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逍遥小军侯 >>第571章 进展
他见了祝修远,面无表情,低着头快步离去。 祝修远目送他一会儿,不用说,李继业醒来后,想必是了解了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这梁国副使太过分了,于是李继业就训斥了他。 祝修远不去管他,在下人的带领下走进李继业的病房。 “李兄!” 祝修远拱手上前,上下打量他一番,笑道:“李兄休息了大半日,面色倒是好了许多,李兄醒来,我这心里就放心了。” “祝兄!”李继业正背靠着床沿,他拱了拱手,嘴角挤出一丝笑容:“今日在朝堂上发生的事,我已经知晓了。” “那些刺客,本是为了我而来,他们不仅差点刺杀了祝兄,还害的祝兄在朝堂上被诬陷……祝兄放心,方才我已经狠狠的训斥了那副使!” 李继业还是有些虚弱,他半坐在卧榻上,气血上涌,那是被梁国副使给气的。 “诶,今日之事……一言难尽,都过去了,我现在正全力搜捕刺客!这些刺客真是太嚣张了,我一定要抓住他们!” “师兄,现在有何进展?” 在旁边端茶倒水亲自伺候李继业的李卿奴开口问道。 并为祝修远倒来一杯茶。 祝修远起身两手接住了,他回忆了一番,避开那些恶心的事,将今日获得的结果一一告知给他们知道。 因从寇婉婉处得知,她的手下已经锁定了刺客,所以祝修远心里非常放松。 但这点却不能透露给李继业和李卿奴知道,他只是请他们放心,三日之内,他一定可以抓住那帮刺客的。 聊完了刺客的事,祝修远又与李继业聊了些别的,半个时辰后,祝修远起身告辞。 “祝兄!”李继业忽然叫住转身的祝修远。 “李兄有何事?” “遇刺之事,本就与祝兄无关,祝兄请放心,待三日之后,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连累祝兄及令泰山的!” 这话听起来,倒与李卿奴在宫门口所说的一致。 不过……祝修远方才说了好多遍,他一定可以抓住刺客的话,看来他们都没有听进去,估计还以为祝修远是在安慰他们…… 祝修远也不点破,只拱手拜谢,然后离开驿馆,再次返回江城伯府。 天色大黑了。 可董诚还没有回来。 还在外面为暗杀一案奔波。 所以晚饭的饭桌上,就之有祝修远、董淑贞和董漱玉三人。 饭后。 三人也没有回去休息,等在这花厅……祝修远稍稍有些内疚,此事他是当事人,结果却在家中闲坐…… 很晚之后,董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据他所说,忙活了这么许久,进展却不大…… 董淑贞、董漱玉她们的情绪都不太高,为此事担忧着。 的确,若此事不能妥善处理,将为江城伯府留下诸多隐患。 祝修远叹口气,寇婉婉那边的消息,他还不能说,只得好生的安慰了他们几句,然后各自回去休息。 一夜无话。 第二日。 京城中仍在戒严,局势不明,百姓们都不敢走出家门。 祝修远也没再歇着了,加入董诚和少司寇他们,一起四处奔波查案。 然而一整天过去了,像这样查,无异于大海捞针,还是没有丝毫结果。 转眼,时间来到第三日。 今天就是三日之期的最后一天了。 满朝文武,还有宫里的陈皇,甚至全城百姓等,都在等待着,期盼着,期盼最后的结果对他们有益。 整个京城,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大街小巷一个人都没有,与数日前的上元佳节形成鲜明的对比。 但私底下,却早已是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伺机而动。 当然,所有目光的焦点,就是本次刺杀的案情。 今日是最后一天了,若祝修远不能在今日内破案,京城的局势又将发生未知的变化…… 祝修远心里倒是挺淡定的,寇婉婉那边也曾传递过几次信息,通过言大山送来的纸条。 最近一次,纸条上面说将在今日的傍晚时分,应该就能行动了。 请祝修远做好准备。 并将刺客们的落脚地准确的告诉给了祝修远。 为避免打草惊蛇,也为了预防走漏消息,祝修远将那些纸条看完后,都投入火盆中烧掉。 只待今日傍晚时分,出动人马,将那窝刺客一锅端掉! 申时末酉时初,大概下午五点钟左右。 润州府衙。 应祝修远的要求,董诚、少司寇,还有润州府衙的捕快,及刑狱司的捕快等,都回到润州府衙歇脚。 理由是大家忙活了一天,都累了,现在又临近晚饭的饭点,不如先回到府衙,吃一顿由董玉楼送来的可口饭菜再说。 待养精蓄锐,再继续忙碌奔波不迟。 实际上,祝修远是在为傍晚之后的行动做准备。 将众人聚集在府衙,第一可以休息一下,第二也是聚拢人力。 董诚、少司寇及捕快们欣然同意,众人纷纷在府衙大堂席地而坐,锤着走了一整天的腿脚,等待可口饭菜送来。 祝修远则抽空,寻了个理由,暂离府衙大堂,在一个相对隐秘的地方,对言大山进行了一番吩咐: “大山,你亲自跑一趟,先去董玉楼请师父,请来府衙,就说我已有刺客的线索,请他老人家出手相助!” 祝修远暗中咬牙,等了三日,终于能够行动了! 这三日内,老乞丐虽然也住在董玉楼,但刺客还在潜逃,他始终未曾大醉过,为的就是要帮祝修远捉拿那群刺客。 “知道了恩公!” 言大山目光如炬,两手一拱之后,转身就走。 言大山是仅有的一位知道寇婉婉的手下在跟踪刺客的,因为传递消息的纸条,都是通过言大山之手。 对于此事,祝修远也就没有对他隐瞒。 言大山嘴也很紧,不可能像个大喇叭似的到处宣传。 “稍等!” 祝修远一摆手,忽然想起一件事。 “恩公请吩咐?” “请动师父他老人家后,你再去一趟驿馆,就说案情有了重大突破,请安乐公主及乾王共同前来见证。” 那梁国乾王李继业经过多日的调理,那点小伤,早已痊愈,活蹦乱跳的,祝修远请他来见证,倒不用怕累着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