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宋胆 >>第224章 技术型宁王尴尬了

第224章 技术型宁王尴尬了

基里瓜城的三位国王全部出动,这是值得玩味的。 不管他们来新崖山的目的是什么,是请求大宋帮助也好,还是想发动战争也罢,都说明一个问题。 那就是,长平三城的贸易断绝对玛雅来说几乎是致命的,他们一定是到了不得不动,不动就得灭城的地步,才会如此急切的要来参加赵维的婚礼。 赵维看了眼已经有点兴奋的陆秀夫,出言道:“陆相怎么看?” 好吧,陆君实在礼部也闲了半年多了,任谁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被闲置了半年多也得兴奋。 一见赵维问向自己,陆相公略一沉吟,便道:“这是个机会!” 赵维点头,说的没错,陆相公的眼界还是有的。 “说来听听。” 说完,一边陪王五郎等人摆弄一个新型号的热气球,一边听。 而陆秀夫知道,表现的时候到了,是继续闲着,还是有所作为,全看这一场。 扫了一眼忙碌的众人,方道:“老夫以为,玛雅诸城虽然顽固,可是面对生存问题,却是不得不向大宋低头。此次前来,就是这番道理。” “我们可以先看看,他们愿意付出何种代价来谋得大宋的援助。” “嗯。”赵维点头认可。 确实如此。不能因为大宋时间紧迫,人家一来就急惶惶的。吃相不好,也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万一三家国王接受不了,来个鱼死网破,就得不偿失了,得绷住了。 “继续。” 陆秀夫跟在赵维身后,“老夫认为,还是别急于答应他们的任何条件,一点一点压榨为妙。” “起码......” “起码什么?” “起码得让他们要允许咱们的理学继续宣讲下去。” 赵维:“......”他有种让陆君实继续回去闲着的冲动。 你还是别出来了,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你的理学呢? 瞪了陆秀夫一眼,弄的陆秀夫心一虚,“要不,把理学先放放...也行。” 这还算句能听的话。 赵维也不和他纠结理学不理学的,沉吟片刻,道:“这事陆相别管了,交给蜀王好了。” “啊?”陆秀夫急了,我不就提了一句礼学吗,这就把我踢出去了? 却是赵维道:“这不是一般的外交接待,查出他们来的确切目的,是和还是攻。对此,蜀王更善此道。” “再说,陆相也不是无事可做。” 陆秀夫这才放下心来,“那老夫要做何准备?” 赵维:“......” 又沉吟片刻,“帮我个忙。” “什么忙?” “找个懂金石之道的铜匠。” 金石之道?就是古董,还得是铜匠。 陆秀夫一下就明白了,那不就是造假古董的偏门儿吗? “殿下要这种人做甚?” 赵维:“有用!怎么,不好找?” 陆秀夫道:“倒是不难。昔年宫廷匠师大多善金石甄别之道,专于此道之人,肯定是有的。只不过......” 陆秀夫还是不明白,你没事儿找这种旁门左道干什么? 赵维则是敷衍道:“我这热气球需要一个铜匠,行不行?” 好吧,陆秀夫没话说了,只得乖乖去找人。 可怜陆相公,肱骨之臣,现在却沦落到给宁王跑腿的地步。 可是没办法,大宋现在还是缺人,一个萝卜一个坑,连陈宜中、江钲都有事儿干了。唯独他,也不知道哪得罪了宁王,闲了半年了。 有个事儿干就不错了,虽说只是跑腿儿的小事儿。 而赵维...说实话,是有意为之。 他可不是要羞辱陆秀夫,相反,在如今的这些朝臣之中,赵维最佩服的有三个人: 第一个,是文天祥。这个不用说,千古忠义的典范。 第二个,是张世杰。一个北地汉人,把忠君之事做到了极致。 第三个,就是陆秀夫。关键时刻敢抱着赵昺跳海,来了扶桑之后也有担当,不计得失。 按理来说,什么陈宜中、张世杰,包括苏刘义、江钲这些人,甚至文天祥,哪个有陆秀夫名声大,功劳大? 可是,陆秀夫为了大局,从来不计较这些人爬到他上面去,甚至乐于见到这人人为大宋出力局面。 他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大宋好。 就像现在,赵维一个小辈坑了他,还让他去跑腿儿,这要是换了陈宜中,陈老爷非杀了赵维不可,你这是羞辱我! 可陆秀夫不,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没有怨言,这份胸怀就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但是话说回来,敬佩归敬佩,陆君实唯一的毛病就是有点刻板,理学的事儿就是最显眼的表现。 要不得的。 所以,赵维的想法就是,这回把陆秀夫从头到尾的都带在身边。好让他知道,有些事儿,理学是解决不了的。 下午的时候,陆秀夫终于带了一个瘦瘦的老头儿过来了。 “殿下要的人给你带来了。” 赵维正和工匠给热气球装螺旋桨,一见那人,也不废话,“古法铸造的铜鼎,能造吗?” 那老头儿叫董老七,挑了挑眉,“多老?” 赵维:“越老越好,你能做多老?” 董老七,“千把年前的没问题。” 赵维一想,“不行,那才到汉朝。” “那殿下想要多老?” “起码得是殷商晚期的。” 董老七想了想,“能,就是麻烦。” 赵维随手把热气球的螺旋桨扔给他,“把这玩意弄的像土里埋了两三千年的,可以吗?” 董老七笑了,“简单,茅坑里埋二年就行。” 赵维,“二年太长了,有速成的吗?” “有,但有点失真了。用硫磺水烧开了洗,再用别的秘料打磨做旧,之后在茅坑里埋一个月就行!” 嚓!!赵维无语,怎么就离不开茅坑了呢? 不过失真也没关系,反正也不是给行家看的。 “行吧!”算是董老七通过了。 “晚点来找本王,给你一份图纸。你再去找徐良,让他出人给你帮手。一个月之后,本王要看到东西!” 董老七点头应下,造假嘛,不是事儿。 最后又问了一句,“殿下是要刚出土的,还是出土有一阵子的?” 我去!赵维都惊了,还能这么专业的吗? 急忙道:“最好是出土有一阵子,或者很长时间的。” “行!那就更好办了。” 送走董老七,陆君实却是不淡定了,“殿下到底要干什么?” 赵维一乐,“你就等着看戏就得了。” 五天之后,王五郎的第三代热气球完工了,并且试验升空。 第一代就是王五郎自己弄出来的原始型号,第二代是总结了第一代的缺陷,并加上“技术型宁王”所创造的螺旋桨的二代原型机。 第三代,则是趋于成熟的热气球技术了。 球体不是后世常见的水滴状球体,而是梭型球体,下设船形吊篮。 船头和船尾有方向舵,螺旋桨则是设在船身两侧,由一个踩动踏板轮驱动。 总载重不高,可承载6个成年人,或者两个成人,外加400多斤的货物。最大飞行高度是200丈,大概也就500米左右。 航速也不快,无风条件下,每个时辰可航行60里,也就是每小时15公里。 这样的热气球性能还只算是一般,但勉强可以实现应用。 下一步,则是投入到实际使用中,从实践中找问题,继续完善。 气球正式升空的时候,王五郎激动的又要第一个上,却被赵维一脚踹了下来。 你可是国宝级的发明家,现在热气球还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你这要是摔下来,我找谁哭去? 可是,赵维根本就不理解一个一心只想上天的人有多疯狂。 一眼没照顾到,王五郎就钻上去了。等赵维发现的时候,人已经在天上了。 把赵维气的啊,不行,得研究降落伞了。要是真掉下来,起码还有活命的希望不是? “唉......”长叹一声,技术型宁王还是很有用武之地的啊! 指挥几个匠人,“去,给爷找两个裁缝过来,爷要再创一种高空缓降的降落伞。” “......” “......” 宁王说完,一圈儿人没动,都用怪异的眼神看着他。 赵维还纳闷儿呢,怎么不动呢?本王说话不好使了? 恕不知,人家根本用不着技术型宁王好不啦? 王五郎从天下一下来,就嚷嚷,“不行不行,平衡性差了点,差点就摔下来。去,找个杂耍班子,弄几个飞天伞过来。 “嘎?” 赵维有点尴尬,“啥是...飞天伞?” 王五郎鄙夷地瞥了一眼赵维,“飞天伞都不知道?就是从高处执伞而下,也不会摔死人的那种!” “哦!”赵维明白了,人家大宋有降落伞,不用他操心。 还真有,其实从唐代就有了。甚至后世的降落伞,就是从华夏学去的。 只不过,和后世的降落伞不同,这个时代的飞天伞是硬质的,就像一把大号的雨伞。 是用坚固的竹木做伞骨,覆盖丝绸,使用之前是半开状态,悬挂在高处。 用到热气球上,就是挂在舱体四周,用的时候,人与硬伞挂到一起,一跃而下,气流冲击使伞身彻底打开,起到缓降的作用。 唐宋的杂戏班子、民间艺人,有专门的跳伞表演,而且一般都是女艺人。 从十几丈的高处缓缓落下,有如天女下凡一般,十分受欢迎。 西方最早期的降落伞,就是完全照搬了东方的杂耍表演,把硬伞挂在飞行器外面。 闹了个大红脸儿,赵维落荒而逃。 唉,技术型宁王果然非我所长,还是乖乖回去结婚吧! 离婚期还有十天,赵维打算放下手里所有的事情,专心娶媳妇。 只是,他想的挺好,可现实却不允许,玛雅基里瓜城的三位国王...提前十天就到了。 赵维又要与这些印第安人纠缠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