:“世兄……刑狱司都官捕头……” “小姐你说什么呢?”明兰在旁没听清楚。 “爹爹与世兄那边,有没有动静?”唐淑婉回首问道。 “没有,一如往常。” 唐淑婉面色渐渐染上两抹绚烂的云霞。 她敛祍走到书桌前,取过两张信纸,提笔开始写字。 窗外的阳光照射在她的脸侧,精致的银质耳环反射阵阵出光线,很美! 明兰小脑瓜凑了过来,好奇问道:“小姐写什么呢?” “我想请世兄帮忙,助爹爹坐上幽州刺史之位!”唐淑婉那认真的脸蛋儿红彤彤,快速写好两封信,装入信封,吩咐明兰分别送给苏贤与唐矩。 有书友或许奇怪章节字数变少了?别问,问就是心态略崩,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