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重生朱棣之子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两代宦官之间的恩怨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两代宦官之间的恩怨

武英殿。 朱高煦与兴安的谈话还在继续。 “兴安,你刚才说内廷各监缺干才,朕深以为然。尤其是这内官监,郑和与王景弘皆已年过五旬,虽领着内官监太监之职,但此监具体事务仍由监丞在打理。” “康平是朕的伴读出身, 历练多年,精明能干,朕升他为内官监太监,倒也合适。” “但是,依永乐旧制,身为内官监太监, 将来是要兼任巡洋正使,出海巡洋的。而康平性格温和,对武事涉足不多,恐怕难以胜任。” 朱高煦说到这里,盯着兴安,问道:“所以,你觉得这内官监太监之位,谁来坐合适?” 兴安与金英同年入宫,两人年纪相仿,虽说今年才三十六岁,可却也是在宫中待了十多年的老人。 他们俩能成为御马监的左右少监,除了做事勤勉,能让朱高煦满意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的出身。 朱高煦认为,非大明本土出身的宦官,多是见识过明军威武的,而且在大明本土无亲无故,入宫后多会老实为皇家卖命,至少在身居高位后不会弄来一帮亲戚跟着鸡犬升天,而成为干涉朝政的隐患。 历史上, 兴安、金英等外籍宦官能一步步爬到太监之位, 除了个人能力外,也有“无亲无故”这个重要原因。 “请陛下定夺,奴婢不敢言。” 兴安很懂事的躬身下拜道。 朱高煦起身绕过御桌,来到大殿上,踱着步说道:“让你说你就说,朕就想听听你推举谁。” “海寿。” 兴安思索了一会儿,恭声答道。 朱高煦赫然停下脚步,转身盯着兴安,问道:“你为何不举荐黄俨?” “因为——” 兴安犹豫道:“奴婢不敢欺瞒陛下,因为奴婢厌恶他。” “厌恶他?” 朱高煦微微皱眉道:“且仔细说说。” 兴安老实答道:“据奴婢所知,黄俨在宫外妻妾成群,养子数十,这些人仗着有黄俨撑腰,常常欺压百姓。奴婢看不惯这种人,所以才会厌恶他。” “哈哈。” 朱高煦微微一笑,抚须道:“朕明白了,你退下罢。” 他想起兴安、金英等从交趾来的宦官, 少年时曾跟着康平学习经史,骨子里是认可儒家忠孝之道与礼义廉耻的,讨厌黄俨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天黑后。 御马监。 餐房。 兴安与金英围坐在一张圆桌前吃晚饭。 “安哥,今日我向黄俨那老贼俯首称臣了。” 金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双颊通红道:“我还骂了自己一顿,甚至吹捧他智慧超群,我这辈子活到现在,就没有像今天这么贱过!” 他紧紧捏着酒杯,看向对面的兴安,道:“我,我竟然还给那老贼跪下了!我跟你说,那一刻,我感觉到的心都在流血。” 兴安瞅着比他小五岁的金英,赞许道:“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一点,我不如你。” 顿了顿,他低声问道:“黄俨相信你了没有?” “大概信了七、八成吧?” 金英看着桌面上的红烧鸡块说道。 兴安道:“若是他轻易相信了你,那他就不是黄俨了!” “他说将来郑和可能会离开内官监。” 金英颇有些担忧道:“安哥,陛下真会迫于太上皇的威严,升黄俨为内官监太监吗?” “我估计,也有个七、八成吧。” 兴安用筷子夹起一小块鸡肉,放入口中嚼了嚼,接着说道:“今儿见驾,陛下故意把我训责了一顿,后来又让我举荐内官监太监,我举荐了海寿。但陛下却问我,为何不举荐黄俨。” 金英越想越觉得难以咽下这口气,沉声道:“我立刻把黄俨的罪状统统写出来,上报陛下,弹劾黄俨!” “不成,时机未到。” 兴安放下筷子,劝阻道。 金英顾虑重重道:“安哥,没有时间了,大将军号宝船一旦试航成功,太上皇必然会乘船出海,到时候郑和一定随驾。而在此之前,太上皇八成会给陛下施压,让黄俨出任内官监太监。” 在兴安眼中,金英向来是有自知之明的,对上恭敬,待下宽容,与内廷各衙关系皆是一团和气气。 可他却没想到,今日的这番遭遇,会对金英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就在兴安疑惑不解之时,金英又压低声音说了一番话。 “你想想,当年黄俨、海寿为何被贬?除了当时负责督建紫禁城的阮安之外,阮浪、阮白、范弘、陈芜(历史上的太监王瑾)还有你跟我,咱们这几个出自交趾的内官,谁不是踩着黄、海二人上位的?” 前文提到过,自永乐七年至永乐十五年间,黄俨与海寿多次出使朝鲜采选雏女,同时索取大量贿赂。 两人贪婪成性,凡是外邦所赠之物,略不辞谢,一律收入囊中。 永乐十七年,朱高煦得到郑和、王景弘的密报,说黄俨、海寿收受番邦使臣的贿赂,随即给予番臣方便。 朱高煦派人暗中收集到充足的证据后,才把这事禀告于朱棣。 朱棣念及旧情,没有杀黄、海两人,但却把他们连降数级,贬为了监丞。 当时为朱高煦暗中收集黄俨、海寿受贿证据的宦官,正是以兴安、金英为主的阮浪、阮白、范弘、陈芜等六人。 由于黄、海二人那时身居要职,想收集他们二人犯罪受贿的证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故而兴安、金英等六人难免会用钱开道,可这也就有了痕迹,给旁人留下了把柄。 虽说此时的黄俨官复原职时间不长,可他已是司礼监太监,只要他有心调查,最多花上数月的时间,必然会查到兴安、金英等人当年的所作所为。 “安哥,别犹豫了!黄俨坐稳司礼监太监之位后,必然会调查当年之事。” 金英见兴安变了脸色,劝说道。 兴安寻思道:“咱们是陛下的亲信,他黄俨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对咱们下手。” “陛下可以保咱们一时,还能保咱们一世吗?你刚才也说了,陛下亲口承认,是太上皇施压,陛下才让黄俨官复原职。” 金英再次劝道:“郑和、王景弘退出内官监已成定局,有太上皇给黄俨撑腰,黄俨迟早会坐上内官监太监之位,到时候,陛下想保也保不住咱们啊!咱们联名上报黄俨的罪状,拼他个鱼死网破!” 兴安皱眉道:“还是不妥。你挖来的那些罪状,扳不倒黄俨。太上皇对他的恩宠,远甚你我。” “那我们怎么办?就这样提心吊胆的过下去?” 金英喝了几盅酒,有些上头,此时已乱了分寸。 “忍。”兴安沉声道。 “忍到何时才是个头啊?莫非要忍到我们被逐出御马监,贬到浣衣局去当差吗?” 金英一想到以后见到黄俨,他都得假装出一副屈服的姿态,就感到无尽的耻辱。 “就算被贬到浣衣局,也要忍下去。只要人活着,留一口气在,就还有机会。” 兴安语重心长道:“英子啊,黄俨已经是司礼监太监了,快爬到内官巅峰了,摔下去就会是万丈深渊!” 金英忧虑道:“陛下既然任命他为内书堂教习,显然也是打算用他啊?” “你就算不相信我,也要相信陛下。像黄俨这样的狠毒之人,陛下绝不会纵容下去的。” 兴安仿佛看到了未来,信誓旦旦的说道:“你就等着瞧吧,黄俨老贼得意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