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其它 >>酸刀子 >>第5章 饿昏的人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二小儿在爷爷怀里挣了一下,说: “爷爷,放我下来吧,爸爸看到了该生气了。” “好吧,那你听爷爷的话,慢慢走,别跑。” “我不会的,放心吧爷爷。”二小儿心想:我才不会跑着自己进屋呢,老爸还不拍死我呀? 二小儿站到地上,就伸出手拉住了爷爷的手,朝自己家大门口走去。 天色早已暗淡了下来,又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家家的屋子里都点亮了灯火,大街小巷都传出了菜香。 尽管那时候依然还很贫困,但最艰难的那几年毕竟过去了,现在,每天至少家里都能吃上一顿饱饭了。 于家今天晚上做的是,馒头和大白菜炖土豆。 尽管没肉,可是那菜香还是让久违饱饭的肚子,到了吃饭的时候,咕噜噜地叫响。 家里屋里屋外的饭桌都放好了,可是于承祖不上桌,谁也不敢吃饭。 于满堂站在外屋的地上,不时地望着大门口,气鼓鼓地心里暗暗憋着劲儿,想着怎么惩罚淘气的二小儿。 二小儿走到自己家大门口,刚想伸出手去推自己家半掩着的大门,突然他看到大门左边有个人躺在那里,二小儿不由得惊呼一声: “爷爷,快看,一个人躺在这儿呢!” 说着,二小儿就害怕地后退了一步,站在了爷爷的身后。 于承祖听到孙子的喊叫,就赶紧走上前一步,蹲下身去,伸出手在那个人的鼻口嘴边探了探。 然后于承祖转过头对身后的二小儿说: “二小儿,别怕,他没死,就是昏过去了。 赶紧去喊人,把他抬进屋子里去。” 二小儿看了看爷爷,大眼睛扑棱扑棱地眨了又眨,狐疑着没动。 于承祖伸手,扶起那个晕倒的人,让他靠在大门边的围墙上。 于承祖转过头看二小儿还愣在那里,就说: “还不快去,刚才唱的歌咋唱的?你是不明白歌词的意思,还是忘了?” 二小儿听到这话,看着爷爷慌忙地答应: “嗯,嗯!” 然后撒腿就往屋子里跑。 不一会儿随着房门的砰砰脆响,于满堂和于满江两兄弟就先后奔了出来。 于满堂和于满江两兄弟来到父亲的身边,借着屋子里透出的微弱灯光,看着父亲扶着的那个人,眼神中充满了错愕。 于满江看着父亲,问道: “爸爸,这个人这是咋啦?” “可能是饿的,昏过去了。你们两,赶紧把他抬进屋子里去。” 于承祖说着站起身来,伸手示意让于满堂,继续扶着那人的头。 两兄弟听到父亲的话,就赶紧一个抬头一个抬脚,于承祖也伸手,帮着把那人的两只手放到他的肚子上,然后向屋子里走去。 进得屋来,兄弟两个人将那个昏迷的人放到炕头上,于承祖拨开两个儿子,走近那个人,仔细地看了看,说道: “没事,估计就是饿的。 先去拿点热水喂喂他,等一会儿看他醒过来再说。” 闻言,李云舒赶紧拿起暖瓶,用桌上的大碗倒了半碗热水,然后用另一只碗,来来回回的倒腾了几次。 然后她用手摸摸不那么烫了,才拿起一只小勺,在于满堂的协助下,慢慢喂给了那个人。 这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穿着简单。 一身藏青色的套装,已经很破旧了,袖口、领边、衣边,都裂开起了飞毛。 前襟下摆和肘弯处都有很大一块补丁,脚上一双军绿色胶鞋已经露出了脚指头。 瘦削干净的脸上带着一副眼镜,嘴巴紧紧地抿着,有一种难以说出的刚毅。 只是两眼禁闭,没有多少生气。 过了大约有一刻钟的时间,那个人慢慢地张开了眼睛,醒了过来。 他抬起头,支撑着想要起来。 于满堂伸出手拉了他一把,然后扶着他靠坐在土炕边上,对他说: “你就先坐着吧,别下地。”那个人就慢慢地坐了起来。 那个人坐起来后,四处看了看,问道: “这是什么地方啊?我怎么在这里?” “小伙子,这是我们家。你晕倒在我家大门口了,是我两个儿子把你抬进来的。”于承祖接着他的话说道。 那个人看着这大大小小的一屋子的人都看着他,有些不知所措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小伙子,你这是怎么了?你叫什么名字啊?怎么跑到我们家这里来了?” 于承祖看着小伙子的迷糊的样子,又说道。 小伙子听到于承祖这样问他,就虚弱地双手抱着,冲于承祖抬了抬手,同时将自己的腿往地下挪着,似乎想拉住于承祖给他行大礼。 于承祖见他这样,赶紧又伸出双手往土炕里边推了推他,说: “你没有力气快好好坐着,先回答我的问题。” 小伙子摇了摇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坚定地抬起头,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看着于承祖的眼睛声音微弱地说道: “大叔,我叫曹谨行,我知道你们都是好人,是你们救了我,所以我也不瞒你们。 我是一个右派,五年前被下放到你们这里下边的一个小队劳动改造的。 今天来镇里办事,因为两天没吃东西,所以……” 曹谨行一边说着,一边挣扎着就要下地。 于满堂赶紧又一次伸出双手抱住了他,将他又稳稳的推坐到了土炕上。 曹谨行经过这一折腾,额角就冒出了冷汗。 他看着于满堂和于承祖,说: “你们让我走吧,不然连累你们我会过意不去的。” “小伙子,你不用担心,我们不会看着你饿死的。 正好我们今天做了白面馒头,你先吃点再说吧。” 于承祖看着这个年轻小伙子的样子于心不忍地说道。 于承祖说完,转过身对站在身后的李云舒说: “开饭吧,先给他一碗热汤,然后再给他个馒头。 别让他动了,就让他坐在这炕上吃吧。” 于承祖说完,就拉着二小儿往里屋走去。 于满堂不放心地看看曹谨行,还把他推扶着,依着土炕西边的墙坐好,然后才跟着于满江和于龙走进了里屋。 李云舒看到于承祖他们都进里屋了,才拿起刚刚曹谨行喝水的碗,去厨房的大锅里盛了一碗白菜汤,又拿了一个大馒头,递给了曹谨行。 “大兄弟,你先多喝点汤,少吃点馒头,好吧? 因为你说两天没吃东西了,所以这顿饭不能多吃。 没有粥,你就多喝点汤,等明天早上再多吃点就没事了。你要慢点吃啊!” 李云舒说。 “多谢了!真的谢谢你们!” 依然是南腔北调的普通话,因为他的虚弱,所以说话比较慢,否则真不知道是否能听明白。 一顿饭,依然无话。 曹谨行看着外屋里的地桌和两个女人两个女孩子(于凤和于满江的女儿于兰),有些奇怪。 但他见所有的人似乎都不说话,加上自己饿的实在没力气,也没问什么,只是端着自己那碗菜汤,慢慢地喝着。 喝掉半碗汤,他才拿起手里的馒头吃了起来。 曹谨行把那一大碗汤喝完,也吃掉了手里的馒头,他的脸色渐渐温润了起来,不再那么苍白,人也精神了很多。 靠着墙的他放下手里的碗,就下到地上摇晃着站了起来。 这时候里屋外屋的人也都吃完了饭放下了手里的碗。 孟玲玲收拾着外屋的碗筷,李云舒走进了里屋,去收拾屋里的饭桌。 于满堂放下手里的筷子,就往外屋走,想去看看曹谨行怎么样了。 于承祖喊了一声: “满堂,去把那个小伙子叫进来吧。” 喊完还对着于龙和于飞说道: “你们吃完了,赶紧出去玩儿吧,大人有事要商量。 记住不要出去乱说。” 已经十一岁的于龙,知道爷爷这是让他出去把个风。 所以赶紧拉着于飞的手,叫上外屋的两个妹妹,就走出了房门来到了院子里。 然后于龙就带着弟弟妹妹们,在院子里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玩儿之前还叮嘱弟弟妹妹,不要大声喧哗。 于满堂搀扶着曹谨行来到了里屋,于承祖打个手势让于满堂把曹谨行搀扶到方桌的西侧坐下,然后使个眼色让于满堂出去。 于满堂就随即走出了里屋的房门,并轻轻把房门带上。 于承祖看了看曹谨行苍白瘦削的脸,一边拿起桌子上的茶壶给他倒了一杯水,一边问道: “小伙子,看你的样子不是本地人,好像南方人吧?怎么来到我们这里了?” 曹谨行赶紧站起来接过水杯,说道: “大叔,谢谢你。我的确不是本地人,我是苏州人。” “快,别站着,身子还虚着呢。” 于承祖看曹谨行站不稳的样子说道。 曹谨行笑了笑,坐了下来。 “苏州是个好地方啊,不是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吗? 那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从苏州来到我们东北这里的吗?” 于承祖说完,看了看曹谨行有些尴尬的脸色,顿了顿又说: “你别担心什么,如果你能相信我,就跟我说说你的事,我保证,我和家人绝对不会害你的。” 曹谨行看了看窗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然后端起茶杯喝起了水,眼睛里充满了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