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这鱼钩我不敢用 >>第11章 透骨鲜的进口海鲜

第11章 透骨鲜的进口海鲜

听到有争论声传来,丁小波吓得差点把鱼竿扔了。 之前太过忘我,一通操作前居然忘记观察周边的情况了,这下可好,留下目击证人了。 还没等丁小波想到合理的应对策略,丁大宝就上来开门见山了。 “小波哥,我是鱼骨庙的丁大宝,我想跟你学钓鱼。 你放心,我不白学。我知道你们家欠着债,我们兄妹可以帮你一起还。 虽然我们兄妹除了人多,没啥大本事,但你只要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我们一定尽全力相助。 至于钓鱼,你可以等债都了结了再教我不迟。” 丁大宝的想法也比较简单,丁小波一个原本埋头读书考功名的突然跑到海边来钓鱼,肯定是为了替家里还债。 既然是钓鱼还债,那就肯定得有人忙前忙后,比如把鱼拿到甬州城里找下家卖了,哪怕就是干苦力,也肯定有用得着他们兄妹的地方。 丁小波则完全没料到丁大宝会整出这样的开场白,让他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虽然从未跟鱼骨庙的七兄妹打过交道,但丁小波之前不止一次听老爹说起过他们,他甚至还有些佩服他们的大哥丁大宝。 作为男人有担当,为家人敢打敢拼。 如果有机会,丁小波自然不会介意帮上一帮,但是现在他连自己的麻烦都还没有解决,而且自己的金手指还有暴露的风险,这就让他有些为难了。 别说丁小波会对丁大宝的提议吃惊,就连老四和老五都有些懵了。 虽然大家同在一个村子里,但自己大哥跟丁小波压根就没说过一句话,在生活上更是几乎没有交集,为啥上来就这般示好? 当然,丁大宝敢上来就当着丁小波的面all in,除了丁小波的钓鱼技术风骚外,主要还因为丁仕蛟当年有恩于他们兄妹。 当年就是丁仕蛟从海上将他们兄妹三人救起,并安顿在了鱼骨庙里。 不过当时知道这事儿的人并不多,而且丁家兄妹也不愿再回忆不堪的过往,也从未对人提起。 多年来,虽然丁大宝有心报恩,但丁仕蛟在世的时候怎可能会接受几个孩子的报答,反而还时不时接济他们。 如今,恩人遇难,他家人陷入债务危机,他也想过要帮上一帮,可奈何自家的日子过得也是缝缝又补补。 恰巧,今日让他在海边碰上了钓鱼的丁小波。 当然,丁大宝也不遮掩自己的私心,他真的是被丁小波的钓鱼技术给震住了。 他知道如果自己也能像丁小波那样钓鱼,那他们兄妹就有可能摆脱眼下那一眼望不到头,几乎令他们窒息的苦日子。 这些年,丁大宝一直在找能多挣钱的机会。 在丁家村待了这么些年,能试的他早就都试了个遍。 他试过去甬州城里贩卖各种鱼鲞等腌制海产品,在城里啥都没有的他一去就被各种教育,很快就灰溜溜地回来了。 最让他后悔的是去年咬牙花了3贯钱买了条二手小船。 原本想着能离岸远一点,收获肯定会多一点,可等他把船划出去以后才发现,海上比陆地上还操蛋。 好的地方早就被人给占了,哪里还轮得到他。而且在近岸浅水水域,你就是插根竹竿都有人跟你讲规矩。 在定置渔网被人强拆了好几次之后,丁大宝就彻底死心了。 再加上也找不到合适的小型网具,渔获要么都是便宜到跟不要钱一样的大路货,要么就干脆没有,以至于那条渔船的投资至今连本都没收回来。 因为这3贯钱,他们家的经济又倒退了好几年。 屡遭现实的毒打,丁大宝深知想要再往前踏出一步的艰难,现在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可能,他自然就不顾一切地往前冲了。 丁大宝在丁家村最佩服的人有三个,一个是被村里人称为“鱼棍”的瞎眼老头,他纵横东海近50年,捕鱼技术和经验几乎无人能及。 另外两个则分别是已故的恩人丁仕蛟和他的大儿子丁大年。 丁大宝非常佩服比自己大不了几年的丁大年,他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像丁大年那样年少成名,遭各路船老大竞相争夺的海上打工皇帝。 丁大宝虽然不知道恩人家到底欠了多少钱,但他知道这多半难不住丁大年,更何况现在又多了眼前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钓鱼高手丁小波。 所以丁大宝上来就跟丁小波摊牌梭哈了。 边上的老四和老五刚想着近距离观察一下帝王蟹,就被丁大宝的一番话给惊呆了。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家大哥为什么要把他们丁家七宝都压在这个瘦竹竿一样的病秧子身上。 见丁小波迟迟没有答复,丁大宝就接着说道:“小波哥,不急,你慢慢考虑,有事儿你就到鱼骨庙找我。” 说完就准备带着老四和老五离开。 “等等,你把这几条黄鱼、鲻鱼、马鲛和石斑都带走,我也拿不了这许多。” 东海地界的鱼可以送,三文鱼、犬牙鱼和帝王蟹丁小波可不敢。 丁大宝闻言大喜,虽然他自己也觉得刚才那番话太过唐突,他也不指望丁小波马上给答复,但看到丁小波送鱼示好,那就说明合作有戏。 丁大宝也不客套,赶紧跑过去拿那两条大号的黄鱼和东星斑,反倒是老四和老五有些手足无措。 “快,老四拿鲻鱼,老五拿马鲛,赶紧走,我得马上跑一趟甬州城。”丁大宝一手把两条大黄鱼扛在肩头,一手提石斑鱼,告别丁小波,就带着两个跟班快步离开。 丁大宝当然是想钱想疯了,这么新鲜这么大个儿的黄鱼,在甬州城可是硬通货,还有这条红艳艳的大石斑。 在还没扛起那两条大黄鱼的时候,丁大宝就决定马上乘最快的船去城里。 两条大黄花卖给村里的鱼贩,撑死了五百文钱,可要是能卖给城里的状元楼,少说也能卖个两贯钱,这可是一大家子至少得辛苦一个月的收入。 还有那条石斑肯定也不便宜。 丁大宝在心里琢磨着要把这三条鱼卖个好价钱,正好可以给自己纳个“投名状”。 随后想着自己以后也能钓到这样的大黄花,丁大宝的心里就乐开了花。 他也不贪心,每天能钓一条这样的就够了。 目送丁大宝他们离开,丁小波心里一直在纠结。 他一边为自己刚才草率的决定而不安,一边又试图说服自己。 自己想要在这个世界立足,单枪匹马地干肯定是不行的,得找帮手。 丁大宝虽然多半是冲着鱼来的,可想要赚钱又有啥错?毕竟他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顾家的男人,人品不至于太差。 再说,七这个数字不也是挺吉利的嘛,西方有七个小矮人,咱中国不是也有葫芦娃七兄弟? 想到这里,丁小波忍不住对自己的不正经直摇头。 反正只是送了几条鱼而已,又没答应怎么着呢,最终怎样,还得看缘分。 至于鱼钩是不是会暴露,丁小波觉得可能性不大,毕竟就算今日的事儿被传出去,也没多少人会相信。 丁小波最后还是决定走一步看一步,想明白了之后他就打算回家了。 中午就让小妹好好尝尝这些个透骨鲜的进口海鲜。 丁小波拆下鱼钩,还是挂在了老地方。 地上两鱼一蟹都还有一口气。丁小波先把三文鱼放了血,把鱼竿穿过两条鱼的鳃盖后,用肩扛了起来。 再腾出一只手,抓住帝王蟹的后腿,拎起来就往家里走。 三十来斤的东西,对丁小波来说又是一场小刑罚,路上停停走走,差不多花了半个时辰才到家。 到家后发现,除了大哥还没回,家里又多了个外人,李尚林,李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