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元嘉纪事 >>第227章 一笔勾销
公是公,私是私,在陈修容的寝宫,颜翊还可以随便一些,说几句家常。 可到了朝堂上,他可就不敢多说一句话,一切都看着皇帝刘义隆的眼色行事。 就在刚才,在刘义隆的过问下,颜翊将丹阳城内发生的怪案,以及谢氏旧案的相关事宜,在朝堂上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事已至此,颜翊现在唯一能够挽救的,也就只剩下谢超宗了。 他虽然知道,谢超宗是个自私自利,天性凉薄的人,也许不配得到这份迟来的沉冤昭雪。 但这个人的人性现在长歪了,也不能全怪他,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颜翊也只能秉持着能救一个是一个的原则,把他尽量美化,换取刘义隆的同情。 只见,刘义隆微红了眼眶,喃喃道:“这孩子,也难为他在深山躲藏这么多年了。” “毕竟是谢灵运的独苗,让他返回朝廷,先在吏部补个缺,等过一阵子,再随才任用。” 二十年的冤屈,就因为刘义隆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就一笔勾销了。 这个吏部官职好像是给谢超宗天大的恩典一样,对他多年遭受的苦难绝口不提。 颜翊在这一刻,才真正感受到了人命如草芥的真正含义,不只是那些平民百姓,就连他们这些自以为出身高门大户的子弟,其性命不过是攥在皇帝的手掌心里而已。 要杀还是要留,不过一句话,也不需要什么真正的理由。 也许,刘义隆将宣城公主许配给自己,还是为了保全他哩。 毕竟,和刘宋皇族联姻,以后,若是自己有个差池,犯了错误,或许,还可以看在刘英慈的面子上,饶他一命。 过了一会,刘义隆又对谢灵运做出了评价。 恢复了他的爵位,恩准谢超宗承袭,并且命人前往岭南,寻找谢灵运的坟墓,起运回谢氏宗族墓地,妥善安葬。 颜翊心中发笑,那谢灵运当时是被处死的,早就没人关心他到底葬在哪里。 估计也就是被驿站的小官随便找个山头埋了而已,现在过了二十年,还想去找他的坟墓,能找得到才怪。 最后,又不免寻得他的一副衣冠,在他谢氏宗族的墓地里,找到他早就留好的穴位,招魂下葬而已。 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 颜翊心中不忿,以前他并不是这样的性格,可自从在丹阳经历了这些事件,他就越发不能再继续装傻充楞,任凭朝廷乱象丛生,而自己还做那个逍遥人。 倒是谢超宗现在如愿以偿了,颜翊也熟知刘义隆一贯的行事风格,只要他能够认可谢灵运确实有点冤枉,他就一定会好好安置谢超宗的。 对于一个君主来说,没有比赐予官职更加方便的补偿措施了。 所以,从丹阳城出发的时候,他就带着谢超宗一起同行,这人虽然因为梅茹儿的惨死,郁郁寡欢,但颜翊相信,过不了多久他就会重新振作。 因为,颜翊发现了一个秘密,谢超宗居然对智妃有意! 谢超宗虽然刻意隐藏自己的爱意,但颜翊和刘英慈都是洞悉人心的高手,同行这两天,两人一面看着,一面研究,马上就认定了谢超宗的心意。 遗憾的是,智妃好像对谢超宗并没有动心。 又是一桩襄王有意,神女无情的故事。 所谓帮人帮到底,在丹阳的这一段日子,智妃与他们也算是共患难了。 她一个弱女子,无依无靠的,颜翊询问了她的意见,几人定计,还是让智妃回到建康比较合适。 当然,为了掩藏行迹,她是不会再叫智妃了。 现在,她已经改名穗禾,跟着刘英慈。 只要回到了建康,这里就是刘英慈的天下,公主府再加上颜府,还藏不住一个智妃吗。 智妃化身刘英慈的内侍女官,时刻跟在她身边,还混了一个从八品的职位。 这对于早就对男女情爱丧失信心的智妃来说,也算是一条好的出路了。 况且,公主身边本就都是美丽的女子,智妃混在她们其中,也不算很扎眼。 当然,按照颜翊本来的想法,他并不赞同让智妃返回建康,这里是她的伤心地,何必再让她触景生情。 更何况,她以前在建康欢场,也算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就算是偷偷跑回来,也不见得就没人知道。 可颜翊如何经得住刘英慈的温言软语,没过多长时间,就被她说服,乖乖带着智妃上路。 于是,在刘英慈的指挥下,丹阳几人组,在建康也要聚在一起。 颜翊根本没有理会,朝堂上大臣们的争议,反正他离开建康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这些朝政他就是听了也接不下去,干脆采取走神大法,谋划他的那一大堆的事情了。 现在颜翊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才能让皇帝准许自己调查东阳公主的死因。 他知道,刘义隆敬重东阳公主,出于尊重死者的考虑,刘义隆不见得会答应颜翊,惊扰公主的死后安宁。 刘义隆也许根本不愿意相信,公主会死于非命。 他正发愁时,宝座上的刘义隆发话了,幸亏颜翊精通一心二用,他立刻竖起耳朵静听:“颜卿,明日就是东阳公主的葬礼,朕想让你主持。” 颜翊眨巴眨巴眼睛,这才想起,就在刘义隆恢复谢超宗的官职的时候,顺带着让他也官复原职了。 如今,他又是侍中了。 这个官职反正也是个赐官,平时没有确定的事务,现在刘义隆让他去主持葬礼,也是合适的。 此举,更是合了颜翊的心思。 他连忙答应,唯恐别人抢了他的差事。那积极的模样,看到同僚的眼里,真不知这个小子,跑到丹阳去转了这么一圈,是不是精神失常了。 这主持葬礼的晦气事项,扣到颜姓小子头上,他还激动成这副样子。 颜翊却仍是自顾自高兴,这回可要好好把握主持葬礼的机会,在东阳公主的府上,洞察端倪。 看了皇帝的状态,他料想,陈修容并没有把自己的怀疑告诉刘义隆。 也许也是怕招惹不必要的是非,如此,陈修容可就是把赌注都压在了颜翊的身上,自己只有及早发现能够证明公主枉死的证据,才能说服刘义隆,彻查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