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其它 >>四合院我有金手指 >>第一百四十章 专利
第148章 专利 “好,好,别在外面站着了,帮我介绍一下,然后就一起进厂里转转。” 杨厂长在前面领路,给大领导介绍众位轧钢厂领导。 “这位是李怀德李副厂长,这位是聂副厂长。。。” 听着杨厂长的介绍,大领导跟他们一一握手。 “这位是后勤处采购科的陈主任。” 陈主任激动的脸色通红,满头大汗。 在跟大领导握手时,手都有些颤抖。 “这位同志看来工作成绩不错吗,看这样子就在等我表杨了。” 众人配合大笑起来,陈主任的紧张,也瞬间缓解了不少。 “大领导缪赞了。” 杨厂长会心一笑,然后指着马卫民说道: “这位就是采购员马卫民同志,今年马卫民同志,为轧钢厂里可是争取到了不少的物资。” 众领导都沉默起来。 马卫民一个采购员,在他们这群领导们中间,实在是太显眼了。 除了几个有限的高层,其他人都很疑惑,马卫民凭什么能够过来迎接大领导。 大领导欣赏的看着马卫民,伸出了右手。 他身后的几人更是两眼放光,死死的盯着他。 马卫民虽说是有着后世的记忆,可毕竟两世都是普通人。 见到大领导这种级别的官员,就不紧张是假的。 再加上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过来,和大领导后面跟随而来的人,露出吃人的目光,这让马卫民心里忐忑不安。 他也很紧张的用双手握住大领导的右手,微微躬身道: “我叫马卫民,欢迎大领导前来视察轧钢厂。” 礼毕后,大领导同样用右手轻拍了马卫民的肩膀。 “小伙子不错,以后可要更加努力学习,多读书,多进步!” 然后就在杨厂长的带领下进了轧钢厂。 等众领导走在前面,马卫民留在最后跟随。 这时跟随大领导而来的人,一起过来围住了马卫民。 “我叫李富强,是长春汽车厂的八级工程师,马卫民同志,很高兴认识你!” 看着眼前迫不及待的中年人,马卫民有些懵逼。 不过听到他的介绍以后,马卫民就明白今天大领导为什么会来到轧钢厂了。 肯定是去年的刹车冷却系统,跟安全带的事情,在国外注册专利的事情有了眉目。 边上另外一人,有些不满的看了李富强一眼,然后对着马卫民说道: “马卫民同志你好,我叫刘建设,是花润外贸公司,驻四九城分公司的总经理,我旁边这位是郭办事员,也很荣兴认识您!” 马卫民分别跟两人握手以后,直接开口道: “是不是国外专利下来了?” 刘经理点头说道: “算是吧。这些过后再说。我们先跟着众位领导视察轧钢厂吧。请!” 边上的李富强有些不满,却也知道现在的场合并不适合跟马卫民交谈。 在同伴严厉的眼神阻止下,只能怏怏的跟着大部队一起进了轧钢厂。 杨厂长带着大领导,在整个轧钢厂巡视了一圈。 在众职工激动跟惊喜的眼神中,聆听了许多职工们的建议和各种问题。 大领导当场能解决的都给解决,不能解决的嘱咐杨厂长要铭记于心,早日帮助广大职工解决。 杨厂长点头连连称是中,视察圆满结束。 轧钢厂很多认识马卫民的,看到马卫民也在视察领导们的中间,各个羡慕嫉妒恨。 易中海的脸色有些僵硬,他现在跟马卫民只是维持最后一层脸面了,再闹下去,两人就要翻脸了。 现在看到马卫民如此受领导们重视,易中海的心里怎能好受。 刘海中到是两眼放光,他没想到,马卫民已经在轧钢厂混到这种地步了。 自己是不是选择错了,要是跟着马卫民,以后是不是就能混个小官当当? 刘海中看了一眼易中海,若有所思。 贾东旭的心里妒忌到发狂,凭什么是马卫民! 他哪点比我强! 要是我能有马卫民现在的风光,那该有多好! 该死的秦淮茹,都是她! 自己才会霉运缠身,连二级钳工都考核失败! 中午,一食堂小招待里,饭桌上坐着轧钢厂的四位领导,还有刘经理跟李富强的同伴,马卫民和陈主任也在其中。 至于李富强跟郭办事员他们,则在另外的地方招待。 饭桌上,马卫民跟陈主任拘谨的坐在那里,大气都不敢喘。 不一会儿,刘岚就开始上菜。 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红油抄手、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回锅肉、东坡肘子等等,全是川菜。 菜上齐以后,不一会儿,大领导的警卫员也跟着进来了。 只是他的脸色并不是很好看。 警卫员端起酒瓶,先给在坐的众人都斟满酒,才在大领导的旁边坐了下来。 看来傻柱早就得到吩咐,只做川菜了。 在大领导讲了开场白以后,就先尝了起来。 “恩,小杨,你们食堂的大厨手艺不错啊!” 杨厂长微笑的回答道: “那是。我们轧钢厂食堂的小何师傅,川菜的手艺是相当出色。要不然,我也不敢让他给首长做饭啊。” 大领导点点头没再说话。 马卫民奇怪的看了大领导一眼,他还以为会提前出现,大领导和傻柱的第一次见面。 现在看这意思,大领导似乎并不想马上就跟傻柱见面。 大领导招呼道: “各位都不要拘束,刘经理,郑处长,伱们也都尝尝这小何师傅的手艺。” 马卫民这才知道,另一位是上海汽车厂的处长。 大家都动了筷子以后,马卫民也抄了一筷回锅肉放进嘴里。 马卫民还真的是第一次吃傻柱炒制的饭菜。 在去除调味品的影响下,至少有马卫民八九分的水平。 如果加上调味品,就要再差个一两分了。 不要觉得现在的傻柱,用了几十年的功夫才在厨艺上精进一两分,就感觉少了。 厨艺最重要的就是火候,那是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经验。 那最后的一两分,才是最难的,说白了就是靠时间积累,除非天赋异禀。 比如,马卫民这个挂逼。 可能是大领导看出了马卫民的紧张,在饭桌上并没有谈论公事,只是询问了马卫民平时的生活。 马卫民一一解答,再一问一答之间,马卫民的情绪终于平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