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其它 >>灵潮来了 >>第三十八章 观落阴
三毛茶庐的茶点,艾草做的皮,豆沙做的馅,味道还不错。苏惕买了两个拿在手里吃掉,一边登上了茶楼。 开茶楼的老板是一位老作家,曾经和三毛是老朋友,有很多书信来往。 茶楼二层放满了三毛的书信和照片。 苏惕有幸在抖音上听过一段三毛生前的音频,关于三毛的文字,苏惕是喜欢的。 后来有人说三毛是下来历情劫的仙女,她的一生,略带玄幻以及最后的作品,滚滚红尘。有人说三毛从小就有阴阳眼,短短几十年走遍了万水千山。 滚滚红尘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子年少时的爱恋为父亲所阻止,后来因为写的故事,遇到一个男子,与男子爱恋,后来经过了百般周折,女子没有和男子在一起。 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情,是所谓的有缘无份。像极了苏惕之前也听到的一些仙女的事,报恩和考验自己,便是她们的一生。 后来三毛去台省拜访苏惕的祖师,观世音菩萨做主,帮她调来了生死簿,三毛自己查看了自己的一生,包括她要写23本书,以及她是什么星转世,父母亲人,三毛自己的性情问题,一览无余。 而苏惕的师公便是那位的弟子。 等到了苏惕师伯那一代,已经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让当事人亲自去看,更何况调生死薄这种大事。 都是师伯和一位师姐在做,讲做好的音频发给当事人。当事人就知道了他所需要的信息。 因为后世最后那刻,苏惕只能算准弟子,就是外门。因为没有回台省拜见祖师,正式收入门墙。 苏惕看着茶楼的照片,吃完了青团便离开了。 走到河岸上,突然想去坐游船,六人一船,苏惕付了船费便坐在了船头。 同船三个女生,两个男生。 今天苏惕穿的是一身白色的现代风格的汉服。 不似汉服宽大,但又风度翩翩。 苏惕坐在船头胳膊撑在膝盖,托着腮看两岸的青墙黛瓦,人来人往。 柳条在风中微微的摇晃,似婀娜的少女,起舞翩翩。 似乎在周庄,一切都安静下来。 人们仿佛也感受到了这股气息,连说话声都温柔。 苏惕在船上打了好几个哈欠,眯着眼一路看了过去。 听同船的女子和男子谈笑。 苏惕拿出手机拍了张自拍,将船和周围的景色都拍了进去。 发给了杨谨言。 “有太多太多的风景待你同我共赏” 过了一会杨谨言回了消息。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苏惕嘿嘿一笑,将手机放在兜里。 这时船也靠岸,苏惕便登岸看了看周围。岸上传来了淡雅的江南小调,苏惕摸了摸手上的玉珠。 这串玉珠是生日的时候,一位朋友从云省交界处,从外国玉商哪里挑出最好的翡翠,给他编的一串,虽说是边角,但相对于国内的大部分翡翠,的确算得上精致和少有。 灵气也很足,苏惕没事还是很喜欢把玩这串玉珠。 街道上的铺子,有各种各样特色的商铺,铁匠坊,土布坊,核雕坊,竹编坊,苏惕挨个看了一遍。绕有兴趣。多是一些老艺术家在店里制作。 苏惕又买了一包袜底酥,兜兜转转,回到了大巴车上,有些困乏,便睡了一觉。 等醒来时,小姜已经坐在旁边,车已经往回开了。 “马上到建邺了。”小姜看到苏惕醒来,说了一声。 苏惕点了点头,似乎还没回过神,看向窗外。 “建邺虽好,但不是久留之地啊。”苏惕知道自己后来便离开了建邺,因为建邺不适合苏惕积蓄力量,暗自生长。 因为他的积累过程,容易吸引万灵前来,有人念经的地方,就会散发一片光明。这片光是温暖美好的,而万灵久处黑暗,最渴望的就是被这样的光照亮,取暖。 所以苏惕在建邺念经,要不是有之尧护着,他可能就要被一些万灵给扑倒,让他大病一场。 而苏惕想起两年前过年的时候,开窗通风,结果一阵风来,他就病倒了。 整整两周,才恢复过来。 后来他才知道,是之尧在沉睡中,挤出力量送走了一个阴灵。 便更感念之尧对自己的好。 等回到建邺,苏惕安顿好了店里的人,今天索性就休息了。 苏惕也从店里回到家,提前做了功课。 等到傍晚,张秋月约苏惕吃饭。 苏惕欣然应约。 约在了新街口附近,苏惕没换衣服,一身仙气飘飘。 从家里走了几百米去了地铁口坐了一站路到了那边。 出来时,张秋月在地铁口等他。 穿的一身白裙,素雅清丽。 “张小姐今天穿的这么漂亮,竟然只是约我吃饭,太可惜了。” 苏惕故意说道。 张秋月美目间有光在流转。 “那可不,毕竟苏大师是神人,我以后有什么需要苏大师照顾的,现在不得赶紧巴结。” 苏惕连忙摆手,最怕听到这种话。 都说世间八风,誉风最难挡。 果真不假,这风厉害,能使人昏庸,使人自大,使人狂妄,使人失败。 而其余的风呢,便是 利、衰、毁、称、讥、苦、乐,加上誉,便是八风。 利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为利 衰是对自己有损害的事 毁是别人诽谤,使名誉受损害 誉是称叹,给自身带来荣誉的言词; 称是称扬,赞叹; 讥是别人说自己的短处 苦是凡逼迫身心之事都是苦 乐是自己喜欢、好乐的,如己的心愿 这八风说来也怪,人们为他喜为他怒,为他烦恼,为他忧。 世人常被五欲八风所主,做了傀儡。 能够不为五欲八风所牵缠的人,担得起大丈夫人法双绝,四相皆空,行住坐卧,神佛菩萨,鬼神万灵都奈何不了他。 当真是在家里,天大地大,他也大。 不过这样的人,比大熊猫还要少。 很多人经常说,道理我都懂,可是我不想做,做不到。 这种人其实最可怜了 因为他并没有真正的觉知,却被这个假觉知所迷惑,自以为自己知道。 其实他并不知道。 就好像所谓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他只是停留在看山是山,连他所知的事物另一面都不曾发现。 怎么能说知道呢。 还有的人,倒果为因。 说像马老板这种人,是成功了说什么都是对。 不是这样的,应该的,像马老板这种人,他不死,终究会成功的。 因为成功的原因在于他这样的人,身上的品质和能力,其实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当一个人身边有十八位死心塌地跟着你做事的人。 这样的人,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平凡 寻常人哪有这个能力和吸引力。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愿意奉你为主,任你驱使。 寻常人能让一个朋友这样吗? 不可能的,连一个人你都搞不定。凭什么觉得你可以成就那般的事业。 那位长辈多少次骂过苏惕,你以为别人服你吗,你以为你看到的那些人,他们服我吗? 要不是因为我又当司机又请吃饭,又教他们修行,他们愿意听我的,服我? 苏惕后来当真是讲长辈的话听在心里。接人待物,不敢有丝毫的骄傲自满。 但苏惕的确有一些朋友,死心塌地的对苏惕好,对于这点,苏惕把他们放在心里很重要的位置。 但苏惕终究是不去表达这些感情,因为对于男人而言,有些事不需要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