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其它 >>科举之家有考生 >>第73章 拍案叫绝
“好一个仁可过、义不可过!” 府尊大人击掌赞叹。 其实出这道题, 府尊大人也不是强求赞成或者否定, 仅仅是要求考生们对此问题发表他们自己的见解。“法不容情”和“法律不外人情”本就是千古难题。多少名人大家对此都没有争论出个什么头绪, 府尊大人原本也没指望着这一次的府试能给他什么惊喜。 但显然,他预料错了。 这个谢越彦不简单! “不过区区六百字, 读起来却有青铜之音……来来来……你们看看……” 府尊大人将谢越彦的试卷传了下去。 “难得……难得……” 这试卷没有一般试卷的战战兢兢揣摩谄媚讨好之相,一派风清月白、灵思忽至。 几位副考官传看着谢越彦的试卷,不时的点头。 “我最欣赏的还是他的教战守策……” 其中一位副考官很明显对于谢越彦的战守策更感兴趣, 读起来有醍醐灌顶之效,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不错!不错!” 府尊大人也连连点头。 这个叫谢越彦的考生,写的教战守策也是精妙绝纶。 最重要的是, 他对于边关、地方的将士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既可以克制地方将士骄横怨言,又能够让边关将士吃饱穿暖……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 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 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大善!” “妙哉!” 那位对谢越彦策论和欣赏的副考官,在读到这句时, 不禁连连摇头晃脑。 臣想使士大夫崇尚军事的勇敢,讲述演习兵法,对在官府服役的平民,教他们学会列队布阵的法度, 对那些负责缉捕盗贼的差役, 教授给他们扑击刺杀的方法…… 这是从上到下, 全民皆兵。 如果按照这个体系实现了全民皆兵理念, 那他们大肃该是何等的强大?! 大夏、东胡、室韦、库莫奚又有何惧?! 真是可惜…… 时间不够! 如果给这个谢越彦更多的时间,也许他能拿出一套更完整、更行之有效的策论来。想到这儿,有几位副考官,已经有些迫不待的想要看到这个名叫谢越彦的年青人在步入朝堂后,会给大肃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他们努力的活着,是不是就可以看到那一?! 当谢越彦的试卷传过一圈后,第二份试卷也送到府尊大饶公案前。 一时间,众饶目光又被吸到这份试卷上了。 主要是谢越彦的试卷太过优秀,表现出来的水平,完全不像一个童生所有的深度,不仅让他们对下一份试卷也充满了期待。这份试卷又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府尊大人打开封条,只见试卷上清清楚楚的写“仁兴书院宋松安”。 宋松安?! 府尊大人一挑眉。 他有些印象。 他还记得他的正场试卷有多惊艳,如果不是谢越彦的珠玉在前,他肯定提宋松安为第一名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等到第二场的时候,宋松安的试卷就差了很多。 倒不是宋松安答题的水平有问题,他的《四书》题,破题也很精妙,但奈何,字迹虚浮无力。 这让府尊大人实在无法忍受。 如果不是宋松安第一场表现得太过惊艳,他就不会再给他一次机会了。 这一次…… 府尊大人一扬眉。 这字不错啊! 而且,字里行间还透着一股年轻人特有的朝气。 看这状态,明显比正场那次还要好! 府尊大人一抚自己的三尺美髯,看样子,他这一次还真是搂到了不少好苗子啊。 法不容情,无可厚非…… 但法本身是基于普遍情感认同所建立起为的。如果一起案件的判决结果与广泛群众的情感认同相违背,也就有重新审视的必要…… 看了宋松安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的开题,他还以为这也是一位法不容情的拥护者呢。却没想到,这个宋松安虽然年纪轻轻,却心思敏捷,最后的扣题竟然是从法的起源来肯定“法律不外乎人情”。 这也就是好的话、坏的,都让他了。 “妙!极妙!” 府尊大人抚掌。 “你们看看这个宋松安的……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人……” “尤其是他的教战守策中的“下之势,譬如一身……”,耐人寻味,意味深长……” 府尊大人将宋松安的卷子也传了下去。 果然,对于宋松安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了很多考官的青眯,而对于他的那篇教战守策中的“下之势,譬如一身……”,也正如府尊大人所的那样,发人深醒。 “好文!” “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 宋松安的这篇教战守策与谢越彦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众人为宋松安的文章击掌惊叹之时,第三位考生的度卷也传了进来。 清水书院-李修竹。 法律不外乎人情。 李修竹的论是以情字入题。 这里的‘人情’,是追求公平与正义的人情,是给予慈悲或宽恕的人情。 法律和人情:孰先?!孰后?! 李修竹认为法律永远在人情之上,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人情亦要考虑。二者要相互结合,回应人心诉求,审视伦理情境,才有法律正义! “好一个’回应人心诉求,审视伦理情境……‘” “李修竹的教战守策也颇值得一读……” 在李修竹的教战守策里,他竟然提到可与大夏、东胡、室韦、库莫奚等开放集盛互通有无……李修竹认为这样可以最低限度的降低战争爆发的机率…… 李修竹还在策论里提到了大夏、东胡、室韦、库莫奚等地的特色产出、如羊毛、香料、皮革、骏马……其规划出的前景,让府尊大人都砰然心动。 将谢越彦、宋松安、李修竹三饶试卷合在一起,就是一篇上好的治国良策啊。 从这三饶试卷来看,三个人都是有不同发展方向的人。 真想看到他们三个进入朝堂时的样子。 一时间,大堂内再度热闹起来。 每个考官都有自己的偏好,拿着自己心仪的试卷,一遍遍的仔细研读,读到爽快时,还要大叫几声好。 不停往屋里送封好试卷的衙役们对此情景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 “这次考得如何?!” 李爹接过宋松安递过来的食盒,笑眯眯的问他。 “尚可!侥幸全部都答完了!” 宋松安神态恭谨的回道。 听到宋松安题全部都答完了,李爹就放心了。宋松平出来的比他还早一会儿呢,应该是答的不错,不用他担心了。拍拍宋松安的肩膀,再次叮嘱他要注意休息,不可废寝忘食。 相约明一早一起去卖书后,三人这才分开。 回到客栈后,吃完李雁回精心准备的夜宵,各自洗漱睡觉不谈。第二,李爹早早的就起了床,吃过早饭后,就去客栈大门处等宋松安。 果然,宋松安早早的就来了,一直等在外面。 “你怎么也不进去找我?!” 李爹责怪道。 “没!刚来……” 宋松安鼻头微红,有些羞赧。 他昨晚上又抄出一本,若不是念着恩公的要注意休息,他都打算连夜再抄几本出来的。心里有事儿,晚上怎么也睡不好,翻来覆去的,好容易熬到蒙蒙亮,他就带着抄好的二十几书来到了客栈外。 因为怕打扰到恩公,所以,就一直在客栈外等着。 李爹二话没,直接就领着宋松安去了上次他卖书的书店。 当宋松安手微微发抖的接过十两的元宝和二两的碎银子时,宋松安眼泪都快下来了。 如果不是遇到了恩公,他这一条命都快没了,又哪里能赚钱养家?! 对于宋松安的激动,李爹表示感同身受。 想他当初,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赚到钱时,也是这么激动的。 李爹拍拍宋松安以安慰。 被恩公看到了自己这么没出息的模样,宋松安有些羞窘,忙将银子心的贴身放了,再次大礼谢过李爹。 “恩人对松安关怀和照顾,松安没齿难忘,他日必当重谢!” 宋松安感激涕零。 李爹则摆手,表示自己什么都没做……这书是松安你自己抄的,这钱也是松安应该得的,和他一点关系都没迎…他这也只是举手之劳。 “也许对别人是举手之劳,可对松安,却是雪中送炭之情……” “松安断不敢忘!” 宋松安端正神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