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我来之后无三国 >>第79章 征辟
张绣带着两个少年来到太守府时,王威正在和贾诩商议市场开启后的收益问题。 张绣说明原因后,王威本来不想见这两个少年,事情并没有产生什么恶劣的后果。 贾诩却道: “大人,你不觉得这个叫张既的少年很果敢吗?咱们正是缺人的时候,不如带进来看看。 要是合适的话,大人可以征辟他啊。” 王威也没多想,当即答应了下来。 说实话,除了一些名声极大的人,王威并没有记住太多的汉末人物。 光一个三国志中,有名有姓的好几百人,同名同姓的人又不少,他怎么知道自己差点错过了谁。 两个少年被带了进来,张既面色如常,不亢不卑的对着王威行了一礼道: “小民高陵张既,见过大人。” 王威一看,顿时对他有了不少好感。 糜竺有些紧张,行完礼后,说话有些磕巴道: “小,小民徐州,糜、糜竺,见,见过大人。” 糜竺话音落地,王威顿时心中一动,徐州糜竺?刘备的舅哥,汉末豪商啊! 不但资助刘备,自身能力也是不错的,尤其对于经商和处理一些政务都很在行。 王威顿时来了兴趣,差点就错过了这小子。 刚才张绣说了一个张姓小子和糜姓小子,自己也没在意,多亏贾诩了,不然错过真要后悔! 于是王威看了贾诩一眼。 贾诩一看王威看自己,却是误解了王威的意思,以为王威让自己提问考一考这个张既。 于是贾诩一捋八字胡,面无表情的对着张既道: “张家的少年,你刚才怎么敢在闹市中拔剑行凶?” 张既一看上首的王威没有开口,倒是这个八字胡开始询问自己,想来应该是太守的心腹,他当即对着贾诩也是一礼道: “小民见当时情况危机,要是不能及时制止那些乱民,肯定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而小民对自己的剑术还是有些信心,所以才想先将他们震慑住,避免更多的骚乱。” 贾诩继续问道: “你觉得要是不能震慑住他们,会发生什么事情?” 张既想也不想开口道: “轻则糜家商铺被这些乱民砸毁,损失无算。 重则会死伤不少百姓,大人在敦煌城做的这些努力就会毁于一旦。 羌人和汉人的矛盾会因为这件事情再次爆发,甚至凉州都会受此影响再次陷入动荡。” 王威和贾诩对视一眼,不由笑道: “你这少年,有些危言耸听了,这么一件事情会引起凉州动荡?” 张既一脸严肃的说道: “大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而且小民刚才发现,明显是有人准备趁机捣乱! 两次意图挑动民意,造成更大的混乱。” 然后他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仔细说了一遍。 王威眉头顿时皱到了一起,对着贾诩点了点头。 贾诩当即对张绣说道: “劳烦张将军再去市场一趟,将刚才参与闹事的所有人都先抓起来,仔细询问一遍。” 张绣当即掉头出去。 王威此时也开始重视起了张既,他仔细的回想了一下,汉末叫做张既的名人。 好像是和钟繇一起治理凉州的一个名人,政治治理上很有能力的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 但是短暂的接触上来看,这个少年还是很有些本领。 张既突然开口道: “大人,此时去那边,恐怕那意图不轨之人早已经离去,为了不引起更大的慌乱。 我建议此事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好。 羌人和汉人一向不和,因为敦煌城的建立,一下集中到了一起,必然少不了彼此间的磨合。 不要被有心人利用了,制造出更大的矛盾。” 王威嘴角一翘,对着张既道: “张既,我看你也是个有本事的,我这里正好缺个议曹,我有意征辟你做这议曹,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要是做的好了,我自然不吝提拔。” 张既想了一下,当即抱拳应道: “多谢大人抬爱,德容愿意。” 王威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向了糜竺,一开始的时候,他就对糜竺很有兴趣。 不曾想张既也真是个有本事,既然征辟了张既,那么这个糜竺自然也不会轻易放过。 于是王威笑道: “糜竺是吧?听说你是商贾之家,我这里倒是有个事情想要请教你。” 糜竺此时已经没有了刚进来时的紧张,尤其是有张既之前的表现在,少年心中自然升起一股不服输的念头。 他听王威这样对自己说,当即一礼道: “大人请讲,小民只要知晓,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王威点头笑道: “糜竺,你说怎么才能赚钱?或者说,怎么才能在这敦煌赚取更多的钱?” 糜竺一听,这不是问到自己看家的本事了么,他当即开口道: “回大人,赚钱不外乎就是低买高卖,小到农田中的粮食,秋收时压低粮价,春夏时提高售价。 大到跨越不同的州县,比如我徐州盐价百文,而这敦煌盐价千文,只要能将盐运来,那就能赚取十倍的利润。 凉州一匹马价值不过一金,要是能带去中原,最少能卖五金,到了江东之地,甚至可以卖到十金。” 王威哈哈一笑道: “这我是知道的,可是盐铁乃是国之重器,马匹更是战略物资。 我想把敦煌建设的更好,可是手中没有足够的钱财。 你说的这些能赚钱,可是我做不了。 你还有别的建议吗?” 糜竺点头道: “自然是有的,自古战争就是发家致富的不二选择,只是大人的目的是为了敦煌的发展,这个方法不可取。 那么只能在贸易上做文章。 我来凉州后就发现,这里的皮货很是丰富,一张完整的羊皮在这里不值钱。 只是以物易物的搭头。 可是这羊皮要是制成衣服、鞋帽,运送到中原,一套最少能卖两文钱。 一个熟练的成衣匠,一月不过是管吃住,五文钱的工钱,可是他一月最少能制成一百套衣物。 大人要是想做这买卖,肯定是可以大赚一笔的。” 王威不由奇道: “那么你家为何不做这买卖?” 糜竺笑道: “大人,这本就是利薄多销才能赚钱的买卖,想要形成赚钱的规模,最少要上万人才行。 采购羊皮、制衣、运输、销售。 我糜家没有这么多人来做这个买卖。 而大人这里收服了羌人的一部,正是可以靠这个事情赚钱。” 王威顿时来了兴趣,开口问道: “那么你觉得一万人做这事情,一年能赚多少?” 糜竺想了一下道: “刨去人工、运费等等,一万人一年最少能赚三千万钱。” 王威正要开口,突然一个亲兵进来禀报道: “大人,一个老者自称是糜家家主,要求见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