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重生大明之秦王 >>第二二二章 诸葛享的反心

第二二二章 诸葛享的反心

“大王,诸葛军师跟上来了。” 跪地目送朱樉带着大军离开的诸葛正雄,经过自我检讨后。毅然决定不放弃,再次争取朱樉的原谅。 如同朱樉所言,能够好聚好散,是朱樉的仁至义尽。他诸葛正雄换做其他主子,恐怕早就魂归故里。 来到西安的数年时间里,诸葛正雄之所以没有为朱樉出谋划策。不按朱樉的命令行事。 那是因为,除了朱樉一再否定自己为他规划的三分天下打击自信心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他诸葛正雄受了世家的严重影响。 曾经在神木县,刘琏世兄就与他诸葛正雄有过一次正面交谈。也劝说过诸葛正雄切勿像世家一样,在朱樉身上踏脚两条船。 当然,至于为什么世家会不看好朱樉。也是因为朱樉在西北,并不重视文人。而世家,恰恰是文人集团的代表。 说朱樉不重视文人,诸葛正雄知道这是世家的片面之词。 因为西北的发展,大都是西北没有形成门阀的官员所为。 他们都是以布政使王明为首,被世家曾经抛弃的西北边境之地。 在朱樉就封西安后,各方面的势力便开始向着西安渗透。 毕竟到了西安的朱樉,属于龙如大海,已经踏上了登天梯。 可,赵敏那个该死的蒙古女人。除了接受早就布局的邓家和徐家外,将西北对文武集体的通道全部关闭。让世家根本没有一丝机会,在朱樉面前展示自己的实力。 而诸葛正雄身为世家的一份子。将赵敏把潼关以东的世家门阀拒之门外一事,自然和关东门阀一样。算在了朱樉身上。 如此不在意世家,以世家的话。如此不在意文人的朱樉,就是一个粗鲁的武夫。 将宝压在朱樉身上?无疑将是血本无归的投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诸葛正雄数次离开西北回南京。去寻找一个值得世家投资的大王。 然而,上天似乎对世家门阀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当胡惟庸一案爆发后,文人领袖们私下与朱元璋达成协议。将西安的朱樉作为文人的妥协。 由胡惟庸带领文人集团,在朱樉的地盘上去实现他们的价值观。 世家可以说是文人集团的代表。可文人集团不关只有世家。 这种种情况下,才促使诸葛正雄快马加鞭赶回的潼关。 但是,在刚刚朱樉对自己的真情流露后。诸葛正雄做完天人交战,做出的决定与刘琏一样。 世家? 见鬼去吧! 诸葛正雄觉得,朱樉完全是以国士待他。 而他诸葛正雄,也清醒了。他不是他的祖先诸葛亮,他更加不是一个可以玩的转天下的人。 玩不转天下,但他却自信可以辅佐朱樉称霸一方。向自己的祖先诸葛亮学习,以一隅之地对抗整个大明。 “不见。” 朱樉对前来通报的亲兵淡淡回了一句。 诸葛正雄如何?让身在朱樉身边朱标不好发言相劝。虽然朱标通过第一映像觉得,诸葛正雄应该有才华,但,这是属于朱樉的家事。 因为从朱樉给他的介绍中,诸葛正雄完全就是属于二弟朱樉的家臣。 对失去这样一个有才华的家臣,朱标为朱樉感到惋惜。 随即,朱标目光投向旁边的胡惟庸。 胡惟庸见到朱标看向自己轻轻点头,不由心领神会。 他开口对朱樉道:“大王,诸葛享老臣倒是听说过其人。年纪轻轻可谓我大明人中龙凤之才。之前老臣还一直纳闷,如此一个状元之才。为何不参与科举成就功名。今日才清楚,原来,他是大王家臣。” 朱樉听了这话,不由微微蹙眉。 诸葛正雄会有这样的名声?怎么自己不知道? 难道真是天下英才! 而家臣的说法,倒是勉强说得过去。 毕竟当初的诸葛正雄,是王府长史邓艾引荐。而诸葛家与邓家,又是千年世交。 朱樉的表情,身在朱樉身后的胡惟庸当然是毫不清楚。 见朱樉沉默,又并没有开口反驳。故而胡惟庸继续开口。 “大王,年轻人难免有错。但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何不给他一个机会。” 胡惟庸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朱樉觉得。似乎自己不接受诸葛正雄这个年轻人的道歉,倒是自己小肚鸡肠了。 因此,朱樉对亲兵道:“去,让诸葛享跟上队伍,回西安再说。” 朱樉吩咐后不久,诸葛正雄厚着脸皮再次来到朱樉面前。 “大王,臣下有一句话。……” 朱樉大手一挥,阻止诸葛正雄还要继续说的话。 朱樉盯着诸葛享良久后,感叹一句,反问道。 “诸葛正雄,本王的话你是不是永远也听不进去?” 明明就已经让亲兵传递,自己告诉诸葛正雄回西安再说。 因为朱樉相信,自己的亲兵定然会一字不改的告诉诸葛正雄。 而这句话已经表面,他心里不愿与诸葛享在说话。 以诸葛正雄的智商,相信他对自己的话再明白不过。 就是这样,却还要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引起自己的不快? 诸葛正雄先是赔礼道歉,对朱樉承认错误。 随后,诸葛正雄道:“大王,臣有罪。臣还是想劝诫大王,王妃的做法没错。大王,也不该急于回西安。” “够了。” 朱樉一直都知道,诸葛正雄就是脑生反骨,有着三分天下的心思。 支持赵敏在西北搞独立,是朱樉想都不用想的。 然而,现在的西安和西北。独不独立,没有任何区别。毕竟朱元璋没有干涉他在西安的任何改革,何必还要一个沾满是非,发动内战的黑锅。 “大王,如今西安一事想必是天下皆知。即便大王回到西安,也无法改变事实。不如回军潼关,等待朝廷反应后做出应对。” 诸葛正雄不顾朱樉要吃人的眼神,也不管一旁气的脸色发青的朱标,和对他满是欣赏的胡惟庸。硬着头皮,将自己要说的话说完。 朱樉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诸葛正雄了。 这就是胡惟庸口中的天下英才?竟然当着朱标的面,满口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