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礼拜一,是各个学校上学的日子。
于小兵他们几个到了学校,都很安静地上了一上午课。
第二节课下课的时候,是课间操。
下了课,陈广军就匆忙地走到庞文斌的桌子边,把手里的一双棉手套放在庞文斌课桌上。
然后又把一盒嘎啦油打了开来,拽过庞文斌的手,窝了一块嘎啦油,就抹在庞文斌的手背上。
然后又拽过另一只手,翻过来,又窝了一块嘎啦油,也抹在了手背上。
随后,就把庞文斌的双手手背靠在一起,互相揉搓了起来。
“你可得了吧,都把我弄疼了!这家伙地,一盒子都抹上去了,你还真舍得。我自己搓吧,赶紧出去上间操。”庞文斌说。
陈广军松开庞文斌的手,让他自己揉搓。
然后他把嘎啦油的盒盖盖上,伸手拉开庞文斌的衣服兜,就塞了进去。
“拿回家,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洗了手,再抹点,睡一宿觉,效果会更好。”陈广军说道。
两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加快速度往外跑。
庞文斌手上抹了嘎啦油,怕把手**脏了,就始终还是没戴手套。
陈广军是一个细心的孩子,见了说了庞文斌两句,庞文斌坚持,就也没办法。
中午放学,几个孩子在大门口又凑到了一起,勾肩搭背地走出学校门口。
陈广军跟他们不是一路,就在校门口分开了。
剩下的三个人一路走,一路说着学校的新鲜事儿。不一会儿,就走到了庞文斌家的胡同口。
庞文斌正想跟于小兵侯利两个说再见,就只见庞文斌的妈妈急急地朝胡同口跑了出来。
看见庞文斌,就招呼他说:
“文斌,你赶紧去看看于奶奶吧,她出事儿了。二小儿,你看看你爸爸妈妈回没回来,赶紧来于奶奶家一趟。快点回去!快点啊!”
说完,她就回身又朝胡同里跑了回去。
“猴子,你去我家看看我家谁回来了,叫他们赶紧来。我家要是就我爷爷在家,你就看看你爸爸妈妈回来没有。反正谁在家就叫谁过来吧,我觉得是出大事儿了。”于小兵说。
“好的,我这就去找。”侯利回答说。
“快去吧,我跟着他们去于奶奶家。”于小兵说。
两个人说完话,就分开各自跑开了。
于小兵急忙跑进胡同,进了于奶奶家。
跑进院门,透过窗户,没看见屋子里有人。
进了厨房,就见庞文斌和赵艳丽站在那里,还有两个陌生人也站在里面,赵艳丽小声地哭着。
于小兵拉开两个人,想进去看看怎么回事。
“二小儿,你别进去了,等你爸爸他们来再说吧。”赵艳丽拉着于小兵说。
“那到底咋回事啊?于奶奶咋啦?”于小兵着急地问道。
“于奶奶走了!”赵艳丽哭着说。
“什么就走啦?去哪儿了?”于小兵一时之间居然没听明白。
“于奶奶过世了,自己居然把自己安排的明白儿的!”赵艳丽又说。
“什么?不可能啊!昨天我们还帮她干活,跟我们聊的好好的。还跟我要大钱来着呢,不信你问胖墩儿。”于小兵说着,一下子也哽咽了。
“不行,我要进去看看!”于小兵红着眼睛说道。
说着,于小兵就走到里屋的门口,一把拉开了里屋的房门。
进了里屋,于小兵一下子愣住了。
只见靠南的土炕上,于奶奶安详地躺在一块木板上。
身上盖着一条金黄色被面的夹被子,里面穿着一件黑色的老式斜大襟棉袄,头上带着一个黑色的老式老人帽,微微含笑的嘴角,还露出一根红色的线绳。
于小兵还是不太相信,于奶奶是过世了。
怎么看,于奶奶都像是睡着了而已。
于小兵什么也不说,只是一直愣愣地看着炕上的于奶奶。
不知道过了多久,房门再一次被打开。
于满堂,李云舒,庞大军,侯远方,都一个一个地悄声走了进来。
他们在窗外就看到了屋子里的状况,所以他们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云舒见于小兵还愣愣地站在地上,就拉着于小兵,想带他走出去。
于小兵摔了一下手,看着李云舒,哽着声音小声说道:
“妈,我没事儿,不用管我。”
李云舒看了看于小兵,就也没再坚持,只是站在他的身边。
她又转向挨着于小兵站着的赵艳丽,扯了扯赵艳丽的衣襟,小声问道:
“到底咋回事啊?怎么发现的?你给老太太穿的衣服吗?”
赵艳丽抹了一把眼泪,说:
“是粮店送粮的人发现的。早上他来送粮,叫门一直没叫开,就去找我。我到了以后,也没叫开。所以我就让他跳进了院子,打开了大门。”
停了停,赵艳丽又说:
“房门没挂,我们进了屋就发现于奶奶穿的好好的,躺在那里,早都走了。”
“嫂子,你就别哭了。这老太太这是修出来的,自己能把自己安排的好好的,连身下的‘拍子’都自己铺好了,衣服穿的周周正正的,连‘压口钱’都自己含在嘴里,这是很少见的。这老太太就算走了,也是喜丧,是不能大哭的。”李云舒说道。
“拍子”,就是以前老人过世的时候,停放尸体用的木板,跟门板大小差不多。而且,很多时候,人们都是用卸下来的门板做“拍子”。
“压口钱”,就是以前老人过世的时候,在嘴里压在舌头上的大钱。
一般还有两只手上还要一边握住一个馒头的风俗,叫“打狗馒头”。
两只脚上还要栓上一根红线,叫“绊脚绳”。
因为于奶奶身上盖着一个夹被,所以只能看到嘴里有一根红线,应该是“压口钱”拴着的红线。
赵艳丽听着,也就擦干眼泪,不哭了。
李云舒又看向于满堂,对于满堂说道。“满堂,你们赶紧看看,要怎么办老太太的后事,别都站着看着啊!”
庞大军听了,就抬腿上了火炕,跟于满堂说:
“来,咱们两个把老太太抬到地下去吧,不能放在炕上停着。”