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其它 >>江山谋:第一狂妃 >>第一百零七章 脱身
为首的那个老太监把南从溪手里的玉收在手中,笑眯眯地道:“殿下说笑了,哪里还有别人,太后娘娘可是单等您一位呢。” 南从溪这会儿才把心放下,又在门外整了整衣服,这才走了进去。 “从溪!你倒底怎么想的,怎么就一门心思派人去折腾太液湖呢?” 南从溪刚进门,太后根本就没等他请安,就直接发问了。 南从溪本来弯腰行礼呢,这会儿真是直也不是,弯也不是。 他心里暗恨,这老家伙,看我母妃不顺眼,还往我身上牵连。 好在南从溪不愧是皇位最有力的竟争对手,在脸皮的厚度方面也是十分厉害的。 就见南从溪十分自然往前一凑,面带笑容,似乎刚刚发生的事情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一样。 就这么凑到了太后的跟前,“皇祖母,您可真是冤枉孙儿了,这不是这几天天气炎热,孙儿想着从大液湖里弄出几条鲜鱼,孝敬您嘛。” 要是南从溪直接认错,可能这位太后娘娘还真不会太生气。 毕竟不管怎么怎么说,南从溪是她孙子没错,由其他的表现在众皇子中,还是挺不错的。 偏南从溪现在的表现跟淑妃与太后说话时极像,这可恶心着了太后娘娘。 毕竟人家老太后就是不乐意见着淑妃这个妖艳贱货,现在突然间看到一个孙子样的翻版,心情能好才怪。 “大胆!南从溪,我不管你是不是要下湖捞鱼,但你一个堂堂皇子,不顾身份,居然还给出哀家这么一个好笑的理由,真当我没当场把你那几个手下抓到吗!” 南从溪心中一沉,他心中叫苦,来之前,他可没想到太后居然会把他的人给扣下。 毕竟听说与亲眼所见是不同的,不过南从溪也不愧是淑妃亲自教养长大的主儿。 这会一见太后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样子,南从溪心里也火了。 这老东西,不过是仗着自个儿是他父皇亲妈,就嚣张成这样,等我以后登上皇位,非叫这老东西病逝不可。 他可不想要一个太皇太后!只是不管南从溪心里怎么想的,但现在他还得过太后这一关。 南从溪这会儿也十分干脆,他一撩一衣服,就跪倒在地,“皇祖母,刚刚是孙儿说了假话了。这不天气太热嘛,孙儿就想下水嬉戏,但又怕真的下水出什么问题,是以才让手下先去给孙趟趟路。” 南从溪顺口胡扯,但这人一付规矩样,认打认罚,倒也让这位太后不好再深究下去。 “罢了,既然你已知错,日后可要谨记,不得再胡闹。另外,我派身边的嬷嬷给你念一天宫规,可好?” 南从溪的脸色一青,心里恨不能生吃了这老东西,什么宫规,这不是说他南从溪不懂规矩嘛。 这要是让前朝的朝臣知道了,他以后可怎么出去做人! 南从溪可不是坐以待毙的主儿,他可是知道,真接下这个嬷嬷,他日后的评价中,必然多出一项顽劣不守成规的说法。 这简直比直接流传出不孝还问题还要大。南从溪突然间把头一昂,口中道:“皇祖母,孙儿还有急事在身,怕是一会父皇有事来寻,所以祖母,我就不陪您说话了。” 南从溪说完这话,一转身就走了。那真是一点留恋都没有。 只把个老太后气得直喘粗气,大声道,“这个逆子!这个逆子!” 不得不说,南从溪直接跑路的想法是对的。因为太后虽说后来气得不轻,但倒底没敢真的派出个嬷嬷出来训他。 这也挺正常的,要是太后真的抓着一件小事巴巴的派出个嬷嬷给皇子上规矩。 就算她是皇帝亲妈,直接插手皇子的教育,也是不合规矩的。 当然,要是南从溪是个公主就另说了。只是这事倒底流传出去了,后来惹得淑妃被太后骂了好几次。 淑妃这人能在宫里混这么久,膝下还有三个皇子,虽然现在年纪也算大了,但人家也不好惹的。 太后还真没占到什么大便宜。南从溪愤愤离开但回去后,他马上就派人去淑妃那里把事情的经过交待一番,像这种事,他可不敢不通知淑妃。 在等淑妃消息的时候,南从溪也没闲着,他一个人直奔南从乐的宫殿。 冲着南从乐狠狠地说:“从乐,我不管你以前跟那个宋知秋是什么关系,反正从今往后,不要再和这个宋知秋混到一块了。我的意见是,最好见也不要再见!这个人太危险了。” “五哥,你今天是怎么了?吃了*吗,怎么发这么大的火。” “你别我的事了,赶紧把我的话记住就行。听到没有!” “五哥,为什么啊,以前你也没不让我接近宋知秋,而且我也不认宋知秋很危险。” 南从乐有些不以为然,反而认为突然间闯进他这里的南从溪有些大惊小怪。 南从溪这时话也不说了,只是唬着脸,死死盯着南从乐。 终于,在这种眼神之下,南从乐不得不投降,“好吧,五哥。我知道了。” 南从溪并没想过南从乐会玩什么语言陷阱,所以在南从乐说出这句类似承诺的话之后,他就真的信了。 因为还要等淑妃那边的消息,南从溪又匆匆从南从乐这里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另一边,南从乐这会儿倒是让南从溪给勾得起了好奇心,这就像熊孩子一样,你说不让去,他就非得去看看一样。 不过熊孩子就是熊孩子,南从乐也怕他那五皇兄突然再杀个回马枪,转头来检查他在不在家。 所以等了好半天,直到确定南从溪不会到他这儿来之后。 南从乐就巴巴的跑去找他那音乐老师,宋知秋了。尚食局这段时间挺忙的,毕竟太后的宴请,能到太后眼皮子底下的夫人们,哪个不是最顶尖的那一群里的呢。 所以宴会吃的好不好,没人在意,大伙在意的是,过程千万不要出什么差错才是好。 宋知秋这二天净跟着尚食局里的老人们学这些流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