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宋胆 >>第159章 小鸟伏特加
在不知道有从安南入蜀的那条小路的前提下,忽必烈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 把赵维困在巴蜀盆地和阿难答相互制衡,他便可以放开手脚进军扶桑。 那是一片未知之地,也是一片多宝之地。 从赵维带回来那么多白银,那么多粮种,还有那么多新奇之物看来,就足以让忽必烈一个自称圣天子的不世之君生出征服的欲望。 但是,也正因为忽必烈不知道那条小路的存在,才犯下了一个他平生最大的错误,给了赵维难得的喘息之机。 ———— 江浙,罗平县。 就在川东大捷传遍天下的同一时间,罗平正经历着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 之前说过,元朝自立国之初就没消停过。 国祚九十余年,平均下来,一年得有个三五场叫得上号的农民起义。 而元初之时,叛民义军揭竿而起之事,尤为严重。 说到底,还是元朝军事贵族对汉地百姓的压迫过为严苛,百姓受不住,自然要反。 罗平国便是元初农民义军之中,最为强大的一支。 可以说,自大宋灭亡之后,罗平百姓就一直不服从元朝统治,已经抗争了数年。 而且是转战大山之间,不死不休,尤为顽强。 数年下来,不但未被元军剿灭,反而广招有识之士,已经聚集数万之众。 然而,历代农民起义都面临相同的问题,那就是: 初时声势浩大,攻城拔寨无往不利。可是人数越多,越往后,组织不利、后勤不足等等问题,便一一显现。 大多数都难成气候。 更何况,罗平义军的主帅乃是一个女人。在这个男权至上的时代,更是苦苦支撑,处处艰难。 此时,罗平义军之中,一个只有二十出头的年青人,正对着一个四十左右岁的妇人说话。 “嫂嫂,会是真的吗?宁王真的在四川大败元军?还夺回六城?” ...... 那妇人满面风霜,苦笑一声:“叔叔莫要当真,就算宁王真于四川起事,也距我等太过遥远,借不上力的。” 说话的二人,乃是叔嫂关系。 妇人名叫苏锦娘,正是罗平起义的发起者。男的叫陈空崖,是苏锦娘丈夫的亲弟。 川东大捷传至江浙,自是振奋人心。 这几日,义军之中无不在议论此事,更言大宋复兴在望。 可是,远隔千山万水,又有元军层层阻拦,却也只是振奋人心而已。 然而正在这时,山下有义民来报,说是有个元商求见,自称是宁王属臣。 苏锦娘一怔,随之皱眉,“宁王身处四川,怎么会有属臣来找咱们?不会是元人的诡计吧?” “叫什么名字?” “自称叫马南宝的,还说......” “还说什么?” “还说可以提供一批粮草,让我们跟着他走。有一条入蜀的通路,可以让咱们与宁王汇合。” ...... 广东,德庆。 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地之中,潜藏着另外一支万人义军。 与罗平义军不同的是,这支军队并非义民举事,而是一支正规军。乃是旧宋广州行营的将士们,自宋亡之前,便于此地经营数年。 由江钲之弟江璆(qiú)带领,依托德庆十三村堡,抗击元朝。 然而,万里江山只余几座堡垒,又怎能挽天倾于国难呢? 德庆之军败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说句难听的,之所以留到现在,不是德庆宋军战力有多强,而是驻守湖广的阿里海牙抱着和阿难答一样的心思。 留着德庆,就是留自己手里的兵权。所以,他们只不过是元人博弈的一颗棋子罢了。 总之,德庆宋军的日子并不好过,缺衣少粮,勉强支撑。至于能支撑多久,江璆这个主帅都不知道。 这一日,江璆迎来了一位老朋友,乃是成王留在宋地暗探的总指挥——冉安国。 “你说什么!?” 冉安国带来的消息让江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文相与张君玉皆已逃出大都?宁王...宁王四川大败元军?” 江璆被困在这深山之中,与外界完全隔绝,以至于到现在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对此,冉安国也只能是心痛江璆一会儿了。 “江帅久不出山自是不知,如今已经天下皆信,独君不醒了啊!” 江璆闻罢,眼眸渐亮。 “太好了!若我等德庆之军可杀入巴蜀,也可助宁王一臂之力。” 冉安国,“某今日前来,正为此事。” “江帅立令三军收拾行装,待接应罗平义军之后,一道潜入南安密林,再借道入蜀。” ...... —————— 赵维这还不知道罗平和德庆的两股生力军已经合兵一处,向巴蜀而来。 他现在每天看着越来越空的银库,头皮正发麻呢! “这可咋整?撑不住了呀!” 时近二月,只过完年这一个月,巴蜀各地就有近十万百姓涌入六城。 赵维的银库省着花省着花,也又去了八十万两白银。 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进人,源源不断的花钱。 赵孟禧那边儿都已经快要疯了,他甄别不过来啊,谁知道这里面混杂了多少元人细作? 后来实在没办法,张珏给赵孟禧出了个主意,你也别甄别了,能累死你。 所有外来之民,全部分派到青居、牛头和礼义城,一个也不能进钓鱼城和神臂城。 你只要保证这两个地方没有元人眼线,就问题不大。 至于那三座城,本身就是粮城,没有太多秘密可言。 而且,那里大多都是农奴翻身,引来元军不用宋军怎么样,城里的百姓就不答应。 所以说,有细作就有细作吧,顶破大天偷几个土豆儿呗! 可是,赵孟禧的问题解决了,赵维这却挠头。 这光看见往出花钱,也不见来钱,不是个办法啊? 而且,随着六城人口的暴增,各方面的问题就一一显现了出来。 那就是,除了土豆和银子泛滥,其它的,什么都缺! 只拿钓鱼城来说,如今城里的粮食已经收了两季,不值钱了,土豆堆积如山。 可是,布匹、铁料的价格却是一个天文数字,一斤铁的价格都快赶上一斤银子了,赵维要赶紧想办法弄物资才行。 可是物资...还得花钱。 说到底,就是钱钱钱! 可是,怎么弄呢? 城里除了土豆,还是土豆。你总不能把土豆拉到重庆去换钱吧? 把赵维愁的啊,天天骂海娃,天天骂美洲的那些船工和船匠。 “你们他娘的能不能干点事儿!?去了都四年多了,居然连一条新航线都没开出来,一群废物!” 他现在急需美洲白银来壮胆儿啊! 这天,赵维闲着没事儿,换了便装,到城北民街瞎转悠,想看看物价又有何变化。 在民街转了一圈儿,入眼都是糟心的事儿。 布价又长了,油价也不便宜。因为都是看到商机的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从元占区,越过重重关卡背回来的。 倒是盐价,因为青居便产井盐的缘故,回落了不少,算是唯一的好消息。 赵维琢磨着,回去要和赵孟禧商量商量,利用锦衣卫从重庆弄点油和布回来,评议物价。 对了,还有各式调料、针线这些生活所需,也要想办法。 反正赵维现在是当了家才知道当家的难,什么事都要考虑,比他抄一天的《公羊传》都累上百倍。 看的差不多,正准备回去,结果在一家人满为患的早点铺子门口,迈不动步了。 那里面传出来的香味啊,把赵维的魂儿都勾走了。 进到内里一看,眼珠子没掉出来,赵维差点没哭一鼻子。 一般人绝对理解不了他当时的心情。 就像你无法想象啃了一年煮土豆、烤土豆的人,见到一碗热气腾腾的猪肉土豆粉儿是什么心情一样。 “老板,来五碗,加肉!” 把早点铺子的老板没吓着,心说,哪来的饿汉,五碗?吃得了吗你? 赵维可不管那么多,几乎是从老板手里抢过,抱着碗狂塞。 一大碗粉,顷刻间就下了肚。 随后,魂儿都飘出来了。接过第二碗之后,才一脸满足地说了一句,“就是这个味!” 偏头看向那个老板,“行啊,老板!把这玩意都鼓捣出来了。” 这就是后世的土豆粉条,分毫不差。 却不想,卖粉的老板听了夸赞,却是一点都不见笑脸。 “挣点辛苦钱。客官不知道,这东西好是好,可难做得很。耗时耗工的,还卖不上价钱。” 钓鱼城现在,只要是吃的东西都卖不上价钱。老百姓能吃饱就行,追求口味却不是时候。 “哦。”赵维瞬间了然,还是土豆闹的,吃的东西反而不值钱。 可这确实是好东西,土豆深加工,创新品种。 赵维也曾让帅府的厨子研究过土豆粉和土豆粉条,但却没有成功。 眼珠子一转,“老板啊,你看这样行不行?回头,我给你一千两银子,你把这个土豆粉的秘方拿出来。” 把老板和吃粉的食客们说的都是一怔,目光全都集中到了赵维身上。 有见过赵维的,立时认了出来,“这不是宁王殿下吗!?” 得,赵维的身份一下就暴露了。 食客和老板赶紧上来拜见,弄的赵维想好好享用第二碗粉却是不行了。 “殿下...殿下要咱这配方做甚?” 等见完了礼,老板才问出心中疑问,难道宁王也要卖粉不成。 却闻赵维道:“买你的配方,不是给我自己,你只要把这做粉的工艺传给城里的百姓就行了。大伙儿啃了一年的土豆了,也好改一改口味。” 说完,嘱咐老板回头去帅府领银子,他就不多留了。 实在是门口的人越聚越多,赵维怕再晚一点就走不了了。 出了早点铺子,绕了几绕,一直快到校场的时候才算把人群甩开,赵维才算松了口气。 结果,正准备穿过校场回帅府,无意间却见校场小门边上聚集着几个士卒,正围着一个老汉似乎在买什么东西.。 而且,离的老远,赵维就能闻见一股神奇的味道自那边飘过来。 这让赵维眸子一眯,迈步靠了过去。 一直到近前,围拢的士卒才发现有人过来。 抬头一看,宁王殿下!吓的往后退了两步,“殿......” 却是赵维做了个噤声的手示,让他们闭嘴了。 士卒们哪还敢说话,一个个在边儿上站的笔直,大气都不敢喘。 赵维搭眼看向那卖货的老汉。 老汉坐在地上,怀里抱着个坛子,见赵维站到眼前,也没发现士卒的异样。 “这位郎君,也来买货?” 赵维看着他怀里的坛子,更加确定心中的判断,挑眉问道:“什么货啊?” 老汉一愣,“这么说,郎君是第一回光顾小老儿?” 把坛子往前凑了凑,“好东西!” 赵维似笑非笑,“什么东西?” 老汉:“酒!!” “酒?”赵维想乐,你敢在老子面前卖酒?也是嫌命长了。 钓鱼城除了土豆,别的粮食都是紧缺物资,哪有余量给你酿酒? 所以,正是赵维亲自下的禁酒令。 这老头敢在城里卖酒?还拿到军营边上来卖,那不是找死吗? 可是,老汉不知道眼前的就是宁王,还以为来了生意。 左右看看除了这小郎君没有外人,干脆掀开坛盖儿,用小碗舀出一个碗底儿递给赵维,“郎君尝尝,好酒!” 赵维一看,还真不错,酒液清亮,有如甘泉,而且酒味也大,否则他也不会离着老远就闻着味过来了。 只不过,这酒看着怎么这么眼熟呢? 这一点也不像这个时代的米酒、黄酒。 暂时把老汉卖酒的罪过放到一边儿,端起碗来凑到鼻前细细闻了闻。 嗯,更熟了,仰头就灌了下去。 登时瞳孔放大,脱口而出: “哦操,真是小鸟儿伏特加兑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