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四蜕 >>第三十八章 强行扶立4
4、 姬绛对庄清跟熊启说:“今日事多,献给秦楚两国的宝贝,你们明天来拿可好?我等会要去见见母亲。” 庄清想想,也是,立太子这么大的事,各方面都要忙一阵,反正事情已定,还能飞了不成?项燕不肯跟去楚馆,而是到城外,跟他的部队呆一块,随时保持联络。 熊启也答应明天再去拿。 谁料想,姬绛进宫跟母亲说了一通,夫人觉得这事办得太仓促,要办个大典,热闹一番。 黄昏时分,宫里来了个内侍宦官,带了两车礼物,来跟庄清说明情况。 “夫人要求举办册立大典,并且要君上盟誓,一时半会也筹备不了,时间长了又怕夜长梦多,准备三天后办这事。请楚使静候三日,还请体谅夫人苦心。这有些许礼物,万请笑纳。” 庄清思忖了一下,说:“夫人是不是觉得,公子绛夺取嫡子之位,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希望风风光光搞个册立大典,以塞人之口?” 内侍说:“庄大夫七窍玲珑心,自然不用多说。” “好吧,等几天也无妨。” 内侍指着这两车礼物说:“这有十坛美酒,五十斤牛肉干,鱼干三百斤,干果二百斤,另有黄金十斤,绢十匹,奉送三位使者。数目不大,还请不要嫌弃。” 庄清皱了下眉,毫不犹豫地说:“吃的,可以接受,这钱财,我们不能要。” 内侍一愣,问为什么。 “我们办这事,是为国家大计,而不是为收受私人贿赂。收点鱼啊肉啊,别人不能说什么,但要收了金子,保不定有人说我贪财。逼周国改立太子,本来就是步险招,如果有人说,我是为了私利而动用公器,那就怎么都说不清楚了。” “这个……”内侍听了也不知道怎么劝说了。 吴兴在旁,本来听说黄金十斤,眼睛都放光了。一听庄清说不要,惊愕得下巴都掉下来。 朱英一开始也有些惊讶,但冷静一下,也想明白了这个厉害,说:“庄大夫所言极是!” 既然如此,内侍只好把吃的都放下,独独带回金子。回去一禀报,夫人也觉十分诧异,想不到庄清竟然是如此奉公守制之人,不禁大为感叹。 内侍带着金子走后,朱英也觉得心疼,叹气说:“庄大夫,我可是小户出身,没见过大钱的。” 吴兴也有点丧气:“庄大夫为人太过谨慎,我们又不是没拿过人钱财,在地道里,你们不是一人一个金器?” 庄清有点赧然:“那次,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况且,当时本来就是偷偷办事,那些宝藏又没有造册,拿了就拿了。这次不一样,我们公然强行扶立姬绛,外面一万只眼睛盯着呢。” 朱英叹道:“我不是说应该拿人家钱,而是明明见到钱在眼前,却不能拿,这心里啊……” 吴兴苦笑道:“就像老鼠看到肉却不敢去吃。” 庄梅一直没说话,听吴兴说这句,忍不住接上:“因为那肉是老鼠夹子上的肉!” 几个人闻言大笑。 与此同时,熊启那边,也一样得到了消息。 当内侍说完,熊启不大乐意了,边上坐着的将军也跳了起来:“莫不是耍我们?” “不敢不敢,”内侍吓得连连磕头,“夫人说了,这个册立大典,还得仰仗将军撑场面,如果秦楚两国走得太急,这局面,也未必就很稳。” 熊启拦住要发飙的将军,说:“这夫人想的也对。我们跟楚国是扶立了公子绛,但这消息还没传达各处,很需要这个册立大典。” 将军皱眉道:“我可是把伊阙各处的兵都调来了,本来这地方兵就不多,只是防备周国与韩国的,这要是离开太久,怕是上头会责怪。” 吕不韦说:“你就留二百在城外,其他让他们各回驻地吧。” “二百?够吗?” “周国再不济,你这二千人,也拿不下。这次来,又不是打仗的,不过就是表明秦国的态度,不在兵多。” 将军想了想,说:“我不能擅离职守,我得回去,就派二百人跟着你吧,有什么事去伊阙报我,也就一天多的路程。” 熊启点头同意了。 内侍见他们答应等三天,很高兴,把带的礼物说了一下。熊启跟将军见有黄金绢帛,也不嫌少,很高兴地笑了。 “兄弟们出来一趟不容易,有点好处就得。” 吕不韦沉默了下,说:“吃的可以留下,这金子跟绢帛,我们不收。” 内侍急忙问:“敢问是嫌少吗?这只是先行给的一点,公子绛大事定了以后,还有厚礼相赠。” 吕不韦笑道:“你再大的礼我也不要,不是嫌少,而是不能要。” 熊启愣了:“吕先生,我们出那么大的力气,得这么一点财帛,也不多啊?” 将军嘟囔一句:“我知道吕先生家资巨富,看不上这点财帛,但我手下弟兄,多少能分一点是一点吧?” 吕不韦正色道:“我是不缺钱,难道二位也缺钱吗?我们是为国家公事而来,不是打着秦国的旗号,来挣私钱的。” 熊启嘟囔道:“就这几斤金子,几匹绢,也不是啥大事啊?” 内侍也应道:“对啊。” 吕不韦笑道:“你忘了应侯是怎么逃到我秦国来的事了吗?” 熊启愣了三秒钟,这才明白吕不韦的意思。 范睢当年出使齐国,也没有出卖魏国的利益,就是因为人家齐国人赏识他,送了他点礼物,结果被上司须贾知道了,跑到相国魏齐那里,把这事说了,结果魏齐怀疑他里通外国,差点被虐待致死。 当然,后来范睢逃出魏国,在秦国为相十几年,逼死了魏齐,那是后话了。 范睢的故事,在秦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一点就通。 吕不韦说:“逼周国废立太子,这本不大合规矩,虽说也是为了秦王,但保不齐有人会说咱们。如果拿人家钱财,人家要是污蔑我们,为了私利而蛊惑君王,你怎么辩解?” 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了。 像熊启这样的贵公子,当然不在乎这点钱。于是就把吃的喝的留下,金子绢帛让他带回去。 吃的喝的,熊启跟吕不韦也不大在意,就让将军都带回去。将军跟他们告别,回去另派小将带二百人在原地等候。 这内侍回去一报,连周公也都叹息,别看熊启一个毛头小子,说话冲,神情倨傲,但大事不糊涂,廉洁守身,前途不可限量啊。 我们周国不是没有廉洁之人,但廉洁而有本事,那才难得啊。 这熊启,庄清,在秦楚两国,都不算什么大人物,职位都不高,但论做事,却很有手段,也不贪钱。这只印证了一句话:大国,深不可测也。 夫人吩咐赶紧筹备这个册立大典。时间紧,任务重,服侍美食什么的,都好办,最难的就是三天内不可能得到其他国家的正式贺使。 张爰本来不同意废立,但事情既然至此,他也不能违拗。恰好路过一个韩国使者,他就劝说这使者,留下来代表韩国参加大典。这边的事情,他当然早就派信使去新郑汇报了。 韩国的这个使者,跟张媛有旧,也知道他与韩国宫廷的关系,自然不会担心逾权失职,高高兴兴地留下来准备参加这个册立大典了。 除了秦楚两国,还有韩国代表,这就好看多了。 有人欢喜,自然有人愁。废太子姬素,被周公安置在宫外一所宅子里。 这宅子离王宫很远,仅仅是三进三间,左右有厢房,留给他仆役十名,侍卫两个,再加上自己老婆孩子,就已经住得满满当当。 仅仅一天的工夫,自己就由王宫里那个万人敬仰的周国嫡子,忽然就变成这所破宅子的主人,他还没缓过劲来。 但说实话,对于这突然的一切,他却并不感到突兀。 多少次在梦中见到自己失去太子之位的情况,好像这还不算最差的。 母亲死得早,就靠单大夫在背后支撑,而单大夫也并不是个有多大谋略的人。勉力维持到今天,太不容易了。 今天他也看出来了,朝中大夫,对他并没多大感情。轻轻松松地就被人废了,除了几个耿直的老臣,还有谁会为他说话? 像司马莫之,张爰这样的,也只是站在嫡庶长幼的礼制上说话,维护的是礼制,并非他姬素本人。 夫人在后面处心积虑,谋划了这么多年,今天的事看起来是个意外,却好像也是水到渠成。所有人并没有激烈地反抗,好像就坡下驴似的,就等这天。 如今,身边的仆役全都换了,说是服侍,不如说是监督。 他有两孩子,都还很小,跟夫人四个,瑟瑟地缩在新宅子的卧房里,抱在一起啜泣。仆役来请膳也不吃。 喃喃地喊着母亲:你既把我生在公室,为什么那么早弃我而去? 作为姬咎的结发妻子,听说当年还是很恩爱的,夫人殁时,姬素还不记事,连母亲的样子都不记得。就靠这当年的恩爱,让他当这个嫡子当到今日为止,也算是恩泽绵长了。 米丹利耶娜360箴言第九十一:最愚蠢的是这样一种人,身边明明有非常优秀的人,却不亲近他,学习他,反而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