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逍遥小军侯 >>第367章 赴京
“贤婿委托五百金吾卫,返回江州,迎接贞儿赴京,随后就到!” 董诚看罢此信,不由抚须畅笑…… 董漱玉终于接过了这封信件,逐字逐句的看去,待看见“江城伯”三个字时,她差点喜极而泣。 …… 待激动稍稍平复,董家三人围聚一起,商量着送董淑贞赴京的事。 “虽有五百金吾卫护送,天大的荣耀,但老夫这心里啊,还是稍稍不放心……” “这样吧,老夫再派出两百州衙的州兵,一起护送,这样老夫才能放心。” “爹爹所言极是!对了爹爹,女儿从此信中得知,陛下虽赐下钱粮、仆人等无数,但修远一人在京,只有言大山一个熟悉之人,女儿怕修远不习惯……” …… 董诚和董漱玉都在热烈讨论,各种事宜,各种安排等。 而董淑贞,此时却显得闷闷不乐,几番想开口,却始终未曾插上嘴。 待董诚和董漱玉讨论得差不多了,董诚口干喝茶的间隙,瞥见董淑贞的模样。 不由笑道:“贞儿啊,你马上就要赴京了,在京中,你当好生相夫教子,不可再像以前那般胡来,知道了么?” 然而,董淑贞却不回话,闷闷不乐。 “贞儿,你不是吵着嚷着要去京城么,可是我看你好像……” “爹爹,姐姐,我……我舍不得你们……”董淑贞带着哭腔。 “哎!” 董诚放下茶杯,他又何尝舍得下这小女儿呢? 可是嫁出去的女儿,始终是泼出去的水。 更何况,他这小女儿又不是去受苦受难。 “贞儿,身为女子,始终会有这一天的,你不用舍不得,又不是生老病死,倘若你想我和爹爹了,随时都可以回来,也就半天的路程!” 董漱玉宽慰道。 “爹爹,姐姐,要不……” 董淑贞抿了抿嘴,“要不你们和我一起去京城吧,到时候我们一家人就不用分开了!” “胡闹!” 董诚猛得一拍桌子,那茶杯在桌上跳跃,发出瓷器碰撞的声音。 董淑贞顿时被吓得一缩脖子。 “婚嫁之事,乃人伦大事,岂可儿戏!况且老夫乃江州刺史,如何去得京城?” 高声训斥完,董诚语气又软了下来。 “贞儿啊,现在你已不是小孩了,你已嫁给贤婿为妻,就已经是祝家人了……” “去吧,不用想太多,你姐姐说的对,若想我们了,随时都可以回来……” “那东院,始终为你们留着……” “知道了,爹爹!” 董淑贞起身,跪地俯身三拜,颇有种拜别的意思。 …… 东院。 夏舞和秋雯正在收拾行装,春雪和冬梅等丫鬟也来帮忙。 而董淑贞呆坐在闺房中的梳妆台前,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沉默无言。 “这个是必备之物,装上……” “这个是姑爷喜欢的,也要带上……” 丫鬟们还在整理行礼,一派热火朝天的模样。 董淑贞缓缓起身,在闺房中四处走动,看看这个,摸摸那个…… “小姐?” 却不知何时,夏舞走了进来。 “夏舞啊……”董淑贞瞄了她一眼,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小姐,奴婢想到一个主意,或可让小姐开心一些。” “哦,夏舞,你历来鬼点子多,你想到了什么好主意?” 董淑贞神色稍稍起了变化。 夏舞可是她的“军师”,鬼点子特多,说不定还真有好办法呢。 “小姐,老爷乃江州刺史,无论如何都不能与我们一起赴京的。但是我们可以把大小姐带上啊!” “对呀!”董淑贞两眼一亮,“我想起来了,夫君在信中说,陛下赏赐的府邸很大,可以带姐姐一起,反正够地方!” 董淑贞欢天喜地的去了,去找姐姐,说明此事。 然而,不久后,董淑贞返回,耷拉着脑袋。 夏舞忙问:“小姐,大小姐她不愿意赴京吗?” “姐姐说了,她要留在江州服侍爹爹,并且……姐姐说她作为一个外人,怎么可以住进江城伯府……” 夏舞眼珠一转,笑道:“小姐莫急,奴婢又得了一计。” “什么计啊,赶快说说!” …… 董府后厅,董诚、董淑贞、董漱玉三父女再度聚首。 “爹爹,此去京城,路途遥远,在路上……” 董淑贞抱着董诚一条胳膊,撒娇道:“女儿有些怕……而姐姐曾走南闯北,女儿想请姐姐陪女儿一同赴京。” “这?”董诚迟疑。 董漱玉却不说话,只坐在那,眼珠动了动,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等女儿到了京城,姐姐可再返回江州便是……” 董淑贞不停撒娇,将董诚的头都晃昏了。 “玉儿,你意下如何?” 董诚心里觉得可行,不过还是想征询下大女儿的意见。 “爹爹,这恐怕……” “姐姐,我常听你说起,那常州义兴县的紫砂矿如何如何,姐姐何不趁此机会,转道去那义兴县,亲自看一眼呢?” “嗯,玉儿啊,老夫也觉得你可以去一趟,顺便看看贤婿,他在京城如何,还有没有需要置备的。” 董诚捻须。 听了这话,董漱玉忙起身拜道:“女儿谨遵爹爹之命!” 说完后,董漱玉感觉四肢百骸都在颤抖,有激动,有兴奋,还有一丝丝羞涩。 其实京城之行,董漱玉是想去的。 但是她的身份……去干什么? 不过既然董诚开了口的话,那就不一样了,她是“遵父命”去的……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董漱玉也回去收拾行装,准备京城之行。 半个时辰后。 五百金吾卫来到董府。 此时的金吾卫,扮演的是祝修远家将的角色,故对董家人分外客气。 大街上围观之人无数,并且祝修远受封江城伯的消息,也在人群中飞速传播。 得知消息后,江州城的百姓们更是激动,也有些遗憾。 激动的是他们的司马大人,先在三个月前的系列天灾中,拯救江州于水火,又在燕军攻城之战中,力挽狂澜。 祝司马是江州的大恩人呐! 如今好人终得好报,受封为江城伯,他们也为祝修远感到高兴。 不过高兴中也有遗憾。 那就是祝修远将不再留在江州了…… 金吾卫既到,董淑贞也董漱玉也就准备启程了。 一大堆行礼,还有夏舞、秋雯,春夏和冬梅等丫鬟,也一一跟着。 另外还有府中几个管事,如董一董二等。 他们要么是去帮祝修远打造新式兵器,要么是入驻崭新的江城伯府,协助祝修远管家。 陛下赏赐的仆人,终究没有董府去的仆人亲近! …… 一群人浩浩荡荡,奔赴江州码头。 整个江州城中三分之二的百姓,自发组队相送,直送到江州码头外。 “爹爹,女儿这就去了!” 码头上,董淑贞再次拜别老父亲,忍不住哭哭啼啼。 “去吧,记着,你以后就是祝夫人了,也是伯爷夫人,当谨言慎行,为夫婿争光,不可胡闹!” “女儿知道了……” 董漱玉扶着她,缓缓上船。 不一时,所有人和物都已运上船,江州衙门派出的二百州兵也上了船。 很快,董淑贞、董漱玉一行人出现在大船的甲板上。 “爹爹,再见!” 董淑贞用力的挥动着手,大船杨帆启航,沿着长江顺流而下。 “出发吧,尽早到达,到了后别忘了写信……” 董诚追出两步,可是终究赶不上快速远去的大船。 良久之后,那大船的风帆都看不见了,消失在远处江面…… “哎!” 董诚呆立片刻,转身而去。 一种孤寂落寞之感,油然而生。 早前董淑贞和祝修远刚刚成亲的时候,祝修远曾嚷嚷着要搬出去住。 那个时候,他划出东院……他就是不想让女儿离他太远。 可是现在不同了! 他那贤婿祝修远,早已不是衣衫褴褛的农夫少年了。 而是一位伯爵,江城伯! 算是有了自立门户和自保之力…… 而与此同时,他羽翼下的女儿也就离他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