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往事如烟
邵金南一直想考究清楚,当初,他决定与梅素相好,成为一对情侣,是源于爱情,还是纯属虚荣,纯属所谓的自尊。
嫂子的一番话,让邵金南醍醐灌顶,他猛然意识到,他与梅素之间,的确不知不觉走到了一种让人误解的尴尬境地。邵金南仔细想了一下,好像周围的那些个情侣,生活模式,也的确就是他与梅素这种样子。难怪,人们会用那种眼神看待他们;也难怪,哥哥、嫂嫂,会很正式地征询邵金南,他与梅素的关系,到底确定了没有?
那天,嫂嫂说出那番话以后,还有一些不大中听的话,对梅素,很有诋毁之意:“如果你们俩相好了,就好好相处。我们也支持你们,光明正大地谈恋爱。如果没有相好,就不能这样不明不白地呆在一起。其实,话又说回来,即使真像你说的那样,你们俩只是普通的朋友关系,你担心再这样相处下去,会给自己的名誉带来损害,你现在想抽身走人,事实上,也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你和梅素之间,在世人眼里,没有平等的社会地位。人家始终会认为,是你被人嫌弃了。梅素是有经验的人,学校里那两个老师,真的和她就没半点关系吗?如果没有关系,人家怎么会对你说出那种话来,梅素对你解释过吗?所以,你现在,唯一的一条出路,唯一的正确处理方式,就是认真和她恋爱,最后结婚,组建家庭,才能挽救你的名誉。否则,你这名声,被人家玩弄后又抛弃的名声,是一辈子也挽不回来的了。”
嫂子说着这话,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好像邵金南,已经站在名誉即将颠覆的悬崖边缘。
邵金南听得冷汗涔涔,无比绝望,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竹林乡人民的心目中,已经堕落成了这个样子,自己的名声,已经危险成了那样一种状况。
该怎么办?
回想这段时间以来,梅素对自己,是真正的好。
备课、上课、学习,邵金南的时间总是安排得很紧,只有到了要吃饭的时候,他才到梅素那里去,梅素总是提前就把饭菜准备好了。吃完饭,邵金南要洗碗,梅素都不让他动手。午餐时间紧一些,晚餐过后,他和梅素也像其他人一样,会去公路上散会儿步。接下来,他又投入了紧张的学习之中。
但哥哥和嫂子这么看待他和梅素,邵金南仍然觉得气愤。觉得这是对他们纯洁关系的一种诬蔑和践踏。
邵金南到梅素那里吃晚饭,两人单独呆在一块时,邵金南忍不住把哥哥和嫂子质问他的事,告诉了梅素。邵金南总觉得,遇到什么事,心里有什么想法,不对朋友倾诉一番,就憋得难受。
梅素听了邵金南的叙述,义愤填膺的样子,不假思索,一句话脱口而出:“怕什么?他们说我们相好,我们就相好,我们有什么可害怕的?”
邵金南听了这话,呆了一呆,他没料到,梅素会这样说。
见梅素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邵金南回避的眼神,就显得极不仗义,他定了定神,重振旗鼓,把自己的目光,迎接住了梅素的目光。
相视无言,半晌,仿佛一个世纪。
两人之间,一段全新的关系,就此确定了下来。
一股深幽的悲凉情绪,从邵金南的心底,黯然涌起,风雷激荡。自己的勃勃雄心,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不可预知的前程中,万千的神往和希冀,所有的一切,全部因为与梅素之间,确定了一种权利和义务彼此羁绊的特殊关系,而变得现实,变得明了,变得普通,变得平庸,变得无梦无幻、无前景无期盼。
自己这一生,难道就这样注定了么?
李彤云明眸皓齿的形象,俏皮而深情、顽固而持久地占据在邵金南脑海深处,此时此刻,正在大学校园里读书的她,会在做什么呢?她知道自己已经确定了终身大事,会作何感想?当然,她那种智慧的女孩子,得知这种情况后,肯定会说出许多祝贺和恭喜的话来。
扪心自问,当初与梅素欣然交流的时候,梅素的其中一个动作,开心大笑时用手敲击自己膝盖的动作,与李彤云如出一辙。就在那一瞬间,邵金南对梅素,便多了一份友好。但是,也仅是一种因为折射出李彤云某种脾性和情趣而产生的友好,仅此而已。
邵金南觉得,自己正像那个飞向太阳的伊卡洛斯,正在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正在展翅高飞、翱翔碧空,朝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奋力飞行,意欲宏图大展时,封蜡却被阳光晒化了,羽毛掉落,自己也跌进大海,坠入深渊......
歌德说过:“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在青云二中,读高一的时候,一天午后,邵金南正在校园闲逛,突然遇到一个女孩子,扎着两个长长的发辫,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正笑眯眯地盯着他:“你、你是邵、金、南?”
“你、你是李、彤、云。”邵金南看着那个女生,激动地打着招呼。两人几乎同时叫出了对方的名字。
李彤云曾是邵金南的初中同学。一起读过一学年后,不知她转到了什么学校去了。邵金南清楚地记得,当时,李彤云常会迟到,被老师罚站到讲台边上。这时,她那花朵一般的鲜红嘴唇,便生气地紧抿在一起,一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毫不胆怯,冷冷地扫视着全班的同学。
迟到了,也这般有理八道的,毫不内疚不说,那气呼呼、高冷而漠然地扫视全班同学的样子,倒好像是全班都合伙害了她似的。这给邵金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作为对迟到者的惩罚,李彤云好歹得在讲台一侧站上十来分钟,才能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来。当时,她就坐在邵金南的背后。初中时,邵金南个头矮小,好多女生都比他高。在班上,他经常坐在前几排。
李彤云虽然经常迟到,成绩却出奇地好。初中时,邵金南这个乡下到县城读书的孩子,成绩也常常名列前茅,经常是老师推举了让全班同学都向他看齐、学习的榜样。
一次考试,邵金南轻松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内容,只差一个成语解释,隐约记得,似曾相似,可就难以确定正确的答案。一想到为了这个成语,就有可能失去常常排名靠前的分数,邵金南就忍无可忍,激烈的思想斗争折磨了他好长时间之后,他终于颤抖着,把手伸向了书桌下面的柜子里,悄悄摸出复习资料,迅速看了一眼答案。
只一眼,心里便雪亮起来。轻松完成了那个成语的解释。
万幸的是,邵金南作弊一事,没被老师发觉。老师一般习惯性地,把警觉的目光,对准平时听课毫不专心,考试一心想着作弊的那些同学,对学习成绩一直较好的邵金南,丝毫没有怀疑,考试时根本不会监督着他。
邵金南长舒一口气,志得意满,正准备再稍微坐一会儿,就骄傲地走向讲台,把卷子交给老师,再次赢得全班同学的羡慕嫉妒时,背脊骨突然被后座的李彤云用笔戳了一下:“你作弊了!赶快把试卷让我看一眼,否则,我就要举手告老师。”
邵金南听到这句压低声音的威胁,大吃一惊,情不自禁地骇然转身,迅速回头,瞅了李彤云一眼,见李彤云鼓起花骨朵一般红嘟嘟的嘴唇,一双明亮的黑眼睛饱含威胁意味地盯着邵金南,一只捏着钢笔的手,肘部支在书桌上,钢笔靠着头部太阳穴处,那只手,轻轻摇晃着,只要把四根手指头伸直,就算是举手了,老师就肯定会发现。
在转回身来之前,邵金南刻意再次观察了一下李彤云靠近头部的那只手,的确很危险,随时有可能作举手状,而李彤云黑亮的眼睛里那笃定的神态,又不像只是随口威胁一下,完全有可能立即告发邵金南。瞬间,邵金南作出决定——虽然内心万分不情愿——把自己的试卷抬了起来,作最后检查状,肩膀微微侧向一边,确保背后的李彤云能够看见。
就在此前回头的那一瞬间,邵金南瞅了一眼李彤云的试卷,她未完成的,恰好也是邵金南弄不懂的那个成语的解释。看来,他俩遇到了同一个难题。只是,邵金南冒了天大的风险,饱受惊吓之苦,作出了老师眼中品行有亏的举动,才得以偷偷翻到的成语解释,就这样被身后的李彤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黑吃黑地半道轻松劫走了。虽然自己的答案仍在试卷上,但让这小妞胁迫着自己,不得不扭曲意志,委屈成全,在她的软暴力下,配合她,奉献出自己的胜利果实,凭空让这恶女占了个天大的便宜,邵金南实在不舒服。可又无可奈何,发作不得。心中,恨恨不已。
邵金南与李彤云重逢那天,正是草长莺飞,柳絮轻飏的春天。李彤云的身后,一株高大的柳树,在蔚蓝的晴天之下,垂下万条碧绿丝绦,柔嫩的枝条,在轻风徐拂之下,微微舞动。
“哟,你长这么高了。”邵金南和李彤云,两人终于止住站不直腰的大笑,站定身子,仔细打量对方时,李彤云笑吟吟地感叹道。
虽然没有说明,但两人肯定都同时想到了那事:李彤云胁迫邵金南,逼得邵金南不得不以均分赃物的方式,处理自己冒险收获的胜利果实。
竭力忍住,却仍然难以压抑的笑意,一直在李彤云美丽的脸庞上,俏皮地荡漾着。那亮晶晶、笑盈盈的眼神里,似乎还在为此前她的巧取豪夺而洋洋得意。
邵金南挺了挺肩膀,大有庞然大物状。似乎在向李彤云显摆着,现在,自己已经明显高过了她一个头,看她还能不能随意胁迫自己。邵金南清楚地记得,那次考试,李彤云比邵金南多得了三分,稳居全班第一,邵金南则屈居第二。如果邵金南没有奉献赃物果实,鹿死谁手,夫复难料!
随后的一个星期,邵金南收到了生平第一封信,是李彤云写来的。
收到信的邵金南,兴奋得全身发抖,狂喜的野马,驮着那颗激动而敏感的心,在胸中奋蹄狂奔,把他那青春洋却又而依然稚嫩的胸膛,撞得隐隐生疼。
在下课后奔来跑去,欢嬉不已的学生之中,东奔西突,找了半天,邵金南才找到一个清净无人之处,躲在一树柏枝丛后,他颤抖着拆开信封,取出信纸,一行行潇洒飘逸、遒劲隽永的钢笔字,欢然跃入眼帘:
金南,你好,我是彤云,很高兴那天能够遇到你。岁月如梭,时光似箭,一转眼,你我都已经变成了半大人……
李彤云感叹了一番时光易逝,追忆了彼此的同学友谊,又诉说了一番她自己的爱好,尤其表明,她正喜欢、迷恋着古诗词,希望邵金南也会喜欢,如果是这样,以后彼此可以多多交流,把自己喜欢的诗词,与对方分享,还可以畅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李彤云随信寄上苏东坡的一首词给邵金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邵金南第一次读到苏东坡这首词,字字珠玑,如饮甘露,悲切苦痛,感同自身。加之又是李彤云寄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和情愫。令他深自迷恋。
当天晚上,邵金南背开班上同学,悄悄给李彤云回信,手抖心颤,写了撕,撕了写,反复多次,终于完成。信中,邵金南也模仿李彤云的表达模式,依葫芦画瓢,一一予以回应,同时,把自己喜欢至极的陆游的一首词,回寄给李彤云: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李彤云很快回信,盛赞邵金南寄去的词,同时表示,陆游的表妹唐婉的和词,她也挺喜欢:
《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百度,读书只能读纸质的。邵金南此前,没有读到过陆婉的这首和词,看到以后,欣喜难言,同时,又感慨万端,为这对千古情侣伤感莫名。
至此,邵金南和李彤云,鸿飞雁往,络绎不绝,两人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如今,往事如烟,人各天涯。
李彤云在省城的一所大学就读,正在浩瀚无垠的学海里畅游,向着理想的彼岸前行。
邵金南在乡下的一所小学代课,正在平淡无奇的生活里挣扎,想与平庸的日子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