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逍遥小相公 >>第343章 待红巾飘满,看见希望

第343章 待红巾飘满,看见希望

接下来的两天。 果不其然,事情发酵了。 而且发酵得十分厉害。 “听闻徐姑爷到咱们南丰了,可是却被那该死的狗官给刚走了啊。” “这该死的狗官,咱们的田地都被淹掉了,他们竟然连赈灾的徐姑爷都要赶走。” “乡亲们,咱们与他拼了。” 南丰县内,一时间躁动不安。 许多的灾民,忍受不了心中的愤怒,于是纷纷跑到县衙大闹。 甚至,还有胆大的,直接刺杀廖永昌。 一时间,南丰县也鸡飞狗跳。 但廖永昌一直都在和布政使司来的重臣联系。 那位重臣,带来了一位富商,那位富商需要低价买百姓的田地,而廖永昌便作为这中间人,使用各种办法,逼迫百姓来低价卖地。 如此一来,南丰县更加乌烟瘴气。 …… 而这几天的时间。 徐七舟回到了抚临郡。 此时,抚临郡的民愤更加惨烈,李忠义虽然多方阻止,但是仍旧难以成功。 为此,李忠义看见这等憋闷的环境后,也是肚子一愣,在醉红楼,喝着闷酒。 至于潘平,刘正宗他们,倒是没有太过悲伤,只是也叹息连连。 而得知了李忠义今晚就在醉红楼的消息后,徐七舟也没有迟疑,便直接前往了醉红楼,寻找他们。 待自己到了醉红楼后,老鸨仍旧热情招待了自己,随后将徐七舟给请到了二楼。 看向了二楼一排排的房间,张正安望着身边的老鸨到:“我大哥他们在那个房间?” 老鸨早已知道徐七舟的而大哥是谁。 所以,没有任何迟疑,便直接带着徐七舟一起,去了李忠义的房间。 门被敲响,里面传来一个烂醉如泥的声音:“进来。” 听见这道声音,老鸨眉开眼笑,连忙伸手,将门给推开,望着徐七舟道:恩公,你进去吧。” 徐七舟颔首,朝着老鸨拱了拱手,随后走了进去。 此时,是夜晚,房间里面竟然没有点灯。 只能看见月光撒在地上,还能看见有一人,坐在窗户的角落,手中正拿着一个酒壶,大口地灌着酒。 “咕咚,咕咚,咕咚……” 徐七舟甚至能清晰听见酒水滑进肚子的声音。 望着坐在窗台下,蜷缩起来的李忠义,徐七舟轻声喊了一句:“大哥?” 窗台下坐着的身影,没有应声。 徐七舟便一步步地走过去。 可是,还未走到近前,便听见了李忠义的声音。 “别过来,你我早就不是兄弟了,你还来纠缠,这是为何?” 徐七舟仿佛能感受到他的那种寂寥。 仿佛能感受到,他心中不甘心的情绪。 望着他那孤寂的背影,徐七舟心中也不是滋味。 “大哥,我们是兄弟啊。”徐七舟笑着道。 李忠义终于抬起头,黑暗之中,匆匆地瞥了徐七舟一眼,随即大喝起来:“什么兄弟?我李忠义是堂堂忠良,岂能与反贼做兄弟?” “反贼,滚!” “否则我要了你的命。” 徐七舟默默不说话。 李忠义抓起酒壶,狠狠地灌了一口,脸上能看见明显的红润,也能看见他的醉意。 一口酒后,李忠义将酒壶狠狠地摔在地上。 “砰……” 一声巨响。 在这黑夜中,炸响! 紧接着,李忠义捡起了地上的剑,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剑指徐七舟,寒声道:“你过来,我便杀了你。” 他的心中,有着万般不平。 凭什么,他屡屡立下功劳,朝廷却不封赏,反倒是屡次打压他。 他不为功劳,只为能舍身保国,能为大周立下汗马功劳。 可是,当今皇帝,却将他打入大牢,若非是徐七舟捞了自己,怕是自己在牢里,就要被祁顺给搞死了。 何其的悲哀? 大周忠臣,竟要被一反贼给救起来? 如今,他在抚临郡行走,本想低调行事,可是抚临郡官府到处残害生命,到处剥削百姓,杀害人命。 强盗没到,官府却变成了强盗。 这些天,李忠义看见了官府的凶狠,看见了他们比反贼更加血腥的一幕。 他身为抚临卫的指挥使,也想帮帮这些百姓,可是他没有能力,他帮不了…… 屡次阻拦,都只是堪堪救下别人的性命。 而就在今天,更是没能救下数十条百姓的性命,陆远山当着他的面,将几十条人命直接斩杀。 这让李忠义更是彻底心寒了。 他心中又何尝不清楚,这些百姓是无辜的呢? 任由官府杀之,而他却只能无动于衷,这种感觉,让他更是涌起无力感。 这种无力,不仅是对朝廷,也是对自己。 “大哥,你若要杀我,那就来吧。”徐七舟笑着上前。 李忠义心中,痛苦万分! 眼见徐七舟越走越近,他指着徐七舟的剑,也越来越无力了。 “哈哈哈。” 他狂笑一声,猛地将手中的剑横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失声痛哭:“我所忠于的,到底是怎样一个朝廷?” “哈哈哈,大周王朝,还有救吗?” “我李忠义无能,只能以身殉国了!” 他宁愿死,也不愿意看见天下百姓,被朝廷逼得家破人亡的一幕。 手中的剑,被徐七舟狠狠抓住。 徐七舟连忙道:“大哥,这不是你的错。” 李忠义冷笑:“我亲眼看见官府逼迫百姓家破人亡,我无能为力……” 徐七舟深吸了一口气:“那也不是你的错,是这世道的错,是朝廷的错。” 李忠义倚靠在窗台边上,望着漆黑的房间,喃喃道:“我看不见光,看不见大周的希望。” 徐七舟郑重道:“只要造反,就有希望了。” 李忠义瞳孔猛地放大,厉喝道:“莫要再提造反,我李忠义岂能造反?” “我岂能造反啊!” 徐七舟沉默,也不再提这件事,只是轻叹道:“大哥,就算你不造反,也会有人造反。” “整个抚临郡如今已经成了一片烂疮,百姓们早已忍不住了,只待爆发的那一天,到时候人人的头上,都会戴上一片红巾。” “待红巾飘满抚临郡,大哥,你就能看见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