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逍遥小相公 >>第174章 恳请先生教我
他没想过,这群儒生能坚持这么久,以为很快就会下山的。 见到徐七舟来了,大雨之中的儒生们,纷纷给徐七舟躬身行礼。 清一色的拜下之后,他们这才站起身来。 徐七舟望着他们,大喊道:“你们为何不进来避雨?” 他的声音,堪堪盖过雨声。 “未得主人同意,我等岂可逾越?”为首一名夫子也大喊道。 徐七舟心中有些无奈了。 这群儒生,当真是固执得很啊。 叶威也直摇头:“傻子,一群傻子啊。” “看来,圣贤书把人给读傻了啊。” 徐七舟大喊道:“既然已经下雨,你们就赶紧下山去吧,我没什么好教你们的。” 能教什么? 自己都只是半桶水而已。 要是教他们,岂不是误人子弟? 然而,徐七舟话音落下,他们还是没动,任由大雨冲刷。 徐七舟皱眉:“你们就这么固执?” 黑夜之中。 那群白衣没有动,他们的眼神中,似有什么情绪在涌动。 半晌后。 为首的那位夫子才轻叹一声:“我等读书,只为救国。” “如今天下凋敝,民生凌乱,外敌入侵,我等若不饥渴求学,如何拯救天下,如何拯救这乱世?” 话罢,他躬身拱手,将腰弯到最低,在大雨之中,呐喊道:“恳请先生不吝赐教!” 他的声音,掷地有声! 身后,那一百多名儒生,也纷纷躬身,拱手。 “恳请先生不吝赐教!” “恳请先生不吝赐教!” 呐喊声,在这黑夜之中,哗然响起。 徐七舟望着他们,眼神中带着一抹复杂。 这就是他们坚守的信念吗? 这就是他们一直都站在这里,哪怕淋雨也不走的初衷吗? 为了救国?为了这天下百姓? 这群儒生,显得还是太简单了啊,光靠读书,就能救国吗? 自己,也实在是没有什么能教他们的了。 唯有,写一首劝学诗吧。 看看他们能从其中,感悟到什么。 徐七舟轻叹一声:“也罢,既然你们不愿走,非要我说上两句,那我就送你们一首劝学诗。” 此话一出,大家的眼神顿时一亮。 在黑夜之中,他们灼灼的目光盯着徐七舟,希望能从徐七舟的话中,得到某些真谛。 徐七舟深吸一口气,喊道:“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呐喊声,在最后一个字落下后,终于停止了。 儒生们的表情愣住了。 他们的神情之中,多了一抹精彩的神色。 徐七舟轻叹一声,这就要靠他们的感悟了,自己可是将半圣朱熹的诗都拿出来了啊。 为首的夫子喃喃道:“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不可轻薄了每一寸光阴。” 他们都在细细体悟,不敢放弃一丝一毫的感想。 或许,就能从这里面,悟出什么道理来。 他们懒懒地念着,徐七舟就这么看着他们。 几个儒生,忽然眼神一亮,随后直接躬身道:“多谢居士,我们已经有所顿悟。” “光阴不可轻,当日夜读书,不可懈怠!” 他们喃喃地念着,眼神之中尽是狂喜之色,就好像悟到了真谛。 徐七舟哑然失笑,这都能悟到么? 反正自己听这首诗,是悟不到任何东西的。 但是,他们若是能有所悟,就也可以了。 徐七舟看向其他人:“你们也都感悟了吗?” 有的摇头,有的点头。 为首的夫子显得有些激动,望着徐七舟道:“多谢居士指点,此番我们贸然前来黑风寨,是我们太过唐突,既已得到居士一首诗的点破,我们也不敢在久留了。” “学生们,跟随我一起下山吧。” 他们就要离开。 然而,徐七舟却抬头看天,摇头道:“你们回来。” “在这里住上一晚再走,这十里八方的,可没有任何一家客栈可以容你们。” 难道让他们淋死去吗? 徐七舟下不了这个狠心,让他们在这里住一晚,还会可以的。 在徐七舟的强烈要求下,这群儒生,这才放下了礼节,跟随着徐七舟一起,走进了黑风寨。 大虎连忙给他们安排房间。 很快,就安顿好了。 徐七舟也回去睡觉,心中却也松了口气,一首诗打发了他们,也还算可以了。 至少,明天就可以让他们离开了。 不过,这群儒生的精神,却让徐七舟有些感慨了。 他们的精神,又何尝不值得学习呢? …… 次日一早。 徐七舟醒来了。 待他到了那些儒生住的地方一看,这才发现他们一夜都没有睡觉,而是一直在参悟这徐七舟的那首诗。 他们细细感悟,有的苦恼万分,有的惊喜异常。 徐七舟不由感慨他们的刻苦,喊了一声:“你们还在参悟?” “多谢居士,我已经从里面参到不少东西了。” “是啊,多谢居士。” 他们纷纷站起身来,感谢徐七舟了。 徐七舟笑着点头,既然他们能从里面参悟到东西,那也是他们的本事啊。 “那你们好好休息,我要出去一趟了。”徐七舟说罢,就要离开了。 那些儒生纷纷从地上站起身来,全部朝着徐七舟拱手作揖。 徐七舟微微一愣:“你们这是干什么?” 几位夫子,朝着徐七舟拱手作揖,神色之间满是郑重:“居士教我们一首劝学诗,我们岂有不回礼的说法?” “那首诗,我们感悟良多,将会将这首诗刻在我书院之上,供万世敬仰的!” 徐七舟闻言,哑然失笑:“用不着,用不着。” 然而,那些儒生已经纷纷上前来了。 他们手中,有的拿着地契,有的拿着银两,还有的拿着字画。 “居士,这是我珍藏的字画,乃是书圣亲自所写,还请收下吧。” “居士,我没有珍藏,但我有银子。” “居士,这是我家的地契,就在抚临郡,五百亩左右,还请居士收下吧。” 他们纷纷把礼品,往徐七舟的手上塞。 没一会儿,徐七舟的手上就堆满了东西。 徐七舟有些讶然了,这群儒生可真有钱啊,绝对都是大户人家的子弟,要不然怎么能读得起书? 待大家都纷纷送完东西,徐七舟也不想驳了他们的颜面,便都收下了。 其中,徐七舟比较看中抚临郡的那块地。 那块地,足足有五百亩,可足够徐七舟种植很多东西了啊。 而大家都送完之后,只有一个儒生还没有送东西。 他在布袋里面翻找着什么,里面有银子,还有各种珍贵的书法。 只不过,他觉得这些都太俗气了,所以根本没打算送给居士。 而徐七舟看见他奋力地翻找着东西,也不由笑道:“不用了,不用了。” 那儒生却摇头道:“不行,我一定要送居士的。” 徐七舟便看向他布袋里,似乎有一包种子一样的东西,这让徐七舟疑惑:“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