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宋胆 >>第301章 两个侍郎的王炸

第301章 两个侍郎的王炸

王仲林和曹庆熏还真有点忍不住了。但是,却还没像陈老爷预料的那般,马上就要爆炸了。 准确的说,是一群尚有良知,没有被士大夫那一套蒙蔽的有识之士们都在隐忍,暗暗积蓄力量。 是的,大宋朝还没烂透根子!有人颠倒黑白,也有人能明辨事非。 心存正道的,不光是和赵维关系好的老相公.... 其实,若没有张简之领着世家大族这般支手遮天,这些有识之士也许还没这么深的感处。 和陈宜中、陆秀夫当初的想法差不多。那就是现在的大宋挺好了,挺蒸蒸日上的。何必用教改来撼动基业? 可是现在一看,不是味儿了,这时候他们才明白宁王的远见在何处。 放眼大宋处处都是新的,有如一个三百岁的老妇重焕新生!对照千古也是绝元仅有。 可是这样的欣欣向荣,这样的老树逢春。却交给一帮子腐朽的旧官僚?不荒唐吗? 也许宁王早就看破了这一点,这才借朝庭遭遇难题的机会来推动教改之方。 不得不说,赵维被收押狱中,反倒让一此有识之士更加理解宁王,佩服宁王。甚至想宁王所想,与文官集团渐行渐远... 而这些人之中,无疑以工部侍郎王仲林、户部侍郎曹庆熏这翘楚。 虽然人数不算多,但是....能量却绝不容小觑! 本来呢,王仲林还想再忍几天,别看他天天和匠人们在一起厮混,吆五喝六,像个莽夫。但王侍郎可真不是莽夫。 很是沉得住气!摸清形势,外加聚拢一批有相同志向的官员一起发力。 到时看是先把宁王解救出来主持大局,还是直接掀桌子重提教改之务! 结果....王侍郎一个没忍住,提前爆炸了... 事情是这样儿的。 宁王被关进了宗正寺,几位亲近之臣也都受到了牵连。教改自不用说,已经是无人提起,就当没这回事儿了。 可是朝庭施政还要继续,张简之新晋提拔的官僚亲信,与之前的老臣们还要同朝为官。 这期间,没有什么狗血的狗仗人势,拿老臣不当人。 都是读书人,也都是聪明人。吕师留也好、其它官僚子弟也罢,这点智商还是有的。对待老臣,能不招惹就不招惹,见面也是客客气气。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 这期间,也就吕洪生跳了一点,但在兄长的安服之下也知道什么该收敛,说白了,智商都还在线。 就算要排挤谁,那也等站稳脚跟,彻底掌控局势之后再说。 一上来就逮谁干谁那种,连奸臣都配,顶多叫二愣子。 甚至可以说,张简之提拔的这些人,除了教改,还有教改牵连进去的人之外,谁也没动,让人挑不出毛病。 这也是陆秀夫、陈宜中至今还能隐忍的原因。 王侍郎和曹侍郎最开始没有站立场,没有支持宁王,现在这般更是没理由跳出来。 本来一切都还过得去,可是今日早朝,吕师留上奏一事,却把王仲林惹恼了。 吕师留上议,要废除宁王建立的匠人人奖励机制! 原本有重大技术贡献,朝庭除了财富奖励之外,还有酌情赐官、封爵的赏赐。 降是鲁班候王五郎,甚至是宁王和几位相公抬骄游街,风光无限! 而吕师留言,大宋新收玛法数十城,还有奇布查三王,已经西雅图、新都、五湖城三座北方城池。疆域甚广,民族甚杂。 如今的情况,连从小读书识政的文官都难以应付,那些只识技术的匠人更难为官。 而如果只赐闲职、闲官。那不就要重蹈旧宋覆辙,再行冗官、冗费之弊政吗? 所以吕师留建议,剔除匠人有功,授官授爵的荣誉,只发银钱奖赏。 说实话,吕师留这个意见真还说的过去,毕竟大宋看冗官这个事儿如洪水猛兽,曾经吃亏不小。 再说了,赵维当初立下授官授爵的标杆其实也是迫于无奈。 第一,当日除了给钱没有别的更好的奖励机制,朝庭又急需激发匠人们的创新意识。 第二,是被元朝逼的,元朝对待匠人的奖赏机制就是封官授爵,大宋要是只给钱,怎么都显着比元人弱上三分。 第三,致知院的评级、评奖机制还没有行程规模,说白了没有比封官更好的,让匠人感到荣誉的替代品。 你要是致知院评个一等,就跟考了状元一样光荣你试试。给技术人员官当他们都嫌耽误他们搞科研。 种种原因吧,造成了现在的匠人奖励机制。 别说吕师留,就是赵维早晚也得提出这条来,改进奖赏方法是迟早的事。 但是,事儿没问题,可吕师留在这个时间节点提出来,那就有些值得玩味了。 他的目的可不单纯的是为了防止冗官,而是针对一个人! 谁呢?王五郎! 王五郎被削了爵,罢了官。这事儿闹的比封杀王应麟还有谢叠山这种大儒闹的还大! 毕竟王五郎的身份不同,出身草根,一步登天,又是宁王和相公们抬轿游街那等殊荣,在百姓心中,王五郎简直就是“大宋梦”的完美体现!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他被打下去,百姓们议论的很多。也很是为王五郎不平。 而偏偏王五郎又是那种一点政治觉悟都没有的人! 你削我的爵,老子不在乎!罢我的官,那最好不过,省得工部大事小情的,还要找他去开会,不去还不行! 他就是个技术疯子,只要不炸了他的实验室,爱怎么着怎么着,天塌了他都不管! 可是有一点,王五郎重情义!当初是宁王这个伯乐的一双慧眼,才有了他的今天。 王五郎人憨,可心不冷。你们把宁王抓起来,当成了反贼。这王五郎不干了! 也不管朝庭什么形势,更不管谁掌权。 抓了宁王那就是不行!这货又有人气,有名声。又长了一张没把门的大嘴。你想去吧.... 自从宁王出了事儿,张简之也好,是吕家兄弟也罢。连没出声的陆秀夫、陈宜中老哥都没放过。 在实验室里骂,在工部衙门骂!谁劝还不行,惹急眼了站在衙门门儿骂街!引得无数人围观,无数人附和! 现在民间对于宁王的不平情绪,可以说有一半儿都是王五郎挑起来的! 可你拿他还没办法!茶铺子里说书的平头百姓你能秘密逮捕,让他闭嘴。 王五郎这么大一个人物你怎么办?你怎么让他闭嘴? 而且不光没法让他闭嘴,甚至提心吊胆的连觉都要睡不着了。 因为人家黑五郎骂街的时候说了,“老匹夫张简之,狗娘养的吕师留、吕洪生!!还有懂大林、范起征!!都特么是王八蛋!白眼狼!” “老子以前是不想当官,不想当候爷!可你们爹娘偏偏就管不住裤腰带!生出尔等这般败类!” “逼老子是吧?等着吧!等老子新成果一出!我看这回该赏我个郡王还是国公!!” “到时老子再回朝堂!当着官家和相公的面掘了尔等八辈祖坟!” “.......” 泼妇骂街都没五郎骂的花花,而且这话你不能细琢磨。 细一琢磨能吓出你一身白毛汗来!啥意思啊?他又要出新成果了?而且....听这架势....成果还不小! 上回拿出一堆逆天的玩意儿也才封了侯爵,这回呢.... 他夸海口...直接能封到郡王....国公!? 你说这帮旧官僚能不怕吗?是真的怕王五郎又弄出什么逆天的玩意,真让他站上朝堂.... 那可就热闹了。 说白了,旧文人集团,还真不怕王应麟、谢叠山这种穷酸书生。就怕不讲理,还人气旺的! 让王五郎上殿,一百个文人绑一块儿都不一定说得过他!因为他跟本就不跟你讲理! 况且!万一他天天提教改,天天提宁王怎么办?你是应还是不应?怎么应付? 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所以说....打死也不能让王五郎上殿! 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么一出!吕师留也是够损的,为了一个王五郎,把所有匠人的路给断了。 就你是发明出个如来佛祖出来,也上不殿,封不了爵! 王仲林开始的时候也没想太多,只觉得这帮人真是龌龊得紧,为了一个王五郎是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可是,一旁的陈宜中见他没多大反应却是不干了。 心说你得反应啊,得愤怒啊?你不反应,不愤怒那老爷我不就猜错了?不就在小陆子面前丢人了? 心急的陈老爷趁吕师留侃侃而谈的时候,捅了捅王仲林.... “你不说两句?” 王仲林:....... “鲁班侯可是你王仲林治下,你不为他出头,太不尽人情了吧?” 王仲林:...... “这是搞完了宁王,又拿你工部开刀了啊....小王子,当你是软柿子喽!” 王仲林:...... “罢了....宁王都倒了,你一个小小的侍郎又能如何?忍着吧....” 王仲林:!! “忍着忍着...就忍出缩头王八的真谛了....” “!!!” 陈老爷这把火加的,王侍郎直接原地爆炸! 嗷的一声:“姥姥!!” 整个大殿都是一哆嗦!中间正得色着的吕师留,更是差点没坐地上。 瞪着王仲林,心说你要干啥?我这正说的好好的,你叫“姥姥”算哪门子掌声? 结果就知王仲林直接排从而出,还就受了陈宜中的激将法,就站出来了....怎么地吧! 朝吕师留摆了摆手,“你先回去!我说两句!” 堂堂一个中书舍人,让侍郎划拉走了.... 可偏偏吕师留还拿他没招儿! 没办法,别看人家是个侍郎,但就是那么牛逼! 不服气?不服气你把他撤了啊,换个人当这个工部侍郎啊....你看别人干得了干不了? 一个工部、一个礼部,还有一个户部。 这三个部门,别看衙门不大,可是里面的佛爷却不小。 目前来看,一个掌管大宋所有的新技术、新军备,外加城市基建 一个负责与玛雅、奇布查,还有周边所有殷人的外交和沟通。 最后一个户部则是管着新崖山的统筹规划以及户籍。 属于那种工作紧任务重,而且技术含量还高,谁也替代不了的角色。 不然的话,你以为陈老爷为什么会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侍郎身上?你以为王仲林哪来的底气暗中积蓄力量? 无它,人家有这个底气。 有本事你换了我啊?换了我工部不说直接停摆,战斗力起码废一半儿! 你还想这建城,那建城,今儿个要炮,明儿个要飞艇的?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林仲林往那一站,吕师留自然而然的就弱了三分! “不是...吕相公什么意思?当我工部好欺是吧?” 王侍郎也是文人出身,也是进士及第。但是这个时候文邹邹那一套,显然没有和匠人们养成的市井之气来的霸气。 “行啊!撤了我!工部五万匠师,随你怎么搬弄!” 冷笑一声,“别说不给封爵了,拉出去排队剁脑袋!他们也受着!!” 吕师留:“.....” 吕相公汗都下来了,赶紧赔笑,“王侍郎说的哪里话....这不是....商量嘛!” “商量?”王仲林平时让赵维摆弄的根儿子似的,更被工部的匠人拿眼珠子瞪的跟孙子似的。 可是在这儿!! 谁都特么不入王侍郎的法眼!上首的官家都懒得看一眼,“怎么商量?我说这事儿没商量!” “你想打匠人的主意!除非把我王仲林撤了!否则...休想!” “我.....” 吕师留没丢过这么大的人啊...我毕竟是中书舍人,是相公!一点面子都不留的吗? 求助似的看向张简之,却见张相爷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意思是:别惹王仲林,忍着!! 吕师留心头一苦,别提多憋闷了。可是张相爷发话了,他又不能违抗。 只能照做,可是心里,却结结实实的把王侍郎恨上了... 可惜,他哪知道?更屈辱的还在后头.... 王仲林既然今天发了个火,那就豁出去了。就没想好好的收场! 吕师留憋屈?他还憋屈呢! 见吕师留不说话,绷着脸退回班位,王仲林不依不饶。 “回来回来!汝退回做甚?不是要上议吗?不是要拿我工部开刀吗!?” “来来来!你我好好说讲!陪你议上一议!” 吕师留脸色已呈猪肝,勉强赔笑,“王侍郎....莫怪....既然....既然工部有意见....那此事....不提也罢!” “别不提啊!!” 王仲林穷追不舍?“弹议宁王之时,也没见你这么好说话吧?” “勾线王、谢、文等相公之时也没见你忍让半分啊?” “把严指挥和蜀王打成宁王党羽的时候更不见你如此为难啊?” “怎么?我一个小小的侍郎就把你难住了?不会吧?” 问的吕师留哑口无言,却是猛一甩袖!折身而反,“原来只是只听话的狗!不中用的东西!” “........” 吕师留被骂的,牙都要咬碎了,不看王仲林,却是死死的盯着张简之。 意思是,已经至此,还不回击吗!? 但依旧只收到张简之冷冷的摇头回应!! 而就在王仲林回身,吕师留羞愤的一刹那....隐形人一般的曹庆熏也开炮了..... 王仲林骂的痛快!而且已经撕破脸了,那他就没必要再绷着了。 这位虽然没和匠人们天天厮混,学一嘴的骚话。 但也是天天下基层,和百姓打成一片,所以论骂街曹侍郎听的多,学的也多。不比林仲林差到哪去! 此时迈步出班,皮笑肉不笑! “王侍郎好大的胆子,怎可如此污蔑相公!?” “吕相那还是相当有本事的!” 王仲林挑眉,“我说错他了?那你倒是说说,他有何本事?” 只见曹侍郎侃侃而谈,“莫看吕相,未于沙场立过功。未得国难半点忠!” “可是吕相爷保命的本事却是一流啊?当年崖山海难吕相爷第一个冲出重围,跑的怎叫一个快字了得?” “也莫看扶桑数年,吕相不曾为国朝添置片瓦,未得忠良之名。” “可是吕相弹劾起忠良来却有一手啊!?” “宁王一众忠义良臣,哪个不是功盖当世,哪个又不是被吕相一手操持下去了?” “这才叫真正的....乱世献忠无他事,太平祸起有他名!” 曹侍郎戏谑而谈,郎朗上口,没带一个脏字.... 话音刚落,只闻身后,一声如野兽般的嘶吼!! “曹、庆、熏!尔敢!?” 正是吕师留!张简之让他忍,可他真的忍不了了..... “尔含血喷人!!” 结果曹侍郎惯你这屁毛病?“你他娘的给老子闭嘴!!” 只见曹庆熏瞳仁充血,状若金刚!!原本还斯斯文文的样子,彻底疯了心! 一双死人的眸子,直勾勾的盯着吕师留。 “老子忍你很久了知道不知道!?” “他、妈、的!大宋岌岌可危之时你在哪!?如今有好日子了,又搞那蝇营狗苟,见不得人的伎俩!!” “你....还有你们那一众奸党!!你算是人!?” 炸了,朝堂彻底的炸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