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重生大秦我为皇 >>第362章 一言惊醒梦中人

第362章 一言惊醒梦中人

“呵呵,陛下所言甚是啊。这般钓法,却是毫无收获,枯燥无味啊。老者我,几乎都快睡着了,哈哈哈!” 荀子哈哈一笑,随即抬头,看向远方,道:“前些时候,老者我遇见一人,此人白发白须,与老者我交谈许久,令老者我收获颇深啊!” “这天地万物,轮回不止,生死不绝,永无止境啊,此为天地自然,道法自然!” “有些人,自以为破坏了自然,实际上,本身亦是自然。有些人,自以为制定了规则,实际上,本身依旧还在规则之中,陛下觉得,此话说得可对啊?” 说着,荀子双目充满智慧的看向嬴守。 嬴守眉头微皱,陷入沉思之中。 这话的意思,可真是有些深奥了。 “大师说的这制定规则之人,莫非指的就是嬴守?” 嬴守抱拳,询问道。 “陛下觉得,自己可是已经跳脱轮回,摆脱规则束缚了?或者说上数世世代代,历代君王,是否脱离了天下大势?” 荀子不答反问道。 “没有!” 嬴守略一沉思,便道:“大周八百年,孔子著春秋。春秋五霸,你争我夺,战国七雄,你杀我伐,各家君王,皆在大争之世,无力偏居一隅,何谈超脱?” 荀子点头,笑道:“是啦,历代君王,又有谁能够超脱?” “武王伐纣,自认为千秋万代,大周不灭。然大周名为天子,受尽各国数百年奴役,终究为秦所灭。” “始皇帝自以为大秦千秋万载,铁桶江山,然其身故之后,不过两年,大秦已支离破碎。不知陛下觉得,陛下这江山能有多久?或者说,陛下能让江山屹立多久?” 嬴守心中一惊,这荀子的话说的很不好听,但仔细一向,却是句句直击人心啊。 “还请荀子大师赐教!” 嬴守拱手道。 荀子大师微微摇头,目光看向湖面,忽然用一旁的竹竿重重拍打了一下水面,顿时波澜惊起,竹筏一晃一晃的朝着远方而去。 “陛下看到了吧,天下就如这水面,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饶是陛下是这惊起千层浪的人,终究还是会被浪潮推着走!” “如今,陛下坐在这竹筏之下,可任由这湖水承载,可若是湖水犯难,陛下觉得,此舟可稳?” 荀子大师看着浪花,笑着说道。 嬴守点头,道:“大师所言,是想告诉嬴守,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切该当谨慎吧?” 荀子满意的看了嬴守一眼,笑道:“陛下能明白这个道理,最好不过。” “可今日,老者想说的却不是这个道理,而是道家之法!” “人生于天地,自当去天地之物二食。就如这水中之鱼,可这鱼儿,不应该在水中生长吗?若是鱼儿尚未长大,就将其拿来果腹,陛下觉得,此做法可妥当?” 嬴守摇头,道:“这等杀鸡取卵之法,自是不妥!” 荀子笑道:“这就对了,杀鸡取暖,自是不妥。” “想要获得食物,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食物成长起来。想要获取民心,就得先让子民活得下去啊。” “当年孝公变法,重用商鞅,前后变法共计二十多年,到惠文王这一代,方才拟定东出之策。” “养一代人,治理一国,耗费数十年啊,陛下觉得,值得吗?” 嬴守大袖一挥,道:“当然值得,二十年养精蓄锐,百年征战不休,这二十年的付出,有何不值?” 荀子点头,道:“对啦,很值得,可当年相公有商鞅,惠文王有张仪,不知陛下有谁?又能用谁?” “还是说,陛下准备入始皇帝那般,事事亲力亲为,做一代千古帝王?” 此言一出,嬴守浑身一颤。 到此,他哪里还不明白荀子的意思。 是啊,这孝公有商鞅,惠文王有张仪,可自己又能用谁? 难道自己真准备如始皇帝那般,一生一世不休息,整天沉溺于那堆积如山的奏折之中,忙碌于打造这铁桶江山? 一朝天子一朝臣,始皇帝在所有朝臣眼中,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做到了人所不能做之事,可终究,他还是一个人。 手下本有能臣良将无数,最终却活活浪费,将自己累到死。 如今的自己,与始皇帝又有何差别? 自己手下又张良、有萧何、有慰缭、有狄仁杰等等等等。 可自己真的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了吗? 表面上好像是的,可自己依旧累得如同一条狗一般。 试想,这段时间,将国家大事交付萧何一人,便处理得井井有条,自己若真放心这些人,放手给这些人,这天下还需要自己吗? “陛下,稳坐钓鱼台吧。天下大势,只有臣子解决。若君王强行卷入波涛之中,岂能定鼎天下?陛下乃一代明君,好生保重身体才是啊!” 忽然,荀子的声音响起,将嬴守的思绪拉了回来,令嬴守敬佩不已。 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嬴守本以为自己乃一代圣皇,却总觉得差了一些什么,如今,他终于明白了。 本该不染尘埃,掌握天下的自己,却融入了大势之中。就如一个高高在上的神,本应该决定天下大势,却要放弃一切力量,融入大势之中,随波逐流,岂不是蠢? 接下来,嬴守一直与荀子交流了足足三天三夜,从渭水之上,来到山野之中,回到荀子居所。 在荀子的点拨之中,真可谓令嬴守受益匪浅。 这一天,回到咸阳宫,嬴守立即召开朝会,宣布一系列朝政,直接改朝换代,推翻大秦官员制度,册封新制度。 以隋唐元明清的制度为原型,该三公九卿为三公六部。 三公者,太傅、太宰、太保。 这三公,分别为叔孙通太傅、萧何太宰、狄仁杰太保。 接着便是六部,分别为兵部、礼部、吏部、工部、户部、刑部,各部皆为尚书职。 在各部尚书之下,册立侍郎官职,共同执掌六部大事,协助六部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