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宋胆 >>第127章 蜀将的自信
忽必烈神清气爽,那小子再乖张,再怎么闹腾,却是也没能逃出他的手掌心,全在他的掌控之内。 越想越是舒爽,向阿丹挥了挥手,“你下去吧,顺便把那东瀛归顺的叫...叫什么来着?” 阿丹提醒,“北条时辅,乃是执权北条时宗的同父兄长。” “对!”忽必烈点头,“就是这个北条时辅。把他给朕传过来,朕要听他再讲一遍在扶桑国的见闻。” 阿丹点头应是,但却未动。 惹得忽必烈不由皱眉,“还有事?” 阿丹小心地看了忽必烈一眼,“确实...还有些事。” “说吧。” “还是关于赵维的。” “他?他不是跑了吗?” 阿丹苦脸,“跑是跑了,可是......” “可是什么?”忽必烈不高兴了,“怎还婆婆妈妈的?说,有话就说!” 阿丹暗翻白眼,不是咱不说,咱是怕说了,陛下你挺不住。 之前,老爷子就关心赵维跑了没有,却对那小子大闹大都的后果只字不问。 “是这样的......”阿丹觉得,还是得从轻的开始说。 “十月二十夜,赵维大闹国都,却是让我朝蒙受不小的损失。” 忽必烈一听,轻蔑一哼,“多大的损失,他还能把大都给朕点了不成?” 结果...阿丹:“差不多。” “差......”忽必烈一怔,暗叫不妙,“真给我点了?” 阿丹苦脸,“反正北兵马司,还有东宫,是烧没了。朝中官员府邸...也烧了几百家。” “嘿!!”忽必烈眼皮直跳,“这个小兔崽子!” 不过还好,都是小事儿。 结果...阿丹继续道:“还有就是,赵维临走之前,谢道清给了他两份诏书......” 忽必烈闻言,无语地笑了,“那老太太给的哪门子诏书?她还有资格发诏书吗?” 阿丹:“有......” “一份复辟诏书,一份禅让诏书。” “啊!?”忽必烈疯了。 猛的站起来,又颓然地坐下去,半天蹦出一句,“好手段啊!” 这个会很麻烦,旧宋百姓若是得知肯定有所转变。 而当务之急,则是朝中的汉臣容易人心惶惶,毕竟那老太太这手太狠了。 谁能想到,窝囊了一辈的谢道清,临老来了这么一下。 “罢了!”忽必烈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按说,弄出这么大的事儿,谢道清和赵显都还在大都,这两人是肯定活不成了。 但是,有个问题很操蛋,那就是,谢道清已经八十来岁了,老的都快老死了。 你杀她有什么用?根本没区别。 而且,估计谢道清这会儿巴不得忽必烈下旨杀了她,还能落下个欺负老太太的的口实。 这就跟后世老年人碰瓷儿一样,法律对他的威慑力很低,简直就是肆无忌惮。 至于赵显...呵呵,九岁,屁事儿不懂,同理谢道清。 这祖孙俩在忽必烈眼里,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况且,诏书就诏书吧!反正赵维拿着诏书也是掉坑里,出不来了。 但是,气是气着了的,咬牙切齿,“还有别的事吗?” 阿丹...“有!” “说!!” “四日前,赵维领着人钻进了保定府的深山。” “这有什么问题吗?” “进山之前,劫了保定匠城.......” “把朕的大马士革工匠抢走了?!” “陛下圣明....” “抢走多少!?” “三十人......” “那没事儿!”忽必烈松了口气。 三十个工匠,他还是接受得了的。只是想想又气,“这个兔崽子!贼不走空是吧!?” 没想到,阿丹那还没报完呢! “除了三十刀匠,还有十几个匠师...” 忽必烈心里咯噔一声,“什...什么匠师?” 阿丹脚拇指都扣紧了,心说,重点可要来了哈! “有,有爵位的匠师。” “啊!!”只闻忽必烈大叫一声,腾的蹿了起来。 “你再说一遍!?” 阿丹声若蚊蝇“有...爵位的匠师....十九人!” “杀了他!!”忽必烈彻底暴走,“朕要杀了他!!” 要知道,元朝在手艺人这方面,比宋朝开明很多。有功绩的科技人才,极受忽必烈重视。 而这些技术人员,不但俸禄极高,而且一但有重要贡献,是可以封爵的。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有爵位的匠人必然是有重大贡献的高精尖人才。 如果忽必烈没记错,开国至今,他封出去的匠人爵位一共就二十几个。 十九个...基本上等于被赵维给一锅端了。 而且,忽必烈更清楚的是,那十几个人中,有几个是绝对不能被别国拿去的。 颤抖着声音,“哪十九人!?” 阿丹心说,完了! 颤巍巍自怀里拿出一份名单。 “有赵友钦......” 只第一个名字,忽必烈就眼皮一跳。 “还有陈元靓、邓牧......” 忽必烈一阵窒息。 “还有...还有...孙威、孙拱父子。阿瓦老丁、亦思马因和扎马鲁丁......” 忽必烈脸色已经青了。 “张柔、张弘父子....” 由青转白。 “王祯、刘德柔....” “还有一个女匠,叫黄道婆的。” “别念了!”脸色如猪肝一般的忽必烈阻止阿丹,“别再念下去了!” 再念,老爷子能气死。 “滚!!滚滚!!”挥手扫着阿丹,“朕要清静清静。” 可是,阿丹不肯走,试探道:“陛下,奴婢...还没说完呢!” 忽必烈瞪眼,“不是说,不让你念了吗!?” 阿丹:“可是,匠师不用念了,陛下也没说别的损失也不提了啊!” “!!!” 忽必烈懵了,还有...别的损失?朕的家底儿差点没让他败光,还有别的损失? “什,什么损失?” 阿丹道:“大都雪夜,中书右丞阿合马...左丞郝祯,还有副枢密张易......” “怎么了?” “没了......” “什么叫没了?” “没了...就是没了......” “我......”忽必烈眼前一黑,真晕过去了。 醒来第一件事,把张弘范发过来的那张画像甩给阿丹。 “去!给朕张发全国,缉拿此贼。无论死活,赏万金!” 老爷子已经开始后悔了,猪油蒙了心,怎么就把这浑人放走了呢? 饿死他! 阿难答一定要饿死他,才解心头之恨。 ..... —————————— “四哥,你心真大!” 深山荒道,一伍商队正驱赶着十几辆大车,翻山越林。 这正是化整为零的赵维一伙,借马南宝可在元境行商的便利,假扮商人翻山越林。 本来吧,他们有正式的走商文书,是可以走大路的,但实在是赵维这货太不着调,路过保定的时候,劫了元人的匠城。 现在车上拉的就不是什么商货,而是活人。 没错,你说你抢就抢呗,对人好点。 可他不,配合的汉人自然好说,像是黄道婆、赵友钦之流,本就是被元人强迫迁至保定匠城。 赵友钦算起来还是赵氏皇族旁支,自然愿意跟赵维走。 可是,色目人和蒙古匠人就倒霉了。 别管你配合不配合,一律灌上药汤,装在大箱子里睡觉去吧!反正是不管死活,运到地方就行。 此时,马二爷正在吐槽,“咱这是跑路,带着这些累赘干什么?” 赵维则是瞪了他一眼,“你懂个屁?跑路也得过日子。到了钓鱼城,就等死呗?咱得发展啊?” 马二爷无语,“我的四哥啊!你还真要去钓鱼城,怎地?那可不是咱们的城池了,只靠这一千多人能夺得回来?” 结果,这话被王立和张珏听见了。 王立还只是苦大仇深地瞪了马二爷一眼,张珏老将军却是有点不愤。 “拿不拿回来,那是我张珏的事,不劳烦小乙哥操心!可拿回来之后怎么守得住,却是要看殿下的承诺了。” 好吧,其实赵维说要入蜀重夺钓鱼城的时候,大家都是有疑问的。 以王胜、马小乙为首的,是不信张珏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把城拿回来。 而张珏、王立为首的巴蜀旧将,则是不认为有拿回钓鱼城的必要。 因为一座孤城,四面无援,绝对守不住。光是饿,就把人饿死了。 但是赵维说,他有办法,保证城内百姓和军队有足够的粮食,张珏这才同意回川。 至于能不能拿回来,那根本就不在张珏等人的考虑之内。 张珏也知道,赵维这小子别看犯起浑来谁也挡不了,但绝对不会在大事上胡来。 索性与赵维并肩,“殿下,给珏交个底吧,拿回钓鱼城,就算阿难答与殿下有约定,可他就算做样子,也是会围城的。到时,与外界往来尽断,如何保证城中粮草?” 这事儿,其实赵维已经解释过了,只不过张珏没见到土豆玉米的实物,实在理解不了。 只得道:“这么说吧,如果真如将军所言,钓鱼城缺少的只是粮草,且内外城有地两千余亩。那我敢打包票,养活几万人,不是问题!” “当真!?近年合川附近可是大旱,民间都要断断粮了,没有多余的粮食支援我们啊!” “当真!”赵维认真道,“粮草的事,维可立军令状。不管旱涝,新粮种是将军无法想象的” “倒是将军.....”赵维话锋一转,“将军就这么有把握?只凭这些人就能拿回钓鱼城?” “哈哈哈!!!” 却是王立、张珏放声大笑,随之变得傲然。 “殿下也太小看我等经营几十年的城池了,更小看了我巴蜀儿郎!” 说到这里,张珏、王立的眼中皆现出崇敬之色。 “殿下没去过,不知道我们川人为家国付出多少。只要你去看一眼,绝不会再怀疑珏的自信!” “这么说吧!”王立接过话头,“别人难说,但只要张帅于城下喊一嗓子,满城百姓必高举义旗,至死相随!” 赵维怔怔地看着两巴山蜀水出来的汉子,实在想不通他们哪来的自信。 可那坚定的眼神,却让赵维深信不疑。 那座城...... 那座直到他前世穿越之时还屹立不倒的城池,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