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中唐之潜龙在渊 >>第176章 南下
“但是……我方军力本不充裕,一旦再行出击,岂非会使兰州空虚!万一……”张延赏仍显忧虑地说道。 “张别驾不用担心,”李泌笑笑说道,“所谓救援,未必就要出动多少军马。以我军情况而言,只需扰上一扰,使吐蕃不敢全力进攻吐谷浑即可!” “只有少许兵力,如何能够拖住吐谷浑?”张延赏不解地问道。 “兵力虽少,只要稍作安排即可!一千可以诈称两千,两千可以诈称五千,三千是一万。”李泌面上罕见地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反正吐蕃一时之间也探不明情况。” 顿了顿,李泌继续道:“以我料想,只要是我们出兵,吐蕃便绝不敢放松警惕。而且,如果还是‘大帅’领军出击,你猜吐蕃会怎么想?” “大帅领军主动出击?”张延赏先是一愕,随即恍然。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李泌的计策,简而言之就是三十六计中的——“树上开花”之计。 古人按语说:“此树本无花,而树则可以有花,剪彩贴之,不细察者不易发,使花与树交相辉映,而成玲珑全局也。” 借指通过布置假情况巧设迷魂阵,虚张声势,可以慑服甚至迷惑敌人。 当晚,杨错在节度使府的正堂设宴招待慕容政、慕容复兄弟。 酒过三巡,杨错借机向被灌得晕晕乎乎的慕容复了解了一些关于他的情况。 果不出我所料,慕容复原本的确是负责掌管斥候营,能够探出如此确切的吐蕃兵马调动情况也确是出自他的安排。 可惜的很在吐谷浑,再有能力也比不上权势的威力。 只是因为得罪了一个后母家族的旁系子弟,慕容复就被他的父汗一顿申斥,并把从都尉降回了军司马。 借着酒意,杨错直接询问慕容复是否有意暂时投效自己的麾下。 原以为会有些困难,没想到深感在吐谷浑郁郁不得志,又害怕被后母所害的慕容复随口就答应了。 但他也表示,如果没有他兄长慕容政同意,他还是不能立即跟随。 听到这里,杨错笑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此时的大唐虽然势力大不如前,但也是统一的中原政权。吐谷浑能够借机加深与大唐的关系,在自身还面临着吐蕃威胁的情况下,绝对是利大于弊。 果然,宴散之后,在众人略显惊奇的目光中,杨错亲向慕容政提出要求。 提出自己与慕容复言谈颇为投机,欲收其为己用,请慕容政割爱相让。 慕容政未做多少思索,便“豪爽”地答应了。 他作为汗位继承人,少一个人和他争夺,何乐不为。 二十五日晨,曲环领风字营轻骑回到兰州,其余步卒尚在途中,大约一两日后方可抵达。 在当日中午,杨错便忍痛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和政公主,准备返回龙州。 兰州城南外五里。 “妹夫,待龙州安定后,你可要抽空多回来看一看啊。以叱拨赤的脚力,很快便可回到兰州。”李倓关切地对杨错说道,“看不看我倒是其次,多看望妹妹和外甥。” “恩。”杨错点点了头,不舍地说道,“殿下,你也要多加小心。万一吐蕃进犯兰州,务必即刻知会我回来。” “放心吧,我可不会自己给自己添堵。”李倓打趣道。 杨错微微一笑,转头看向杨天佑,说道,“殿下就交给你了!” “大哥请放心吧。”杨天佑抱拳道。 “崔公,龙州的政务要偏劳你了。”李倓策马来到崔佑甫面前,恳切地说道。 “殿下请放心。”崔佑甫在马上作揖,迅速回道。 根据需要,杨错已让崔佑甫出任龙州长史,主管龙州一地的政务。 与建宁王、杨天佑告别之后,杨错携崔佑甫、韦皋、严越卿、慕容复、高崇文起程先行返回扶州,而后南下龙州。 严越卿之父严武留在兰州听用,待在李倓的身边。 乾元二年二月初三日,涪江河面上。 奔腾汹涌的江水肆意的撞击着两岸的河堤,显出一种勇往无前的雄浑气概。 借着强劲的东北风,一支包括五艘蒙冲、十艘走舸的无当水军战舰队扬起全帆,如脱弦之箭一般疾驶在江面之上。 站在船头,遥望着浩淼的大江,杨错长长呼出一口气。 一眼看不到头的涪江,别有一种豪放张扬的气质,让人不由得便会生出血性和兴奋的感觉。 而今的涪江水域,再也不是剑南水军可以横行无忌的地方。 在崔宁的统领之下,无当、无前两部飞军一分为二,无当飞军正式成为水军。 崔宁率领这部水军通过与剑南水军连续两月、几乎毫无间隙的激战纠缠,已再不是一支“菜鸟”水军。 尽管在战船的数量、士卒的人数上,陇右水军比之剑南水军仍有差距,但崔宁无以伦比的水战技巧和战术却弥补了这一差距。 最近一月,陇右水军与剑南水军交锋,还从来没吃过亏,崔宁等人的威名愈发响彻大江。 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河贼慕名投到崔宁麾下,使得这支新组建的水军累战之下,实力非但未损,反而逐渐增强。 “哇!”舱中突然跑出一人,来到船边扶住锚桩,俯身狂吐起来。 “慕容老弟,没有搭过船么?”杨错缓步走了过去,关切地询问道。 吐完之后,慕容复面色有些泛白,喘着粗气勉强回道:“禀大帅,末将确实没有怎么搭过船。不知怎的,今日搭船感觉特别不舒服。” 杨错笑了笑,安慰他:“水土不服而已!慕容老弟长期居住在大非岭一带,那里的水土与剑南大有不同,初时定然会有所不适。当初我也是如此,慢慢就会好些。” “大帅也曾如此?”慕容复勉强直起身子,恭声问道。 杨错点了点头,笑道:“慕容老弟有所不知,我老家是弘农的。那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而这里却是连绵不绝的山岭。” 说到这里时,杨错不由得叹了口气。 不知为何,心中突然生出一丝惘怅之感。 慕容复神情激动,又略显赧色地说道:“壮士思乡,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大丈夫横行天下,怎么能为家乡羁绊呢。这次得蒙大帅厚爱,让慕容复在大帅麾下听用,实是我的三生之幸!” 杨错大笑起来,拍了拍慕容复的肩,说道:“慕容老弟,初见时,我便知你有非凡才能之人。你所缺的,不是武艺,不是韬略,只是施展才华的机遇。若得良机,你一定可以一鸣惊人。投效大唐,绝对是你所做出的最佳选择。” 慕容复强忍着内心中的激荡,快速点头,却说不出话来。 “慕容老弟,对于吐谷浑的战事,你有何看法?”杨错笑了笑,继续向他问话。 通过讲话,可以让慕容复的注意力被分散,也没那么难受了。 “末将愚驽,如果言之不当,还请大帅见谅。”慕容复恭敬地回答道,“以末将之见,吐谷浑的战事,恐怕大为不利。” 失去了汗位继承的可能性,慕容复从最初的失落,逐渐平复过来。 天大地大,好男儿志在四方。 没了那些羁绊,慕容复的思维一下开阔许多。 “这是为何?”从一旁突然传来了韦皋的声音。 韦皋缓步走出船舱,来到因此的身旁,出声向慕容复询问:“慕容大哥,你为什么说战事对吐谷浑不利?” 慕容复正待回答,因此摆了摆手,说道:“外间风大,回舱再说!” 船舱之中,除杨错、崔佑甫、韦皋、高崇文、严越卿和慕容复之外,还有一人。 正是贾耽。 那日领军回到扶州之后,曲环就寻了个机会把贾耽相投之事告诉了杨错。 高兴之余,杨错当即召见了贾耽,问明了其投效陇右军的过程后,先授与他军司马一职。 回兰州的时候,杨错没有将贾耽携带同行,此次返回剑南却将他带在了身边。 “单纯用兵力对比,很难说明什么。吐蕃兵力雄厚,但是多线出击,对付吐谷浑的兵力其实有限。吐谷浑自大唐兴盛以来,屡次遭受进攻,势力已经是江河日下。要不是吐蕃内部不稳,吐谷浑早已支撑不住。” 顿了顿,慕容复继续说道:“所以,末将以为,如果没有大帅出兵相援,恐怕我部很难抵挡得住吐蕃的进袭。” “想不到,吐谷浑的境况居然已经如此恶劣。”崔佑甫摇了摇头,叹气说道。 从心里来讲,崔佑甫当然是希望吐谷浑坚持的更久一些,起码支撑到大唐将整个剑南之乱平定下来再说。 “否则吐谷浑的大汗也不会一而再地向我们求援了!”严越卿笑着说道。 在韦皋和严越卿的眼里,慕容瑾的大可汗身份根本不值一钱。 “陇右与吐谷浑唇亡齿寒,如果吐谷浑覆亡或投降,吐蕃再无后顾之忧,对陇右相当不利。”贾耽斟酌着说道。 “吐谷浑部战事如何,于我军而言,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杨错略一思索,沉声说道,“眼下我等最要紧就是稳固新得之地,扩充军力。惟有如此,日后才可从容应对各种变故。” 能否抗击住吐蕃,关键还是看慕容瑾自己,没有主力的陇右军所能起到的作用也仅仅是骚扰而已。 “此次返回龙州之后,须得抓紧时间征募、操练士卒!”杨错转头对贾耽、慕容复二人说道,“贾将军、慕容将军,待募得新兵之后,我便授你二人都尉之职,各领一曲千名士兵。你二人可能操练出一支精锐之师?” 贾耽、慕容复面上呈现惊喜交加之色,急忙单膝跪地。抱拳过顶,昂声道:“蒙大帅如此信任,末将必竭尽所能,不负将军之望!” “起来吧!”杨错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对韦皋、高崇文说道,“你们需多多协助他们!” “主公放心!”韦皋和高崇文抱拳行礼。 新来的将领要给他们充分的信任,但又必须小心观察。没有什么王霸之气一甩,就天下人才都死心塌地跟你的。 这样做,最合适不过。既能不埋没贾耽和慕容复的才干,又能淬炼韦皋、高崇文的带兵能力。 这些日后,名垂一时的武将们,真正的领军生涯将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