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682章 征讨日本的战略(第二更)

第682章 征讨日本的战略(第二更)

今日的这个议题有点长。 所以崇祯还专门按照了座位,甚至让人搬了大长桌。 军委会的重要大臣都围着桌子坐的。 当然,来的肯定不止军委会的人。 内阁首辅、户部尚书、吏部尚书都来了。 毕竟打仗是需要后面做支撑的,信息要同步到位。 不过要攻打日本这件事,知道的也只是今天在座的人。 首先是郑芝龙发言,他将日本的大致情况介绍了一遍。 这一点郑芝龙绝对是有充分的资格发言的,毕竟他早年就在日本待着,对日本的情况很了解。 明末的日本并不弱。 日本经历了战国时代的洗礼,战斗力非常强。 虽然在朝鲜之战中被明军击退,但此时的日本,地方上的大名还没有完全被幕府压制,整体的国力还没有彻底衰弱。 不仅如此,日本在这个时代的人口也非常多。 多少? 预估在1200万到1500万人之间。 而同时代的奥斯曼帝国的总人口也就差不多这个数值了。 你想想,日本才多大一点,人口就有这么多。 所以要打日本,不是简简单单的派几艘船过去就可以了的。 至少做个计划。 做计划前,首先得提个目标,例如三个月之内干掉日本所有有生力量。 那如何实现呢? 当然也是有办法的。 从结论来推过程,再推测需要多少兵力,多少粮食,多少战舰,多长时间做准备。 听郑芝龙介绍完后,崇祯说道:“如果朕想要在三个月之内,拿下日本一大半的领地,该如何?” 现场安静了一小会儿。 崇祯看了一眼郑芝龙,然后看了一眼桌上的烟斗,示意他可以抽。 郑芝龙连忙点起了烟。 显然,郑芝龙是个老烟民。 明朝已经有很多人抽烟了,不过都是比较原始的旱烟。 嘉靖年间,就有达官贵人抽了。 朝廷屡禁不止。 民间的烟草生意也做得很大,尤其是南方沿海,甚至不少洋人在大明朝做烟草生意。 郑芝龙抽起烟来,顿时感觉大脑又活跃了起来。 其他人都羡慕地看着郑芝龙,崇祯说道:“今天可以自由一些,抽吧。” 袁可立也取出了自己的烟斗,不多时,大殿内已经云雾缭绕。 坐在皇帝旁边负责做笔记的柳如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崇祯说道:“烟草虽香,但于身体有害,诸位还是要节制呀。” 袁可立笑道:“常年在军中,养成了这个习惯,一时间还真是有些戒不掉。” 袁可立心中不由得感慨,他上任元帅时间不长,之前一直待在登州,现在在京师了。 和皇帝相处下来,切身感受到,皇帝其实还是很好相处的。 绝不像下面那些官员想的那样。 皇帝只不过对官员的公务要求很高,其他的生活习惯,基本上不会干预。 这北京城可是有不少官员喜欢烟草的。 从嘉靖年代开始,就很流行,万历年间禁止过一段时间。 但终究是禁不住。 这些事张凡也没说什么,睁只眼闭只眼的。 郑芝龙说道:“陛下,若是要在三个月之内打下日本一大半,也不是不能。” 袁可立、韩爌、毕自严等人的注意力立刻吸引了过来,大家都看着郑芝龙。 且说郑芝龙在这几月内完成了两件大事。 一、和葡萄牙人的谈判。 二、吕宋岛的贸易问题。 仅仅这两件事,已经让很多人对他刮目相看。 此时此刻的郑芝龙,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 一旦日本也被打下来,那他的威望必然暴涨,朝堂上的权力格局将再一次发生大变。 崇祯说道:“你但说无妨,大胆地说,无非就是钱和人的问题,这些你都不必担心。” 这话郑芝龙听得爽,但是韩爌和毕自严听得眼角直抽搐。 什么叫你完全不必担心? 陛下,您说法要负责啊! 郑芝龙继续说道:“日本现在掌权者是德川家族,德川幕府在江户城,整个日本有260个藩,分布在全国各地,经历了几十年前的战国,以及神宗年间的朝鲜之战,各地大名的实力都已经被削弱。” “据臣了解,德川幕府占据了四分之一的领地,并且现在正在加强对各地大名的管控,封禁海运,每年参觐,尤其是德川家康上位后。” “以目前的形势看,还会有更加严格的管控出来。” 这一点张凡肯定是知道的,德川家光是德川幕府时代一个很重要的将军,德川家族的统治,就是在他手里巩固下来的。 “若是我们直接攻打江户城,幕府将军一旦守住两个月,向全国发布动员令,必然会有一大批大名前来,毕竟大名的家人全部在江户城。” 郑芝龙言简意赅:“若是我们在同一段时间内,攻打这四座城,则大部分大名将无法支援。” “大阪、京都、江户、名古屋。” 大阪城是丰臣秀吉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的,这个时代日本当之无愧的第二大城市。 丰臣秀吉也就才死了38年而已。 而且在德川幕府时代,御三家(德川家族本宗和两个分支)的纪州德康就在这里。 京都则是唐朝时期,日本修建的首都,其布局是模仿了唐长安城和洛阳城。 在镰仓幕府时代,京都城是整个日本最大的城市,当年的织田信长就是拿下了京都城,才站稳了根基。 天皇就在京都,如果明军能俘虏天皇,在政治上就绝对站稳了脚。 江户城是德川幕府时代日本的政治、军事中心,德川家光就在江户城,目前日本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城。 而且江户附近有日本的两个粮食生产地,拿下这里,不仅仅沉重打击德川家族,同时还能占据粮食基地。 名古屋城则是26年前,第一代德川将军修建的巨型城堡。 更久远一点,日本战国三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都出生在名古屋一带。 而且御三家的尾张德川就在名古屋。 如果明军能攻下这四座城,日本一大半都会在明军的控制下了。 有一部分粮食产地将控制在明军手中。 等等! 日本的粮食产地不是在关东和北海道吗? 那是后世了。 在这个时代,日本的关东平原的确开始开发了,但是北海道则是无人区,就谈不上什么盛产粮食了。 日本人靠农业和渔业活着。 大明朝有八亿亩耕地,养活了近两亿人。 日本猴子差不多有1800万石的地,大约也就相当于两千万亩地,只有明朝四十分之一,但人口却有一千多万,3个人才是一个明朝人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