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逍遥小军侯 >>第106章 老巢
透过雨幕看向街边的铺子和行人,总有一种朦胧之感。 不过祝修远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异常。 这不是去董府的路,也不是去鄱阳王府的路! 放下布帘,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中,祝修远思忖:“刺史大人究竟打的什么主意?就算承受鄱阳王府的怒火,也要拒绝开启官仓,莫非这官仓……也有问题?” “嗯,有可能……不知管家又要带我们去哪里?又要做什么呢?哎,希望他能想到办法吧……” 一路摇晃,一路分析。 很快,祝修远他们的马车,在江州东城,某间酒楼门前停下。 祝修远和董诚跟着管家走进酒楼。 两人呆呆的,看着管家娴熟的吩咐掌柜,准备二楼的某个雅间,再准备一桌好酒好菜……管家显是此间常客。 而祝修远和董诚两翁婿,则始终一脸懵。 这是……准备请他们吃饭? 因为没有帮祝修远解决赈灾之粮筹集的问题,所以摆宴请客,算是……“赔礼”? 应该没有这么简单。 二楼雅间。 三人客气一番,纷纷入座。 不一时,桌上已经摆满了好酒好菜,酒菜香味儿很浓,勾人食欲。 “董参军,祝公子,此间就我们三人,不必客气,我们先吃,等吃饱了肚子,待会儿才好办事。” 管家举着筷子连连招呼。 祝修远和董诚无奈,只得抓着筷子开始吃喝。 不过,因为管家始终打着哑谜,两人都食不甘味,只吃了个三分饱。 管家倒是吃得非常欢。 祝修远和董诚丝毫看不出,就这么一位吃的心满意足的老人家,曾在衙门的后堂中,语气冷厉,吓得老狐狸花朝仕动也不敢动一下。 好不容易,等管家吃满意了,董诚方才拱手,“管家,赈灾之粮一事……” “董参军,你打开西侧的窗户,瞧一瞧能发现什么。”管家笑道。 “是!”董诚面色顿时严肃,立即起身。 “岳父大人,还是小婿来吧。”祝修远赶紧起身,从董诚手中揽下此项“任务”。 董诚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祝修远走到雅间的西侧,两手撑着窗户,用力往外一推。 董诚也走了过来,准备瞧一瞧,透过这扇窗户,到底能够看见什么。 只有王府管家瘫在椅子上没有动。 窗户一开,外面的暴雨之声就传了进来。 并伴有不大不小的微风,微风中裹夹着细小的雨雾。 这种风雨吹拂在人的脸上,让人感觉发寒。 “这场江州风雨,已经持续半月有余,究竟几时才能罢休啊!” 岳父大人迎着寒冷的风雨,感叹了一句,语气中满是无奈。 感叹完毕,他与祝修远一起望向窗外—— 入眼只见好一座宅院大门! 朱红色的大门,鎏金的铜制门钉,大理石的石狮子,青玉台阶,白墙碧瓦! 这座豪华的宅院大门,正斜对着董诚和祝修远所在的窗户。 不过那宅院大门紧闭,门前无人,董诚和祝修远都瞧不出什么名堂来。 “管家,这是?”祝修远转头看向王府管家,面色疑惑。 “祝公子,你且莫急,再等上片刻。”王府管家笑呵呵,瘫在椅子上,仿佛成竹在胸。 祝修远与董诚对视一眼,两人心中稍定。 “快快……” “你们去那边,你们去……” “哎哟……” “娘……” “你们是什么人……” 忽然,下面的大街上传来一阵哭爹喊娘。 还有行伍之人的指挥口令等,混杂在一起。 祝修远和董诚忙定睛一看,只见一队将士,银盔银甲,正从大街的拐角处快速奔来。 将士们铠甲鲜明,手执铁枪,腰悬长刀,竟是全副武装。 他们喊着口令,踏着整齐的步伐小跑而来,钢铁洪流一般,沿途百姓避之不及。 “这是……” 董诚满面震惊,并咽了口唾沫。 这绝不是衙门的州兵,州兵的装备可没有这么好。 董诚在江州多年的生活经历告诉他,下面大街上的将士,是鄱阳王府的私兵,或者说是家将。 “管家,这……这是王府的家将?!”董诚面色依旧震惊。 “王府的家将?” 祝修远也吃了一惊,极目往窗外一扫,只见手执长枪的家将已经到齐了,足有百人之数。 接着,又是一百多人的弓箭手,以及一百多人的刀盾兵。 足足来了三百多人! 江州的州兵才多少个来着? 五百个是吧。 人家鄱阳王府的家将就有三百多个! 而且这还是鄱阳王出征,带走了一批家将的缘故,不然还会更多。 祝修远张大了嘴巴—— 鄱阳王府真是太霸气了! 祝修远两眼放光,有些羡慕。 “不知管家派遣家将来此,所为何事?莫非与赈灾之粮有关?”董诚已经缓过劲儿来,忙拱手询问。 祝修远抹了把脸,心中想道:“对呀,家将们来此的原因才是最重要的。” 管家从椅子上站起,伸了个懒腰:“董参军,祝公子,好戏开场了,我们过去吧。” 好戏? 董诚和祝修远面带疑惑。 紧跟王府管家的脚步,下楼,走到那宅院大门前,接受着道路两侧家将们的“注目礼”。 “启禀管家,属下等已将此宅包围!” 一位家将中的头领越众上前,抱拳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