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其它 >>冰火阑珊时 >>第21章 师徒对话
第二天一早,刚进自己的办公室,石若冰就接到了老罗的电话。 “若冰,来我办公室。” “师傅,我这就过来。” 她当然清楚,老罗要找自己说些什么。 “若冰,坐吧,问你个事儿,”前几天的国庆长假,老罗在外地跑亲戚,没想到吃坏了肚子,在医院里挂了两天水,今天稍稍恢复一些后,又回来上班了。 坐在对面的椅子上,石若冰平静地问:“师傅,什么事?” 她也没问师傅的身体情况,从这一点看,她不是个合格的下属和徒弟。 但老罗从不介意这些,石若冰是个做事的人,而且技术鉴定处的职能也决定了,有时间拍上司的马屁,不如去案发现场多跑跑。 老罗看着面前还穿着休闲外套的漂亮女孩子,知道她不喜欢拐弯抹角,就直接问道:“新流一村的那桩案子,我已经听说了,你真准备在分局的鉴定书上签字?” 老罗的耳目一直非常灵通。 石若冰淡淡地说:“是的,师傅,我自己的推论,由我来签字,我觉得并无不妥。” “已经签了?” “还没有,过会儿就签。” 她把几张纸轻轻放在桌上:“师傅,您看看吧,这是七弦区分局的鉴定书,还有我的实验推论稿。” 老罗没有去看鉴定书,他戴着厚厚的眼镜,盯着那份推论稿,一个字一个字地抠读。 石若冰安静地坐着,等着师傅向她提问。 大约一刻钟后,老罗终于抬起头:“不错,各种推论还有验算过程,都做的非常详细,而且,赫德斯顿教授的优化方案也堪称点睛之笔,不愧是大师。” 石若冰还是那副常见的表情,就是没有表情,她心里清楚,老罗的话只说了一半。 “若冰,你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几月份?”不出她所料,老罗开始提问。 她回答道:“十一月初。” “当天的气温多少度?” “晚间三到八摄氏度,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我们古琴市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因素对尸体温度变化造成的细微影响,也全都考虑进去了,推论过程中有提到。” “这个我看到了,我问你,对于当时的气温,你怎么会记得如此清楚?” “剑桥郡当地的那起车祸,第二天的报纸我还留着,上面写有那时的天气,以及对车祸的报导。” 她拿出一份报纸,递给了老罗,同还有一张盖有剑桥郡警署公章的文件。 “你连这个都留着?”老罗只看了报纸没几秒,就盯着那份警署文件。 上面的大致意思很简单,就是本地在某日发生了车祸,由于事态紧急,且死者人数较多,故请剑桥医学院法医系学生石若冰从旁协助云云。 石若冰平静地说:“我在事后,请当地警方给我出了这份文件,没有别的意思,只为了间接证明实验推论的来源和出处。” “那时候你就知道了,在未来的某一天,会用得着这个?”老罗有些吃惊。 “没有,当时只是出于兴趣,才做了这个实验,其实这份警署文件的重要性,不亚于这几张推论稿。赫德斯顿教授说过,实验室里的分析数据固然重要,而外界的各种人为不确定因素,也都要考虑进去。” “确实如此,你想的很周到,”老罗赞了一句,又问:“当时你做实验的时候,有没有其他人在场?” “没有。” “那有没有视频录像?” “也没有,我是偷偷做的,不可能录像,况且条件也不允许,身边没有那种设备。” “这样啊......”老罗拿出烟,点燃后抽了一口,沉思道:“从纸面上看,确实没问题,但唯一会被人怀疑,甚至诟病的地方,就是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因为在当时,没有任何人为你做见证,明白我的意思吧?” “我不需要什么见证,我就把它当成了一次课外实践,同时给自己出了道兴趣题,然后把它解答了出来,就这么简单。” “嗯,不过我个人建议你,不要在鉴定结果书上签字。” 老罗的表情很严肃。 石若冰不说话,只是望着师傅,同时递去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若冰,你那句话说得没错,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但如果你真的签了字,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 “师傅,谢谢你的提醒,我不怕麻烦。” 接着,两人对视了几秒钟。 “好,既然这样,那你就坚持走下去,只要问心无愧就行。” 老罗见她如此坚持,就不再反对,又说道:“在你这个年龄里,你是我所见过最冷静最成熟的,同时,也是最有韧劲的,这是优点,要保持下去。” 石若冰微微一笑:“师傅,您又开始唠叨了。” “好好,不唠叨,现在的年轻人,也没一个喜欢听长辈唠叨的,你去忙吧,”老罗笑着朝她摆了摆手。 轻轻躬身,她准备离开。 “等等,我再问你一个问题。”老罗突然又喊住了她。 石若冰回头:“师傅,请问吧。” “你和那个郭闻有仇?” 她细长的睫毛轻轻一挑:“师傅,您多虑了。” “那他和许炎腾有仇?” “师傅,炎腾大哥从来就不认识郭闻。” “哦,没事了,你去忙吧。”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石若冰在鉴定书上签完字,交给楼下的收发室,请他们寄回七弦区分局。 然后,她给高涛打电话:“高大队,那份文件我寄出来了,估计你在今天下午,或者最晚明天上午,就可以收到了。” “谢谢石法医,”电话那头的高涛向她道谢。 石若冰嗯了一声,挂了电话。 对于石若冰的冷淡态度,高涛也没时间去多想,因为,他还有一件更加头疼的事情。 今天一大早,郭家的两个律师又来了,他们直接找了警务督查室,起诉分局刑侦大队对郭闻逼供。 而不凑巧的是,就在昨天下午,林杰已经把检讨书交上去了,现在就躺在督查室主任的办公桌上。 “是谁把这事情给泄漏出去的!”在办公室里,高涛把门重重一关,气得直拍桌子:“内部保密条例,都当作耳边风了?” 手下几个人都不说话,脸上同时挂着迷茫。 见没人吭声,高涛转身去了录像室,又把昨天律师和郭闻的谈话录像调了出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似乎也没发现什么。 直到看了第二遍时,他才突然反应过来,郭闻和坐在对面的律师,互相间做着隐秘的小动作,应该就是这个暗语,把信息给传递了出去。 还真不能怪手下的兄弟......他用力抓了一把头发。 回到刑侦大队办公室,把这事情和同事们一说,大家都是气恼不已。 “太狡猾了,当着我的面传递暗号,把我当傻子了!”小周第一个坐不住。 有人接话:“这哪里是什么律师,分明就是共犯!” “别说你们了,我看第一遍录像的时候,都没马上反应过来,”高涛无奈地说,又环顾四周:“小林去哪里了,怎么没看到人?” 同事说:“他一早就被督查室主任喊去了,估计有麻烦了。” 高涛哼了一声,还没说话,林杰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