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宋元一统志 >>第二百五十四章 鸽子来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 鸽子来了

周望走了,马公岛上又恢复了平静。 士兵们除了操练射击,就是训练攀爬、游泳、跳跃等体能技能,其他诸如刀枪剑戟十八般武艺统统都用不上了。当然,事实上这大大减轻了大家的训练负担,余下的时间做什么?自然是读书,读水西学派的识字教程,高级一些的有十万个为什么。 “呀,哥们儿,你说,大地真的是个圆球吗?” “我哪儿知道,要不你驾驶一艘大船,一只往一个方向出发,如果还能够回到这马公岛,就说明是圆的。” “切,我又不傻,这船万一走偏了,这么大点儿的马公岛,就回不来了,那也不见得大地就不是个圆球。” “什么圆球,是地球!” “哦,对对,地球,地球!” 对话的是两个士兵,是军中识字最多的那一拨人,经常讨论一些比较高级的话题。 “呀,你看,那不是首辅大人吗?他在看什么?” 另一个士兵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果然见纪弘成站在远处的一大块礁石上。 文天祥正慢慢悠悠的走上礁石,他不能太突然,也不能一惊一乍的,怕吓恩师一跳。 听到远远的干咳两声,纪弘成知道这是弟子文天祥来了。 他没有回头,问道: “天祥,怎么不把楚照月带来?” “恩师,本以为是来打仗,早知道那么清闲,就带她来跟翁主做伴儿。” 纪弘成继续望向远方的大海。 “恩师,这里消息闭塞,岛屿又不大,何不回临安去?” “为师在等,现在回去不合适。” 见文天祥一肚子的疑问,却又不敢问,纪弘成便道: “其实告诉你无妨,为师之所以要封锁我和阿罗在马公岛的消息,还要让朝廷到处寻找,就是要给褚登科那孙子一些压力。” “他?倭国人,虽然倭国与大宋并未交恶,但他就是一个探子,又何必给他面子,直接发兵灭之即可。” “天祥啊,没那么简单,打败一个国家容易,要灭一个国家,很难。咱们拭目以待吧,就看忽必烈的了。” “恩师为何对倭国有如此大的成见?” 纪弘成一时语塞,总不能告诉你,日本鬼子侵略我华夏,给我们带来过深重的灾难吧?还没发生的事,如何向你文天祥解释呢。 “天祥啊,我有个师兄说过,狼吃羊,不是因为他们恨羊,其实道理很简单,仅仅是因为他们需要填饱肚子。忽必烈是狼,倭国却不是羊,他们最起码也是黄鼠狼。反而是咱们,温和、善良、礼仪之邦,我们是羊。为师在考虑的是,我们羊要跑得快,要修筑篱笆,仅仅是为了不被狼吃掉吗?不,我们不能继续做羊群,我们要做猎人,要用发展的统筹的眼光来看这个巨大的生态链。” 纪弘成望着东海,跟文天祥说这番话。文天祥作为一代文豪,自然听得懂。这样的万丈豪情,这样高瞻远瞩的眼光,他是第一次领略到。想当初苦苦挣扎,就是想力挽狂澜,拯救大宋于危难之中,那时候的他,以及世杰、秀夫等人,岂不就是那不认命,却也只有等待被宰割的羔羊?若不是恩师,大宋灭亡了,不会再有新宋,也不会再有他文天祥。 “恩师,弟子明白了,要做猎人,不要做野兽,也不要做羊群。” “嗯,你一点就通,为师很欣慰。天祥,你怎么看忽必烈这个人?” 文天祥跟恩师说话,从来不怕说错,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求学问道的机会。不像跟君长或者大宋皇帝说话,的小心一些,伴君如伴虎。他沉吟半晌,道: “忽必烈这个人,有雄心壮志,作为一个君王,他是合格的。听说他挥师东征之时,还引用恩师的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此人果断,能成大事。如果他能拜入恩师门下,就更加前途不可限量了。” 文天祥这么一说,纪弘成就大概知道了。文天祥的意思是,他是欣赏忽必烈的,忽必烈是个人才,大概跟他文天祥差不多。不过跟恩师相比,还差的远,如果要有更大的成就,需要恩师的悉心培养。 纪弘成当然觉得这番话听起来非常受用,他可不是什么圣人,真心拍马屁的人,他是喜欢的。 “天祥,跟你说了多少次了,那不是为师写的诗,那是我的师祖写的。” “哦,弟子记住了。” “为师写过两句诗,你评价一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纪弘成本来只是想要恶作剧一下,可当他念完这首诗,再看文天祥,这弟子早已泪如雨下。 “恩师,弟子明白了。” 纪弘成有些于心不忍,我的乖徒儿,这可是你自己写的诗啊。 “你明白什么了?” “恩师一定是在珠江口,看到汝卡阿诺翻手之间灭了十万元军,认为从自己之手产出如此可怕的战场大杀器,于心不忍,便写下这手“伶仃洋”。恩师一定在告诫弟子等,不要做那阿里海牙一般的战争狂热者,要一心为国为民,做名垂青史的建设者。” 纪弘成很满意的点点头,为师就是这个意思啊! 就在此时,一艘快船满帆而来。 “恩师,是东瀛战事有结果了吗?” “可能是吧。” 片刻之后,那艘船便来到了岸边,上岸的人,让纪弘成一阵欣喜。 “少爷!” “春蕊!” 纪弘成有一种冲动,想要立刻拥抱她。虽然有阿罗在身边,但要说照顾人,春蕊是无可替代的。 春蕊眼中噙着幸福的泪水,她没有张开双臂扑到纪弘成怀里,而是指了指船上,原来,夏荷、秋月、冬雪都来了。 “少爷,夫人让我们来照顾你。” 夏荷笑吟吟的说。 秋月则看着这个美不胜收的海岛,似乎忘了纪弘成的存在,倒是冬雪,抱着一个木箱子,提醒道: “快把笼子提上岸。” 秋月一边去提冬雪所说的笼子,一边道: “少爷,这是咱家的那些鸽子,春蕊把它们都带来了,说你用得上。” 纪弘成一听,高兴了,自己这段时间最焦虑的事情,就这样被春蕊顺道给解决了,不愧是最贴心的人的啊。 纪弘成带着四大丫鬟“回家”,阿罗站在别墅的路口上迎接。其实那“路口”,就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巨大礁石,中间凹下去,就如同一道门。 澎湖之名的由来,就是这里是一个优良的避风港,群岛之外波涛澎湃,这群岛之间静如平湖。 四个丫鬟一路走一路看,眼中满是惊喜和好奇。尤其是夏、秋、冬三位,第一次出海,自然兴奋的忘了自己是谁。 阿罗第一眼见到春蕊,心里一咯噔,怎么到哪儿都有这小蹄子。不过她看到四个都来了,却也忍不住欣喜。这段时间可把她闷坏了,岛上全是些大老爷们儿,几个新来的丫鬟,要么不识字,连打麻将也不会,要么在她面前小心翼翼的,多一句话都不敢说。 现在好了,有这几个活宝陪着,有得玩儿了。 纪弘成赶紧问道: “春蕊,可带来了什么消息?” 春蕊摇摇头: “少爷,暂时没什么消息,不过有了信鸽,每天都可以收到新消息了。” 纪弘成道: “只是,这些各自初来乍到,又在这大海上,他们能飞的回去吗?” “放心吧少爷,让他们在这里安个窝,然后放飞,它们就会飞到临安老家。那边有什么消息,就让它们飞回来,大约一天的时间,就能够收到消息。” “好吧春蕊,你赶紧喂鸽子,放飞它们。” 春蕊点点头,从包袱里拿出了带来的小米,开始喂鸽子。并且在海边的大礁石上,安置了一个小木房子,那便是鸽子的窝。 春蕊可是经过研究的,这里没有汹涌的海浪,环境很幽静,是鸽子们喜欢的地方。 昨晚这一切,她便和纪弘成亲手放飞了信鸽。信鸽似乎懂了他们的意思一般,在海岛上空盘旋了几圈,便朝北方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