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奇幻 >>团宠大佬四岁半 >>第218章 爱信不信
一行人来到村南头河沿边上的坡地,宋春安已经累得又有点见汗。 宋瓷体贴地拿小手绢给他擦擦,还给他扇风,几回说想自己下地走,都被宋春安拦了,嫌弃她腿短耽误事儿。 宋瓷心口插了好几箭,默默在心里翻了好几个大白眼,发誓晚上回去再多吃一碗饭! 王元宝感兴趣地问起老道的事情。 宋春安别的不行,嘴皮子最利索,给他天上地下好一顿侃,说得跟真事儿似的。 其实算是半真半假吧。 宋瓷听着那些经过加工的牛皮,怎么听怎么耳熟。 什么站在那一念口诀,甭管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全得晕菜,想捡多少伸伸手的事儿。 还特别不要脸的,把那个守株待兔故事里的主人公,硬认作他们这一派的祖师爷。 然后被宋建设瞪了两眼才改口,把他自己又给逐出师门了,只学本事,不搞封建迷信。 宋瓷简直叹为观止! 她觉得她爹不去当编剧都屈才了! 这次的比赛节目,何必舍近求远去问王楠?问她爹就行! 见宋春安完全控得住场,宋瓷也不管他,自顾放开精神力,仔细感受着空气中水汽的浓度变化。 太阳太大,干旱的日子又实在太长,空气中的水分子几乎全都蒸发掉,连呼吸都是干燥的。 宋瓷耐着性子,仔细感应。 旁边宋家旺不甘寂寞地提醒: “咱村知青选的打井位置就在那儿!” 宋瓷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见是河北堰的一片晒麦场,微微挑起眉头。 在晒麦场中间打水井,那周围这一小片晒麦场不全作废了吗? 想起以后常见的,农民晒粮食的地方不够使,都铺到大马路上去晒,进而引起事故纠纷的各种新闻,宋瓷本能地觉得不妥。 好好的晒麦场还是留着吧,以后粮食肯定会大幅增产的。 宋瓷突然就觉得这差事也不是随口一说那么简单,需要考虑的东西也不少,于是她也更慎重两分,认真观察地形。 当然,第一步先得找到水源。 其次才考虑其他便民因素。 宋家旺那话说完,其他人也不再闲聊,怕会打扰宋春安看地气。 宋瓷抱着她爹脖子小声说: “去河床那边看看。” 宋春安二话不说,提脚就去。 宋瓷想的是,河床底下说不定蓄水层会浅一些,耗费的人工也少一些,见效比较快。 至于是打井还是挖深湾,只要真能挖出水来,想必大家也不会在乎外形的吧。 于是宋春安便抱着闺女,打头下了河。 河底同样干透了,铺着浅浅的细沙,看起来挺干净的。 “回头来拉沙子盖房子。” 宋瓷又提醒一句。 她是真心想要分家。 一直在老屋住着的话,他们只有一间屋子,再干起租书的买卖,人来人往的不方便,半点隐私没有,这感觉可不咋好。 宋春安点点头,拿眼神催她。 他自己也端出世外高人的范儿,嘴里无声念叨着什么。 宋瓷看着她爹瞬间变脸,差点没乐出声来。 得咧,爹都这么入戏,她必须给力! 宋瓷不再分心,开足马力,全力探测。 一路往上游走,已经偏离知青们确认的几个位置很远了。 后头人开始议论起来,嗡嗡的很是烦躁。 “安子,行了没有?” 宋建设抹把汗,往地上吐口粘稠的唾沫,随手扥了一根草咬着试试水分,又烦躁地吐掉。 草老得快连猪都嫌了。 没水是真的不行。 宋瓷收回精神力,闭着眼睛靠在她爹肩头,小手在他后脖颈轻轻点了三下。 宋春安会意地答: “选了三个地方,都不是特别理想。” 宋建设精神一震,严肃地问: “三个地方?确定都能打出水吗?” 宋春安一脸憨厚老实的模样,实话实说道: “这谁能有准儿?反正我是尽力了,你们看着办呗,爱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