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宋胆 >>第180章 大宋孤儿
赵维现在要做的,可不单单是改正陆秀夫等人之前的路线错误,而是在扭转理学造成的后果的前提下,还得迅速地团结印第安人,形成抗元统一阵线。 之前说过,在四川的大胜,源自取巧。而现在相对强大的海军,谁也不知道几年之后还有没有优势。 别看大宋现在光鲜靓丽,一片繁荣,可这些都是虚的,更没有与元军进行陆地正面对抗的能力。 元人登陆美洲,必然会向加拿大腹地挺近,这是无法避免的。 他们会发现,越往南,就越随处可见大片大片的天然牧场,几乎就是为草原民族而准备的。 南进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大宋必将面对大元的无敌铁骑。 到时怎么办? 宋军对元军的畏惧尚未消除,还要面对北美几千公里的纵深防御,光靠扶桑大宋这十几万人,就算从西海岸到东海岸站成一排,一个当十个使,也不够用。 所以,局势依旧严峻,赵维根本就没有时间。 ...... ———————— 官家传诏相公议事的同时,政事堂中,陆秀夫、陈宜中,还有江钲,正成为众星捧月的焦点。 这三个幸运儿,竟赢得了归宋备战的宝贵机会。 尽管卸任了政事堂主管,而且马上就得搬到户部职房那边的一个小办公点,组建“筹政司”。 用后世的说法,这三位将是“归乡筹备委员会”的核心成员。 接下来,他们将在户部办公一段时间,筹措回国物资和人员的准备工作。直到宁王完成述职,起航回宋。 这段时间不会太长,但是却相当重要。毕竟宁王还是以四川政务为主,不会在扶桑耽搁太久。 要知道,带什么物资回去,带什么人回去,现在可都由这三人说了算。 没错,归宋一行不可能就是这三人,否则在殿上就算有文天祥提举,也得打起来。 如果只有三个名额,那谁还管你是不是相公? 配合四川各城防务,还有民生,以及将来攻略重庆之后的长远打算,这一票回去的人应该不少。 至于是谁能有幸归国,就要看这三位相公看谁顺眼了。 文武朝臣们也正是打着这样的算盘,围拢于陆、陈、江三人身边。 “与权兄幸得归国之荣,可别忘了小弟啊!若有需要,还望提点一二。” ...... “陈相归宋,乃众望所归啊!下官祖籍便是夔州,离礼义城更是只有不足百里。那边熟络,若陈相肯保举,下官定不让陈相失望!” 这样的恭维和自荐,打从大庆殿出来就没停过,可把被冷落了好几年的陈宜中美坏了。 心说,谢枋得人还是不错的啊!关键时刻,还能想着老兄老弟。 同样的,陆秀夫、江钲身边也围了不少的文臣武将,都是想攀一攀交情。 再不济,落得个眼缘也是好的,万一归宋名单之中就有我一个呢? 不远处,苏刘义、张世杰这些留下来的,甚至有心回去,但连提名都没捞着的人,很不是滋味。 他们当然也想回去。 苏刘义是苏轼的八世孙,祖籍就是四川。虽后来祖上迁居江淮,可对巴蜀之地还是有感情的。 至于张世杰,百战老将,人家在前边打,他在后面看着,心里能好受? 如果可以,张世杰狠不得飞回大宋去,把张珏踹到扶桑来,他好取而代之。 “唉!” 苏刘义这悔啊,当时怎么就没学学陆、江二人,也找宁王自荐一下子? 看了看张世杰,“太尉脸色不太好啊!” 张世杰瞪了他一眼,能好才怪! 闷声一句,“我职房有茶有酒,任忠要喝哪个?” 苏刘义想了想,几番纠结,“还是茶吧!公中饮酒总是不好的。” 张世杰却道:“那你饮茶,我喝酒!” “好吧,那就一同小酌几杯?” 二人灰溜溜的要走,却被陈宜中看在眼里。登时眉头一挑,迎了上去。 给张世杰上了个揖,却对苏刘义道:“任忠啊,莫要气馁,想回去?还有机会嘛!” 苏刘义一皱眉,“机会?” 登时明白这老货使的什么心思,“罢了,陈相好意心领,刘义还是留在这里守着官家吧!” 这老货忒坏,这话啥意思? 意思是,你要肯自降身价,老夫可以举荐你啊! 可是,这事儿苏刘义能干吗?丢不起那人好不?大小他也是同平章事,当朝首相了。 虽说没有陈宜中刚升的那个少师来的名头大,可好歹也是朝中实权的宰相。 你举荐我?那我还有脸混吗? “你看看!”陈宜中好像就知道苏刘义不会答应,老脸笑成了一朵花儿。 “宜中也是一片好心,任忠若不想归,那就算了!” “留下来也好,留在这儿养养老,过过清闲日子,正合任忠之性。” 言下之意,你就在这养老吧,闲死你! 把苏刘义气的啊,奶奶的!这老东西,端是嚣张! 一旁的张世杰都看不下去了,欺负老实人啊? 拉上苏刘义,为其解围,“走吧,到我职房坐坐!” 结果,陈宜中那又蹦出一句,“太尉职房好啊,那坛从大宋带过来的绍兴黄确是馋人。老夫是享受不到喽,只能回去再尝那故国之味喽!” “......” “......” 张世杰就不明白了,你至于吗?瞅把你显摆的啊! 等陈宜中走了,才问向苏刘义,“他和你有仇啊?” 据张世杰了解,苏刘义这人挺谦和的啊,和谁都不结仇。就算是结仇,你也看不出来,怎么陈宜中就好像处处针对一般。 只闻苏刘义淡笑一声,好像一点都没生气一般,道:“也没什么大事儿,就是他家那丑姑娘没嫁出去,心里憋闷吧!” 噗!! 张世杰一听就懂了,原来根儿在这。 陈宜中家里确实有个女儿还没嫁人,原本是盯着一门好亲,就是去年回来的璐王。 结果,陈宜中折腾了半天,又是找成王说合,又是找太后赐婚,最后却被苏刘义家的信娘截了胡。 摇头苦笑,“这事儿...不好说。” 这是人两家的事儿,张世杰还真不好插嘴。 正一边说着,一边往太尉职房走,就见传旨大监李旬季小跑入内。 “圣人有旨,传太尉、苏相、张相、杨殿帅,速往大庆殿议事!” “......” 政事堂内,为之一肃。 大伙全都皱眉,不刚散朝吗?怎么又去大庆殿? 要知道,一般中朝都在紫宸殿,官家传召官员不是什么大事儿的话,甚至直接把人叫到寝宫去,也就是福宁宫。 大庆殿那是大朝大祭之时才会起用的正殿,也是皇宫之中最为正式和宏伟的宫殿。 今日迎接先帝旨意,加上宁王荣归,才起用的大庆殿。 事实上,扶桑宋廷已经有半年多没进去过了。 怎么今日又要大庆殿议事? 议什么?议这帮留在扶桑的怎么养老呗? 此时,不光苏刘义、张世杰满面错愕,连陆秀夫和陈宜中都侧耳过来,想听听怎么回事。 “李大官!” 事出突然,苏、张二人自然也是要多问几句的,也好入觐之时有所准备。 “大官这般急切,莫非官家有什么急事?” 这是隐晦地问李旬季,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什么叫他们过去。 一般情况下,要是不能多说,李大官就按问话的字面意思回了就行了,苏张二人也就知道人家不好开口。 要是能说,则就旁敲几句,但不会全漏,这是内臣的生存之道。 只闻李大官讪笑一声,“咱家只是个传话的,哪敢妄揣圣意?” “不过,宁王、成王刚从养心宫出来,也奔大庆殿去了。”朝二人一拱手,“咱家不便多留,还要去与文公、谢公以及福王传旨。” 说完,含笑而走。 苏刘义和张世杰面面相觑,李旬季说的也已经够多了。 话下之意,还有宁王、成王,以及文谢等人。 这已经足够二人判断,只能说,肯定是大事! 那边,陆秀夫和陈宜中也听在耳朵里,更想不明白了。 什么大事儿?把人叫过去了?这么急的?还是在大庆殿?咋没叫我呢? 眼见苏、张二人急步往大庆殿赶,陆秀夫和陈宜中对视一眼,交换神情。 陆秀夫:什么情况? 陈宜中:我哪知道! 陆:为啥没咱们? 陈:咱们不是归宋委员会吗? 陆:那也不应该吧? 陈:是不应该。大事小情,不和咱们商量,他们商量个屁!? 陆:那...看看去? 陈:合适吗? 陆:又不进去,外面听听风向,总可以吧!? 陈:走! 陆:你先! 陈:日你! ...... 当下,二人脱离群臣的包围,向大庆殿开始踱步。 大伙儿一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开始神交。 甲:咋感觉气氛不太对呢? 乙:不能吧?归宋还是第一要务。 丙:那你看看两位相公的脸色,绿的! 丁:已经由绿转紫了。 N:要不...看看去? 甲:不好吧?又没传咱们。 乙:那陆相、陈相怎么去了? 丙:对呀,咱们也就去看看,听听风向怎么了? 丁:走! N:你先.... 于是,一群文武开始向大庆殿踱步。 政事堂加疏密院,再加六部职官,集体皇城散步了。 大庆殿前,苏刘义和张世杰最先到的,站在殿门前茫然无措。因为除了两人,再没一个活物。 官家呢?宁王呢?另外那几个货呢? 没一会儿,驸马杨镇到了,火急火燎的小跑而至。 “什么情况?” 殿前就三人,还有台阶底下一堆“散步”的文武。 “不知道啊!”苏刘义茫然摇头,“其他人呢?官家呢?” 底下,陆秀夫和陈宜中也想问,不议事吗?其他人呢?官家呢? 又等了一会儿。 远处闪过几个人影儿,正是文天祥、谢叠山,还有张简之等人。 老三位终于松了口气,你们可来了! 只不过,等这帮子人走近了才发现,这哪是来上殿议事的? 只见:文天祥夹着铺盖卷,谢叠山一手抱着一摞书,一手擎着一套茶具。张简之左手食盒子,右手酒坛子。 赵与芮更狠,身后跟了几个仆从,什么脸盆、面巾、笔墨纸砚,还有熬汤药的小灶。 更过分的是,所有人清清楚楚看着有一个仆从拎着一件事物。 那是...恭桶!? 这是搬家呢?往大庆殿里搬家呢? 而且,恭桶到底是什么鬼?你们还想到大庆殿里出个恭?撒个香香不成? 陆秀夫和陈宜中,还有刚过来的江钲,突然感觉很不好,非常的不好,有种被蒙在鼓里的慌张。 至于苏刘义、张世杰和杨镇,哥仨儿往那一站,看着大包小馕的相公们,还有食盒点心、出恭的马桶...... 哥仨儿两手空空,都不知道放哪儿好了,就像全裸站在大街上似的。 苏刘义也很慌,颤抖着声音,“这...这是要议个啥呀!?” 正迷糊着,大监李旬季带着人从大庆殿后面绕了过来。 三人一见,赶紧迎了上去。 张世杰也不“隐晦”了,“李大官,到底什么情况?” 不想,李旬季没答,反而咧嘴一笑打着招呼,说出来的话也是特别的很。 “后殿的门轴是死的,劳烦几位相公借个过。” 把苏刘义三人又弄懵了,“后殿的门轴?” 宫殿都是前后开门,臣子从前门进殿上朝,官家跑后殿正门朝见,这是谁都知道的。 可是,这关门轴什么事?谁还关心后殿的门轴是不是死的? 结果,往李旬季身后一看,“!!!”活见鬼了真是。 一群太监崽子把福宁宫的龙床搬出来了,正冒汗往过抬呢! 终于明白为啥说门轴是死的了,那后门进不去,只能走前门,还得拆门板。 “不是......”苏刘义都快哭了,“啥情况啊?” 这怎么还把龙床搬进来了? 他哪知道,这是杨太后突发奇想,一听赵维说,要在大庆殿过夜,还得想念福宁宫的龙床。 太后心说,那有什么可想的?咱直接把床搬过去不就得了? 却是吓坏了一众人等。 苍天啊,大地啊,谁能告诉我到底在干什么啊!? ———————— 另一边,赵维和亲爹回了趟成王府,美美的洗了个澡,吃了顿热饭,又跑到茅房,把五脏庙里的污秽之物清了个干净。 这才带上铺盖,骑上马往皇宫走。 一路上,赵维感觉赵与珞似乎憋着什么心事,也不说话,闷头驭马。 赵维莞尔一笑,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爹啊,咱们父子有话直说呗。” 赵与珞一怔,随之回魂,“没什么,就是...就是觉得你刚刚在养心殿上说的话有些欠妥。” 赵维一听,果然是因为这个。 “爹觉得哪里不妥?” “不知道。” 赵与珞皱着眉头,“为父来回想了一路,吃饭时也在想,你那话听着似乎没有毛病。可就是隐隐觉得不妥,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妥。” 赵与珞确实一路都在想那些话,什么英雄不英雄的,什么刻在墓志铭上。简单来说,都是肺腑之言。 但是,总让赵与珞觉得怪怪的,却又想不出哪里出了问题。 “呼......”却是赵维那边长出了一口气,“爹是不是感觉,那些话说的有点过了,没有退路了?” “嗯!?”赵与珞一惊,对,没错! 之前,他还没有明确的判断,因为这里面的弯弯绕太多了,也太远了,一时想不到那么多,那么远。 可是,混蛋儿子这么一提醒,赵与珞一下就想通了。 赵维把那些话说的太绝了,什么他不会篡位,什么他还要继续掌权。 这些话是死的,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将赵维置身一个上不去,也下不来的尴尬境地。 可是,真的上不去了吗?说不准的啊! 当初立赵维和赵晔为亲王的目的是什么?正是万一之下的储君啊! 如今赵氏人才凋敝,赵昺也尚未立后,更别说子嗣。 万一有个意外呢? 说句不好听的,赵昺要是不在了,谁来接这个皇位? 赵维把这话说出去,等于自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 到时,他要是把赵晔比下去,登上那个位置,会有人借此来做文章的。 那下去呢?也下不去了。 赵维当太后和官家的面说,他要继续专权。 此为国难之时,一切从权,却还好说。那有一天四海承平了呢?怎么办?你宁王想卸甲归田? 可能吗?放权之日,就是人头落地之时! 这样的话,是一个合格的政客不可能说出来的。 把自己逼上绝路,是何道理? 赵与珞心急皱眉,“你知道你说的有问题?那你为什么要那么说?” “如果你不想上,那可以只说不篡位,且把实情禀报便是。” “如果你不想下,那就直说需要专权便是。你有这个实力,无需解释。” “可你偏偏两样都说了,为什么?傻吗!?” 赵与珞急了,这是他的混蛋儿子,不管官家、太后多亲近,也没亲儿子亲近。 说白了,如果哪天赵维大逆不道,赵与珞身为臣子,会大棒子削他。但出了府门,他将是儿子的第一个拥趸。 “你到底搞什么鬼!?” “嘿嘿!”赵维咧嘴一乐,“我是故意的。” 赵与珞:“????” “为什么?” “因为皇嫂先跟我使了个心眼儿。” “什么心眼?” “爹不觉得,太后最开始说的那句‘不管我将来是何打算,都不能动昺儿分毫,不然她做鬼也不放过我’也有点过了吗?” “过吗?”赵与珞细细斟酌,“还好吧?” 杨太后就是那个性格,妇人之见,没什么能力。这话放在别人口中可能问题很大,把臣子往死里逼呢。可是在她嘴里说出来,赵与珞一点都不奇怪。 却闻赵维道:“我那个嫂子啊,没什么能力是真的,但却一点不傻。她当然知道那句话说的不妥,可她也知道,那句话唯独对我有用。” “因为这些年我是变了不少,不是原来的那个粗枝大叶的赵维了。可是有一点没变,也变不了,那就是本性!” “她最了解我,知道我本性如何。这句话说出来,我会往心里去,不会想别的,所以她才会毫不顾忌地说了出来。” “而且,她也知道,这句一说出来,就是逼我和她说真心话。” 赵与珞:“......” 赵维继续道:“所以,我就顺着她想的,说了真心话。但也多了个心眼,故意那么说的。” 赵与珞“!!!” “为什么?你既然都看的通透,为什么还不留后路!?” 赵维目光一冷,“因为,皇嫂不能再垂帘听政了,我要把她送回后宫去!” 赵与珞:“......” 见赵与珞一脸错愕,有如见鬼,赵维一笑,“爹,你别怕!我不会对皇嫂不利,更不是害她,反而是帮她。” “皇嫂是个好人,也是个再好不过的后宫之主。但是她不适合主理国事,太容易被朝臣左右了,更没有任何主见。” “而我们又是赶上了这么一个大争之世,进则国兴、退则家亡。一个优柔寡断的好人,是没法在这样的世道里执掌这么大的国家的。晚早会出事!” “与其等出事了再补救,不如现在就果断点,让皇嫂回后宫养着就是了。朝堂上的事,还是让有能力的人来吧!” “所以我那么说,等于是给皇嫂挖了一个坑。她把有功的宁王逼到这个份上,传出去,朝臣不会没有意见。” “而让赵昺一同议事,也是为了把大庆殿即将成就的功劳算到他身上。” “到时,皇帝有了独挡一面的能力,再加上太后过失,她就只能还政于帝了。” “我也不想把算计用在皇嫂身上,可是,与其让她坏了国事,不如现在就断了这个隐患。” 赵维满眼真诚,看着亲爹,“爹,你可能觉得,我是不是太狠了,对皇嫂不公平? “可我当时说的都是实话,真的是实话,字字肺腑。我做过混蛋,就像赵孟禧也做过混蛋,可在大都出来的时候,他一心求死,只想做一天的好儿郎一样纯粹。” “我现在也只想做英雄,而我的英雄真的没有一丝杂念!” “所以我那么说了,把自己逼到绝路,也把皇嫂逼到绝路。我可以不上不下,她也必须回后宫。” “为了这条英雄之路,孩儿可以不择手段!为了大宋能有明天,孩儿更可以不择手段!!” 赵与珞:“......” 赵与珞凝视着赵维的眼睛,那眼神之中,尽是决然。 良久,赵与珞笑了。 “我的儿子啊,你知道不知道,你可能永远都成不了那个英雄了。” 赵维一怔,“为什么?” 赵与珞笑了,却不明说,“不为什么。” 打马向前,扔下一句,“儿子,爹今天把话撂在这儿,无论你将来做什么决定,走到哪一步,爹都支持你!” “爹也想为大宋,不择手段一回。” “驾!!” 骤然暴喝,赵与珞急射而出,一人一马肆意由缰,心中说不出的豪情万丈。 这是我儿子...我儿子! 有上上之谋,有磐石之心,有能说动他老子倒转乾坤之魅力,也有举目万里,山海尽收之胸怀。 他不救宋,谁救宋? 他不成大业,谁人又可执天下!? 赵维看着亲爹撒开欢的儿的跑了,马屁股上的铺盖卷儿都颠散了也没当回事儿。 心说,这老头儿,疯了吧? “驾!”也是打马而出,赶紧跟上。 别忘了,大庆殿前还一帮子人等着他们爷俩儿呢! 况且,再等一会儿,别人不好说,可陆秀夫、陈宜中就得疯。 啥情况啊?怎么有种进孤儿院的感脚呢? 头天晚上还宰执天下,朝堂首座呢?怎么高兴了一会儿就...就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了呢? 搬家也不带我们的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