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贞观小财神 >>第730章 尴尬一幕
听稚奴的意思,这是已经开好了,根本就没有和他打过招呼,要知道,在宫廷里开办酒坊,可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酒,在古代可以说是个相当敏感的东西。 酿酒,最重要的原料就是粮食,然而,在古代,粮食的产量当真是不太高的。 地域差异也很大,由于交通不便,高产地域的粮食并不能输送到全国各地。 别的地方先不说,从粮食的供应上,长安一地的充足程度就比不上东都洛阳。 那里的平原更多,也更易于粮食的种植,产量高,囤积的也多。依山傍水,洛水穿城而过,使得洛阳城的粮仓总是满满当当的。 作为大唐帝国的第一号人物,堂堂陛下李世民,一年到头还时不时的要光顾洛阳,不只是为了度假,也为了能吃的更好些。 这样的背景下,酿酒业当然是对粮食的一种浪费,因为,酒是消费品而不是必需品。 饮酒的盛行和粮食的短缺,从来都是一对相生相克的矛盾。所以,历朝历代对于饮酒,虽然并不是全然禁止,但一般情况下也并不会特别的鼓励。 毕竟,酒风盛行就代表着大量的粮食被投入到酿酒业,若是丰年,一切就都好说,可荒年呢? 这也就导致了,在李世民这个明君的眼里,他作为大唐的表率,总不能提倡饮酒。 造酒坊就更不要说了。 李世民的脸色有些阴沉,徐良侍立一边,也是紧张的不得了。 晋王啊晋王,你还真是什么都不怕啊! 为什么还要执意提起这件事呢? 占了便宜也就算了,偷偷的在东宫酿一些酒,自己逗自己玩也就罢了。陛下既然想不起来了,这不是正方便了吗? 现在这个时候,还偏要提起,莫不是真的认为李世民什么都会依他,绝对会答应吧。 徐良端详着皇帝陛下的神色,李世民满脸都是疑问,根本闹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李治一看火候也差不多了,这才抱着李世民的臂膀,摇头晃脑的说道:“就是酒坊啊!” “阿耶昨晚还答应的,儿让沈公把酒坊搬到东宫来,酿一些酒,提供给宫廷宴会和祭祀使用。” “阿耶昨晚还说好得很呢!” 李世民眉头紧皱:“有这事?” 李治猛点点头:“绝对有!” “阿耶不信,可以问徐公公!” 李治那个脑袋瓜,一般人他比得上吗? 很快就找到了徐良的身上,关于这件事,当然还是他这个明晃晃的证人最是可靠。 李世民看向徐良:“你也知道?” 徐良尴尬笑笑,嗯嗯啊啊的,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看看李治,李治向他挑眉:“当然了!” “昨晚,阿耶是当着徐公公的面答应的,阿耶可不能反悔啊!” “徐公公,你说话啊!” 我是哑巴,我不会说话,舌头断了! 徐良真想当场装聋作哑,装作自己完全不存在。 可问题是,不管是李治还是李世民,都不打算放过他。 “徐良,说话!”李世民大喝道。 李世民的脾气也上来了,看他们这意思,大有趁着他喝醉,算计他的架势。 徐良本来就不禁吓,也根本就没想和李治保持同一战线。可事实就是事实,李世民他确实答应了。 如果这个时候否认,就把晋王给得罪了,这对于他来说,也是大大的不利。 “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这个时候,还是说实话最好,至于皇帝陛下为什么会犯糊涂还答应了,这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是被迫答应,还是当场反悔,都没有他老汉的事。他们父子的争吵,不要把他这个老奴牵扯进去。 在这个问题上,沈安倒是和徐良有着共同的心路历程,感同身受。 酒坊这种东西,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东宫,他巴不得李世民能一怒之下,把这件事否决了。 问题是,按照他一贯的行事风格,似乎是不太可能。 “朕真的这样说了?”李世民自言自语,昨晚的一幕一幕,在他的眼前闪现。 喝醉了,似乎还拉着沈安说了一些神神叨叨的话,特别的奇怪,后来似乎就醉的更厉害了。 今天早晨是躺在御榻上的,这就说明,是徐良他们把他架到床上放好的。 到这个时候,他的记忆就比较混乱了。 上床之后,肯定不是一下子就睡了过去。他明明记得,那个时候头就开始疼,脑袋也混混沌沌的,好像是浆糊。 稚奴趴在床前,似乎确实是说了什么,可他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不过,看徐良的这意思,似乎是确有其事了。 若不然,以这老小子的胆小如鼠,肯定是不敢承认的。 李治也担心老爹反悔,连忙拉着他,一个劲的摇晃。 “阿耶就是同意了!” “孩儿绝对没有骗阿耶!” 他说的言之凿凿,再看远方的沈安,如今也是陪着尴尬的笑脸,脸上的肉都要僵了。 “沈郎,作坊已经开起来了?”相比稚奴,到底还是沈安更可靠些。至少,他是个能商量的理智的人。 虽然沈安一直没得到发言的机会,但是,他一直都在准备着。对于他来说,这似乎也能称作是进宫之后迎接的第一次挑战了。 如果现在都顶不住,可想而知,以后的路该是多么的艰难了。于是,李世民一发话,他就精神抖擞的上前一步。 “地方已经划出来了,只是原料和工具都还没有准备好,微臣认为,这件事还是要等陛下恩准,才能进行下去。” 站定自己的身位,这是沈安很早就悟出的一个道理。虽然他还没有正经在官场上混过。 可他认为,他甚至比在朝堂上天天敲钟的大臣们都看得要更加清楚。 正所谓,当局者迷。 一旦入朝堂日久,难免会牵扯到各种利益纠纷之中,有欲求,就一定会有把柄。 有选择,所谓选择,就是站身位,沈安很清楚,他这样回答就等于是和李治站到了一起。 承认酒坊的存在,还很支持,打算听从李治的建议。 他为什么会这样选择? 当然是有他自己的深刻用意。 想一想李世民曾经叮嘱过自己的,他曾经把李治托付给他,也就是说,在李世民的心里已经认定他是李治的人。 不管他个人的选择是如何的,将来东宫建制之中,肯定是有他沈安一个位置的。 在这个前提之下,沈安认为,他应该选择和李治共进退,而不是转身投靠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